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視角下的張衡《西京賦》:綽約西京,包羅萬象

一代有一代的文學樣式,時代賦予了文學社會歷史性,同時,社會生活和時代思潮影響著文學。漢賦中反映了一定的社會事象,是一個時代的剪影。我們從橫向的角度來對賦進行剖析,就會發現其中別有洞天。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所謂功能和形式上“鋪張揚厲”之類的詮釋將被重新審視。以《西京賦》等京都賦為對象,我們發現,大量的鋪陳則是對京城及其生活的反映。本文試以《西京賦》為例,對其中的城市及其文化略作詮釋。

城市文化視角下的張衡《西京賦》:綽約西京,包羅萬象

地理環境

《西京賦》裡描寫了長安城的山川氣象,為我們瞭解古代長安城的地理環境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漢氏初都,在渭之渙,秦裡其朔,實為咸陽。左有⋯⋯右有⋯⋯於前⋯⋯於後⋯⋯實為地之奧區神皋。

從張衡的描述中,讀者可以體會到長安城雄渾壯美的山川I氣象,長安城周邊山川險阻,地勢險要,佔山帶水,可謂天時地利。

左邊(東面,注:作者敘述時面南)是崤山、函谷關等險山要隘和桃林要塞,連接著太華、少華二山,陳寶鳴雞祠就在陳倉山上。右邊(西面)是隴關險隘,隔開華夏與西戎,又有岐、梁、淠、雍等天然屏障。

於前有(南面)終南、太一兩山,峭拔險峻,向兩綿延,與蟠冢山脊相連,環抱著杜、鄂二:縣,吞吐著灃、鎬二水。於後(北面)是丘陵與平原,依傍著渭水和涇水,地勢寬廣而平遠,鎮守著京都之邊。

城市文化視角下的張衡《西京賦》:綽約西京,包羅萬象

再往北有九峻、甘泉,山上寒氣凝聚,時已夏至,冰凍不解,此處正可避暑消炎。這裡有遼闊的土地,上等的田畝,是天下的腹地,神靈的居處。可見長安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條件是何等優越,“實為地之奧區之神皋”。

《西京賦》通過“左有、“右有”、“於前”、“於後”等一系列方位的界定,以座標的形式將長安城的地理位最定位在讀者眼前,這一系列方位詞後極其生動地描繪,使長安城地理環境的優越性畢現。

城市規劃

從《西京賦》來看西京的佈局規劃,長安城在建造的過程中吸收秦制,超越周法,擴大了明堂增加了宮室。修築了內外城牆,挖掘了護城河,採用八方都會各自不同的建制:

於是量徑輪,考廣袤,經城洫,營郭郛,取殊裁於八都,豈啟度於往舊。乃覽秦制,跨周法,狹百堵之側陋,增九筵之迫脅。

城市文化視角下的張衡《西京賦》:綽約西京,包羅萬象

再來看西漢長安城的城門及街道。《西京賦》雲:“觀其城郭之制,則旁開三門,參堡夷庭,方軌十二,街衡相經。”建制的城郭每一面都開著三道大門。三條道路平坦端直,四面之路都可並駕而行。街道縱橫,相緯相經。

1959年和1961年,中國科學院考佔研究所在長安漢故城舊址進行了鑽探、發掘工作,證明西漢長安城門,各有三個通門,每門寬8米;又發現地上車軌痕跡,寬1.5m,即每門可容納四輛車並行(尚有2米寬裕)。證明“方軌十二”是絕對正確的。

十二道城門,由東面順時針方向數,其次序是:東城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南城覆盎門、安門、西安門:西城章城門、直城門、一雍門;北城橫門、廚城門、洛城門。每一城門的位置,都得到確切地肯定。

城市文化視角下的張衡《西京賦》:綽約西京,包羅萬象

民區市區規劃統一。《西京賦》:“廛裡端直,甍宇齊平。北闕甲第,當道直啟。”民區市宅端直劃一,屋脊房簷高下平整。城北那些頭等宅第,面臨大街直開其門。

由此可見,長安城規模很大,城郭宅第寬闊整齊,建築設計在繼承秦錯口的基礎上合理規劃,背景佈置豪華琳琅,城門井然有序,道路四通八達,佈局可謂獨具匠心,並且已經有了相當的城市功能分局。

文化娛樂

兩京的文化娛樂生活豐富。在漢代的西京,寬闊的平樂宮廣場類似於今天的綜合性遊樂場。那裡雲集了當時的各種娛樂活動,《西京賦》為我們真實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娛樂方式,它不僅可以作為文化史研究的原始史料同時也為我們展現了漢人在那個時代尚未消歇的原始激情。《西京賦》中記載了豐富的廣場文化生活,反映了漢代的百戲盛況,描繪出一幅“漢代百戲圖”。

百戲,是古代樂舞表演藝術的總稱。秦時已有,漢時稱為“角抵戲”,取其兩兩相當,角力射御之意。包括了各種雜技幻術,漢武帝時已經極為盛行,甚至有“元豐三年春,作角抵戲,三百里皆來觀”之說。後成為招待國賓,代表國家水平的重要演出。至後來民間大家也盛行百戲。張衡《西京賦》乃是中國古典文獻中最早引用、描述“角抵”場面的文字資料:

城市文化視角下的張衡《西京賦》:綽約西京,包羅萬象

臨迥望之廣場,程角觚之妙戲。烏獲扛鼎,都盧尋植。衝狹蔫濯,胸突鐳鋒。跳九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戲豹舞羆。白虎鼓瑟,蒼龍吹篪。⋯⋯巨獸百尋,是為曼延。⋯⋯熊虎升而擎攫,猿狄超而高援。怪獸陸梁,大雀跋跋。彎弓射乎西羌,又顧發乎鮮卑。

《西京賦》有關“百戲表演”的這些記載,為中國古代百戲史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從城市文化的視角來解讀文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賦由於自身題材方面的規定性,它反映了一定的社會事象,是一個時代的剪影,所以承載著不僅僅是鴻業的潤色、太平的粉飾,更深層次的是有漢一代的風氣、整個社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這樣一個社會中所從事的活動。

賦中有正史中所未論及的史料,可補正史之不足,對我們瞭解京城民俗風尚大有裨益。因而當我們窺探賦體的時候,就不應囿於舊說陳見,而應關注其中所載的事象。故而考鏡賦中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別是一番景緻。

文化的理想國,讓每一個詩意的靈魂,都有棲身之地。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