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的合同工都要走派遣?

大大大铁


很多机关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大量的临时工作人员,其中临时工作人员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机关事业单位与临时工作人员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第二种是由事业单位与第三方劳务公司建立劳务关系,由第三方劳务公司将人员派遣至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熟称劳务派遣员工。

劳务派遣员工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时,工资由机关事业单位剥发至第三方劳务公司,劳务公司再将工资发放至派遣工作人员。在此期间,劳务派遣员工的各项福利待遇,均由第三方缴纳。

那么,为什么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的临时工作人员大多都要走派遣?

机关事业单近些年随着体制内人员的老龄化,很多上了年纪的体制内人员,跟不上科技的发展,难以胜任原来的工作岗位。而且,体制内人员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面临着严重超编,所以会面向社会,或者第三方劳务公司招聘一些临时工作人员。

总上所述,劳务派遣员工与所在机关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劳动关系,这样一来从根本上解决了事业单位超员的问题。同时,机关事业单位裁员的时候,可以直接与劳务公司解除劳务关系,这样也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最后,事业单位感觉劳务派遣人员不能胜任岗位,可以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沟通直接调换人员。


好奇害死猫123496784


劳务派遣又称人力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雇员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因为需要劳务派遣的单位一般都是好单位,比如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等都需要招考进编才能进人,但编制有限制,而且要求相对较高,进人招考需要相关部门组织批准,但工作确随时都需要人,也可能工作完了就不用这些人了,这种情况下,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就出现了,这种形式说白了就是用人单位合法欺负临时工的一个手段,而且是同工不同酬的原因之一。我们来看一下劳务派遣对单位的好处,就明白为什么事业单位及机关、国企愿意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

一、 成本低。

一个事业单位或者国企,正式工或者编制,福利待遇按国家政策执行,员工生老病死都要管,带薪年假、产假、病假一样不能少,工作干多干少,工资不能少,五险一金必须上全,平均月薪都的在7,8000以上,而且进入要进行考试,编制数需要相关部门审批,很麻烦,如果恰恰这个单位来一项急活,需要20个人,怎么办,这时候中介公司就出现了,说我可以给你雇20个人,你只需付我一笔人均4000元劳务费,其他你一概不管,你只管使用这些人,人员关系,合同、工资都由我来管,雇主单位一听非常欢喜,这个项目干完后,和劳务派遣公司解除合作关系,人员全部被辞退,雇主公司即把活干了,还节省了成本,还不用继续为这些人员支付工资,当然对这种用工形式非常的喜欢。

二、避免出现劳动仲裁纠纷。

事业单位和机关等这种单位非常重视自己的名声,不怕花钱就怕被告,基本都在法律框架内办事,如果自己直接和一些编外人员签订合同,那么就需要上五险,保证节假日休息,在职工有病产假等等不能主动辞退还要保证薪水照付,如果不按规定,非法辞退编外员工就有被告的危险,这些问题当然不是单位希望的,增加成本,不好管理,风险大,所以他们非常愿意通过中介公司雇佣临时工作人员,也许这个中介公司还正好是领导亲属开的,还能借机巴结一下领导,管理责任,工资合同都由中介公司负责,即使打官司也找不到他们,百利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三、招聘成本低,用工形式灵活。

事业单位及机关需要的各类人员,如保洁、厨师、保安、文员、客服人员等等相对低层次的,门槛较低,用工数量、时间都不固定,如果自己招聘还是挺麻烦的,如果和劳务中介公司对接,只要提出什么时候要人,要什么专业的人,长期还是临时等要去,中介公司保证按时配齐,不合适还可以换人,成熟的流程,热情的服务,他们当然愿意用,省心、省时、省力。

劳务派遣早期出现是有积极作用的,为了解决一些单位低端工作和本单位高层次人员不对称的矛盾,但随着社会发展,完全走了样,劳务派遣完全变成了用人单位节省劳动力成本,压榨临时工的一种手段,既想省钱还不想负责,劳动者毫无保障,一个单位三六九等分的无比清楚,待遇福利更是天上地下,劳务派遣工待遇始终徘徊在最低收入左右,活的憋屈而苦闷。


01号火星播报员


一、什么是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用工是,是用人单位一种用工形式表现。这种用工形式主要会出现党政机关、大型国企等单位辅助性、临时性岗位上。2014年3月1日,国家出台实施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明确劳务派遣过程中若干相关事项,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一)办法中明确规定,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同时,也对什么是临时性、辅助性、可替代性工作明确的用数字进行量化,方便用人单位及劳动者进行鉴定。

(二)限制劳务派遣的数量,办法中明确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有效遏制滥用劳务派遣制度的行为。

(三)明确了薪酬福利必须同岗同酬,解决了一直以来,劳务派遣工同工不同酬、同岗不同权,社保福利待遇低等问题。


二、为什么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合同工都要走派遣。

要明白“劳动关系”这个词,劳动者与他所在的工作单位并无劳动关系,而是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对用工单位来说他只是购买劳动力或者 服务。 因此,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通过劳务派遣的办法,既解决了他需要劳动力的办法,又有效的控制他的用人数量。


混世老猫


劳务派遣是当前机关事业单位比较常用的一种用工方式,它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作需要,与招聘的编外人员的一种签订合同的方式。

在劳务派遣中,机关事业单位以政府购买的方式,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购买服务合同,然后编外人员再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形成一种三角的劳动关系,非在编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不发生直接的劳动合同。


之所以会使用这种方式,是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聘进行了规范,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必须遵循逢进必考的选择,而现实中要想招聘就必须有编制,很多基层单位面对庞大的工作量与编制的限制,只能选择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合同工来减轻工作压力。

不过,现在一些基层单位还是有极少数人是直接与单位签订合同的临时工,但他们都是在单位工作很长时间了,一般都是前期单位招聘的司机,后来公车改革他们不想离开,就继续留在单位了。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体制内问题答疑、公务员考试。

东爱雨小公


劳务派遣很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举个例子,员工a跟公司b,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a不直接服务于公司b,而是公司b将a派到另外一个公司c去进行工作,这就是所说的劳务派遣了,既将自己的员工派到别的公司去工作。

为什么事业单位会采用劳务派遣?

我觉得最主要的因素在于现在,事业单位、机关单位等,编制有限,无法及时扩招,同时业务量则在不断的增大,所以这里面有一个供需矛盾,单位急需要一些人来分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编制又很难要到,所以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其中购买服务就是最主要的一条路径。所谓购买服务,就像上文提到的,事业单位向公司b签订一个购买服务的合同,让公司b比招人,然后派人过来工作。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各地的财政预算,在人头经费上不是特别充足,所以相应的,财政预算编制都会牢牢限制住。据我所知,正式在编的员工,在总的待遇福利上,比劳务派遣工要好上两倍左右,也就是政府部门招聘一个编制员工,花费在他身上的费用,包括社保工资公积金等所有费用,用来招聘劳务派遣工的话可以招聘三个。虽然在工作上,对于在编与和编外的要求不同,也不能简单的用人头经费来换算,但是依现在的形式,劳务派遣制在事业单位中仍会普遍存在。


老陈的闲聊


取消劳务派遣才是三观正确的现象。劳务派遣的概念就是把派遣公司的财富建立在派遣工的痛苦上的价值观,是把自己的骄奢淫欲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价值观。

总体来说,由于派遣工身份尴尬,他们在当年甚至连基本的岗前培训都没有受到过,就匆匆上岗,即使到后来业务熟练,也因为现实中与正式工存在尊卑差异,导致请示环节无形增加,变通不了,又因为他们没有容错机制,且要面对一些矛盾尖锐的基础事物,做事很容易受挫,给人感觉比跟班都不如。

其次,是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下,派遣工容易受到劣币的驱逐,或者因为被不正确价值观感染而导致随波逐流。

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下,容易得势的是那些称霸一方,对公司的某项业务直接包揽和控制的,由亲戚员工组成的小山头,他们利用劳务派遣这种充满漏洞的,不规范的用工方式,把趋炎附势,软暴力,使人恐惧和恐慌,把插手公司秩序,破坏公司事务,打压有干劲却不站队的优秀员工演驿到极致,而舍弃了一些基本的诚信和人道主义,从根本上来讲,对公司的危害极深。

利,人人都角逐,但,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付出有回报,这才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天道。

反之,一个人什么都不做,对社会什么贡献都没有,却每个月坐收巨额抽水费,骄奢淫逸,害得别人穷一生的,我认为总有一天会曝光于众,人人喊打。


梦里澜涛


什么是劳务派遣?简单概括如下:

劳务派遣是指劳动者(小明)与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然后由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将劳动者(小明),派遣到实际用工单位(事业机关单位)进行劳动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请细品这句话)

事业机关单位采用劳务派遣原因:

一、成本效益考虑。

用人单位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临时工各项待遇和正式工差距很大。而派遣企业可以通过给员工发放工资和保险来赚取人工管理费用,这两方都是双赢的,这也是劳派兴起的原因。而对于劳务派遣工是很不友好的,很多派遣工的五险一金都得不到保障,基本都是按照最低缴交基数,长久来说影响员工日后的买房、医疗和养老等福利。几乎70%的大中型企业存在劳务派遣用工,现主要集中在政府事业机关内部,大物流行业,现代服务业,大型制造业,建筑业等单位。

二、机关编制缺乏。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比较特殊,有编制的员工有限,一个单位里十几个人,只有三个人有正式编制,其他十来个全都是劳务派遣招聘进来的。单位需要用人,可由于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的特殊性,每年只招考一两次,还得排队通过编办人社局批文通过,才能招聘人员,而且一系列程序下来,最快也得大半年。那么多工作总不能没人干,所以劳务派遣就正好迎合了机关用人的需求,可以自主招聘,只需通过政府办批准即可,效率提高很多。

三,便于单位人事管理。

你虽然在机关里工作,但是法律层面来讲,你并不属于这个单位,你的劳动关系是在劳派公司那边,机关单位无需面临法律风险,员工颇有“三姓家奴”的感觉。由于不是有正式员工,机关事业里劳务派遣工往往是干活的主力军,如果消极怠,等到合同到期了,单位有权利不再续签合同,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而单位却可以轻松甩掉包袱。

当然现在也有部分国企,在劳务派遣两年后可以与单位签订正式合同,这种还是值得考虑的。而如果是机关单位的话,那就基本一辈子干临时工了。

我是体制大师哥,感兴趣的话关注我,带你了解一个真正的体制!


体制大师哥


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力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的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要派遣企业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是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之间。

劳务派遣是当前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比较常用的一种用工方式,它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作需要和编外人员签订合同的方式之一,在劳务派遣中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购买服务合同,由劳务派遣公司与编外人员签订合同,形成一种三角的劳动关系,虽然非编外人员直接给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工作,但是合同却与劳务派遣企业签订。

其实这样对于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来说有很多好处,首先减少了自身的工作量,要知道直接招聘编外人员,需要自己花时间和精力去招聘、面试等等,走派遣就不用,编外人员直接由劳务派遣企业派遣过来;其次,如果编外人员发生什么事情也与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没什么关系,因为劳动者签订合同是与派遣公司签订的。

此外,如果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对派遣人员工作表现不满意,可以直接换,再者走派遣对于一些福利或者奖金的,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可以不给或者少给,毕竟是编外人员而且还是派遣过来的,可以说完完全全是外企业人员。



劳务派遣是指对劳务者派到单位进行工作的形式,主要是单位及企业用工的方式。也是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进行签订合同的方式,一般大学毕业后学校就会发出派遣证,通过人事考试而报到时有的也有派遣证。还有其它关于派遣等形式。这里就说明了派遣也就是指让劳动者进行单位劳务的一种证明。通过人事部门对用工单位派去进行工作的形式。也是通过聘任而通过相关部门批准而形成的工作证明。一般有合同工临时工进行工作而让派遣公司进行的事情。现在大学毕业后都要去人才市场进行通过派遣公司而进行的一种表现。所以事业单位及用人单位都要通过派遣来进行人事安排。


手机用户zhang866683


关于劳务派遣就是劳动者与其工作单位并不属于劳动关系,而是和另一个派遣公司等单位形成的劳动关系,由派遣公司将劳动者派到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去工作,最终用人单位再与派遣单位签订派遣协议。

所以,派遣劳务,又叫员工租赁,也就是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向劳务派遣公司提出用人标准以及薪资福利等条件,公司把合适的名单送交于用人单位,经单位选择并做出决定。用人单位再和公司签订劳务租赁协议,最后就是派遣公司和被雇佣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就可以了。

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的合同工都要走派遣,这样一来他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员工,用人单位可以说是获得了很好的劳动力,出了什么问题也能很好的将包袱甩掉。给有编制的内部人员发福利,发奖金时,就可以不给或者是少给派遣人员。

派遣人员若是有意见,那用人单位便可以向派遣公司以工作表现不好等理由要求对方再次更换派遣员工。这对于很多事业单位以及机关单位来说,实在是一件好事。所以,他们都会让合同工走派遣。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合同工家里有关系,有门路,为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便和领导打通关系,将其安排在某一岗位上。而领导让这一部分人走派遣,一是为了自己不用出工资,二是为了出现问题之后,自己不用担责任,可以说是很完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