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而后经过数百年的汉化,被中国人民所接受。

深度解读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今天,知闻君就带大家探讨一下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一,佛教对中国哲学史的影响。

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而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到最高的水平。我们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深度解读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共收录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他们在美学上追求“韵外之致”,“言外之意”。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这种风格体现得最显著。

深度解读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古印度的佛教艺术主要是石窟壁画和雕刻,以犍陀罗和阿旃陀的石窟艺术为代表。我国新疆内现存的石窟艺术,如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县森木塞姆千佛洞等,其艺术风格接近犍陀罗。至于壁画,我国出现了像吴道子等著名的宗教画家。

深度解读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四,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佛教的流传,使佛语、佛典、佛偈大量渗入社会生活,并失去佛教含义而具有了社会含义,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俗语、谚语和惯用语。如“一尘不染”原指佛家修行时能摈除一切杂念(色、声、香、味、触、法叫作“六尘”),变成社会语言以后,是非常清洁的意思。又如 “当头一棒”现在是警告,其来源是佛教禅宗支派临济宗的一种拜师方式。“五体投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恍然大悟”、“头头是道”等等。

深度解读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谢谢各位老哥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