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四连警告,草地贪夜蛾危害大,做好防控是关键

近日,农业农村部接连发出警告,我国一半以上的玉米种植区域,正面临世界十大害虫之一“草地贪夜蛾”的严重威胁。因去年是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本土无存量虫卵,防治和捕杀效果相对较好。而经过今年暖冬,该种群已经实现了大规模产卵定殖,一旦气温逐渐回暖,又没提前做好预备防治工作,虫害爆发规模最乐观估计也在去年的百倍以上,而去年草地贪夜蛾实际危害面积在240万亩左右。

农业部四连警告,草地贪夜蛾危害大,做好防控是关键

草地贪夜蛾究竟是什么来头,让农村农业部连续发出四次防控警告和应对预案?根据联合国之前公布的数据,自草地贪夜蛾在2016年首次入侵非洲以来,两年时间便扩散到44个国家,造成了约60亿的直接经济损失。小小飞蛾,为何本是这么大?

首先,它们“吃得广,吃得多”。草地贪夜蛾属于杂食性害虫,可危害作物达353种,尤其偏好禾本科作物,譬如玉米、水稻;而且一直成虫一顿吃得下接近自身体重的鲜叶。其次,它们“飞得快,飞得远”,雌虫在产卵前可飞行500公里,等同于上海省飞到合肥。在季风的加持下,甚至可以跨洲飞行,它也是因此得以入侵到我国。最后,它们“生得多,生得快”,在温度11℃-30℃ 之间均可正常繁殖;在理想环境下,1个月不到即可完成一个世代,还可进行多次交配;雌虫每次产卵100-200粒,总产卵量可达1500粒左右。另外,草地贪夜蛾自身的抗药性较强,难以用传统农药进行扑灭防治。

农业部四连警告,草地贪夜蛾危害大,做好防控是关键

凭借以上几点,自进入中国以来,草地贪夜蛾四处为害,更是在今年年初被中央一号文件点名,成为年度重大害虫之首。截至2月20日,我国西南、华南见虫面积已经超过60万亩,是去年同期的90倍。其中,云南省作为严重虫害区,已经有53个县种植区出现虫迹。在蛾口夺粮,做好预防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农业部四连警告,草地贪夜蛾危害大,做好防控是关键

极飞农业无人机

去年虫害爆发以来,多地采用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诱杀,并搭配食诱剂等物理防治手段,配合使用无人机喷洒高效药剂“氯虫苯甲酰胺”,成功控制虫害蔓延。今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推荐名单》中,出现了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联合新研发的一种病毒杀虫剂(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配合去年的防治经验,提前做好全面的防控工作,相信一定能打赢这场“妖蛾大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