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叔本華《人生的智慧》有感


讀叔本華《人生的智慧》有感


今年年初以來,由於疫情的問題,很多人在家的時間都比較充足,個人也是這樣的,所以就有了時間讀這個《人生的智慧》。第一次知道叔本華好像還是在讀書的時候,那時候看的閱讀理解就有介紹他的內容,只是介紹了文章,和很多哲學家比較,具體內容到現在也好久了,都忘記了,那時候還以為是他是個中國人,現在才發現不是的。

書中開頭對他的出生及家庭都做了介紹。他是個德國人,然後父親是銀行家,母親是個小有名氣的暢銷書作家。都是蠻厲害的人了。所以他自稱,他的性格得自父親,而智慧則遺傳自母親。這裡我是很認同的,主要這種情況也符合大自然的規律,因為智慧一般都源自於母親,原因就在於在動物界,一般雌性動物提供卵子,那麼精子就屬於外來的基因,那麼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好是壞,所以只有雌性自己提供智慧的時候,才會放心。而性格這種東西就相當於補充了。

但是呢,父親忙於生意,母親熱衷於交際,加上叔本華很小就很早慧,所以應該比較敏感。所以儘管家裡熱鬧非凡,但是他主要感受到的還是恐懼和孤獨。然後他還有個妹妹。叔本華他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就讀過培養未來商人的著名私立龍格學校。但是由於他在家裡看了太多文人的虛偽和商人的庸俗,所以叔本華沒有答應父親子承父業的要求,而是希望讀文科,走學術之路。1803年的時候,這時候他父親通過遊歷歐洲倆誘惑他子承父業,這個誘惑太大,他暫時放棄了他的夢想。兩年後,回來後開始做學徒,但是父親生意受挫,父母矛盾加劇,導致父親自殺。此後,他也就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的生活了。之後去了不少的學校進行學習。不說太多他個人的事情了。說下幾點自己的感受。

本書主要分析了個人的智慧就是如何正確的認識幸福,追求幸福。

首先第一點感受,就是健康是最重要的。因為從個人角度出發來看,個人的自我,包含了人的健康,能力,外貌,氣質,道德品格,智力和教養。作者經過分析後,認為我們的幸福和快樂主要取決於我們自身,取決於我們的個性。所以這樣我們的主體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而一個健康的身體更加有助於我們感受個人的幸福。有了健康,所有的事務都是享樂之源,不管是躺著休息,看書,又或者是做運動跑步游泳,還是幫人幹活。總之,身心和諧健康既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

然後第二點就是“不是事務,而是對事物的態度影響人”。所以看見一個事情,樂天派和悲觀派的看法不一樣,就導致他們的結果不一樣。這樣,作者也提示了就算是悲觀者也是有他們存在的好處的。就是,悲觀者更會為未來打算,失算的可能性更小。

第三點:‘“內在的空虛是無聊的真正根源”。這句話感覺再贊同不過了。避免這個,就是要提升我們內在財富,精神財富。所以精神財富豐富的人的快樂估計是庸人想象不到的吧,所以很多的世外高人就會選擇隱居!經典的地方來了,“

人生在世,要麼選擇孤獨,要麼選擇平庸。”就是差不多因為這個來的。不由得想起了中國古代很多的失意的文人:例如陶淵明,現在想來,儘管他們從我們的角度看起來好像很不幸福,但是實際他能夠感覺到的幸福應該是遠遠超過普通人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給我們這些後人帶來了更多的幸福!

第四點,自己的時間是自己最大的財富。“閒暇時最好的財產。”所以如果你有閒暇的時間,那麼就是你自己最大的財產,你可以用來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第五點,榮譽的事情。作者在第四章“人在他人眼中的樣子”,寫了很多,其中關於榮譽的事情,還是蠻觸發人的。其中的“神意審判”就蠻有意思的。其中個就說在中世紀的犯罪訴訟中,如果被告說原告“你在說謊”,那麼就會發生“神意審判”,說白了,就是他們會決鬥,那麼這時候一個很壞的情況就發生了。兩個人誰“有罪”就是看誰在決鬥中死亡。這個是大大的壞了,而這些都是所謂的騎士榮譽帶來的,所以看外國電視劇的時候,也不要覺得騎士精神都是好的,至少說“中世紀的那些騎士精神”不全是好的額。

要不是疫情,這種書以前是不怎麼看的,但是還是學到了不少,估計還要讀好幾遍才能學習到更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