疫情下怎么投资房地产信托?

疫情下怎么投资房地产信托?

国内本已逐渐平息的新冠疫情,又在日、韩、意大利及伊朗等地再次爆发。很多信托投(非标)资者多少又会有些担心,疫情会不会因为入境人员引发二次危机。

房地产信托主要还款来源之一是楼盘销售,而购房不像淘宝,现场体验感比较重要,所以楼盘销售对疫情还是非常敏感的。既然要投资就要考虑周全,在这我们考虑两种情景,第一种是疫情很快在境内得到有效控制且未出现二次爆发的情况。目前看这也是比较中性的预期,因为中国应对疫情经验丰富,并且已对入境人员全面启动健康申报制度,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的检疫措施。

第二种则是比较悲观的预期,即入境人员携带病毒导致疫情在境内二次爆发。在此我们对这两种情景给出一定投资建议。

第一种情景:疫情很快在境内得到有效控制且未出现二次爆发的情况。

首先要说明为什么把第一种情景定性为“中性”而不是“乐观”。因为相比2003年非典时期,中国应对疫情的能力已经从菜鸟成长为高手。已有大量文章描写中国此次应对疫情的英明神武,在此不再赘述。随便举两个例子,一是疫情处理的透明度很高,及时对外披露情况,引起老百姓重视。而2003年4月初,疫情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某一线城市领导为了显示疫情受控,竟带领两万名群众参与健身万人长跑活动。二是对老百姓的医事科普很到位,回想2003年,老百姓纷纷抢购白醋,白醋在2月10号当天达到了醋生巅峰1000块/瓶,这在当时大概能买3瓶茅台。虽然现在也在抢,但好歹抢的是口罩一类有用的东西。

再回来看开发商:

翻了下2003年万科、金地和万通地产的年报,关于“非典”着墨甚少,分别提到“非典”3次、2次、1次。比如万科的年报里只有这么两句有用的话:

“上半年在部分城市爆发的“非典”疫情仅使公司在北京和天津的业务受到了局部而有限的影响。鉴于疫情已被证明可控,董事会认为公司业绩不会受到该因素的持续影响。”“此外,受“非典”和证照办理的影响,北京西山庭院项目和青青家园三期项目的开发推迟至2004年,给竣工和结算计划带来一定影响。”

再看处于疫区的北京开发商万通:

“同时,努力克服“非典”造成的工期延误等不利影响,按时保质完成竣工验收,顺利完成了乙区公寓交房工作。”注:2003年万通在北京只有两个项目,亚运村新新家园和东三环的新城国际

看了看2003年业绩情况,三家开发商,业绩同比仍有20%上下的增长。虽然此一时彼一时,政策环境不同,但近期超40城出政策扶持地产,也有两家银行在部分城市降低首付比例,边际政策放松是很明确的了。

疫情下怎么投资房地产信托?


第一种情景下房子的销量可以参考上图,2003年,本该放量的3、4月,因为非典反而缩量,但总的看来是个小V走势(在这算个卦,因为中国春节在1、2月份,为了减轻全国统计负担,统计局数据1、2月是合并在一起的。而今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2月,考虑到看房买房的周期,所以在走势图上,有很可能和2003年比较相像。),5、6月基本就填平了之前的坑,道理很简单,住房需求不像下馆子吃饭,这顿不吃就没了,住房需求只会延后,不会消失。

结论:2003年即使如万通这样处于疫区的北京本土开发商,都没有受太大打击,那么持“乐观”和“中性”态度的投资者,可以把投资底线设置为有核心一二线城市土地抵押的小开发商产品(这样有时收益会高些)。

第二种情景:入境人员带病毒入境导致疫情在境内二次爆发。

截止3月1日,中国共公布3例境外输入病例,1例在甘肃,2例在北京,现在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做好了严密的防控措施。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假设一下非常坏的情况,如果疫情二次爆发,那么会再对楼市打击3-4个月(非典从爆发到结束大概持续3-4个月,3-4个月的周期也和钟南山说4月底基本控制住吻合)。

如果半年卖房都受打击,恐怕房企的流动性都会非常非常难,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中央会不会救?”

我们把这个问题总结为两个“三分之一”的数学题。看下图:

疫情下怎么投资房地产信托?

注释:财政收入=全国一般预算收入+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对经济的重要性高,但不看数字可能不知道重要性这么高。要不要救地产,这简直是个送分题。

特别是以碧恒万融为代表的大型房企,各家土地储备的价值(不是货值),大概都在5000亿到10000亿之间,想象一下如果他们出问题,从土地买方变成卖方,地方财政大概会比房企还难。

在第二种情景下,国家会怎么救房企呢?我们的推测是开放房企的融资空间,最有可能是开放发债,因为债券好上量,利率低,而且央行多次降准后银行间市场钱多又没处投放,这也是对资产的补充。那么最受益的就是主体信用较强的大型房企。

结论:房地产问题既是金融问题,也是财政问题,还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你我都算的明白的问题,中央政府自然也算的明白。在第二种情景下,交易对手可以优选土地储备总量较大、公募债发行量较大的大型房企。

总结:

疫情终究是个短期影响,不必过度解读。我们列举了两种情景,供投资者参考。投资房地产信托,投资者如果认为疫情就此打住,那可选标的就多一些。如果害怕二次爆发,选择大型房企即可。

之前在《疫情与非标投资》中有提示,市场利率下行阶段,交易对手在不断压价,现在因为疫情造成的短期流动性缺口,交易对手可能不压价了,甚至有可能抬抬价。投资者要抓住最后这一波“抄底”的机会,也许这是近十年最后一个窗口,能看到“8”开头的收益率了。

最后,阅读更多及时讯息、投资理财(着重关注信托/海外资产/政府定融项目),可以搜索联系微信公众号: daguanjia018com,欢迎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