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真正智慧女人――西漢薄太后

有崇拜者甚至說古代皇帝的仁慈和賢明超過漢文帝的找不出第二個。

漢文帝為什麼這麼優秀?自然少不了薄太后的教導和影響,如果沒有薄太后,漢文帝未必能變得如此賢明。

薄太后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奇女子呢?

薄太后的降生是一次意外,她的出生只是記錄他母親和父親不軌的證據。魏國宗室之女魏媼與她的父親私通,生下了她,但是她並不痛恨自己的父母。

在古代以這種方式出生的人的地位是很低的,薄太后幼年怎麼過的,並不太清楚,但上天給了她容顏,長大後的薄太后很有姿色。

姿色引發她命運的第一次改變。

秦末天下大亂,魏豹自立為魏王,魏媼就把女兒送進王宮,從一個私生女變成妃子。

中國古代真正智慧女人――西漢薄太后

這時候又有一個女人出現了。

這個人就是許負。

她被稱為天下第一女神相,後來被劉邦封侯。她曾經給周亞夫沒有發達前相過面,說周亞夫以後會封為列侯,會出將入相,最後餓死,周亞夫不相信。

"臣之兄已代父侯矣,有如卒,子當代,亞夫何說侯乎?然既已貴如負言,又何說餓死?指示我。"——《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周亞夫不相信,不代表其他人不相信。

魏豹信了。

當他聽到薄太后會生下天子,魏豹很自然就想到自己肯定會當皇帝。正如劉邦聽到呂后說有人說他們母子皆貴而大喜一樣。

呂后具言客有過,相我子母皆大貴——《史記·高祖本紀》

當時劉邦和項羽正在僵持階段,魏豹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再偏向劉項二人,選擇中立。他也要奪天下,因為他是天子命格。

不過魏豹錯了,雖然薄太后會生下天子,但未必你就是孩子的父親。

中國古代真正智慧女人――西漢薄太后

劉邦一聽魏豹反了,馬上派曹參襲擊魏豹。魏豹戰死,不知道他死前那一刻是不是還相信許負這句話,或者死時才明白許負說的這句話的含義。

失去魏豹寵愛的薄太后的命運又一次發生改變。

她作為戰利品被送到劉邦面前。

劉邦一看很有姿色,馬上就收為後宮。或許女人太多了,也或許他太寵信戚姬,眼中容不下其他女人了,總之劉邦就忘記薄太后的存在了。

冷宮中的薄太后怎麼生活,我們不知道,但是與薄太后結為好閨蜜的管夫人、趙子兒兩個已經受到劉邦的寵幸。

當初她們三個好閨蜜約好要相互扶持,先貴的要記得還沒有貴起來的人。

但管夫人、趙子兒早就忘記這個約定,也忘記那個已經被遺忘的薄姬。

但薄太后的命運又一次發生了改變。

管夫人、趙子兒在一次交談中,聊到她們三人的約定,雖然她們只是將這個當作是少年趣事,而不是一項承諾。

也不知道為什麼聽到這個約定的劉邦,忽然情緒出現巨大波動。

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史記·外戚世家》

薄太后見到了劉邦,劉邦臨幸了,然後又一次忘記她的存在。

中國古代真正智慧女人――西漢薄太后

但就一次,薄太后懷了孩子,那個孩子就是漢文帝劉恆。

她的出生是一次意外,她兒子的出生更像是一次意外。但這個意外出生的兒子改變了薄太后的一生。

這世界上似乎沒有人再一次記得薄太后。因為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呂后與戚夫人的鬥法之中。宮中的女人都選擇了站隊,他們認為劉邦支持戚夫人,戚夫人肯定最後會贏。

薄太后沒有選擇站隊,反正大家都已經忘記她的存在,連呂后也忘了她可能是潛在的對手。

西漢功臣誅殺諸呂之後,在挑選誰來當皇帝的時候,薄太后又一次被人記起。

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史記·呂太后本紀》

就這樣薄太后的人生又一次發生改變,她成為大漢皇太后,一個沒有當過皇后的皇太后。

中國古代真正智慧女人――西漢薄太后

一直在苦難中成長,在被冷落,被輕視,被無視的環境中生活的薄太后並沒有因此變得要強,好勝,偏激,隱忍,貪權貴,相反依舊十分平靜,包容。她一直默默地守護著自己的孩子劉恆,教育他成人,在這個充滿風險的權力場平靜地生活。低調成了他們最好的保護傘。

1、 文帝的教育一直是薄太后負責

劉邦是一個只管生不管教的主,他臨幸完後就把薄太后給忘記掉了。薄太后和劉恆就在無人關注下成長。當了皇帝的劉邦眼中更是隻有戚夫人和劉如意,至於其他人,他壓根就想不起了。

漢文帝被薄太后教育的如何呢?

一件小事可以看出薄太后的教導:

文帝母薄太后疾,文帝侍養數年,衣不解帶,親供粢盛——《藝文類聚·卷二十·人部四》

所以漢文帝被排在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孝,親嘗湯藥。

光這一點,薄太后的教育是很成功的。

漢文帝自己也特別注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他有一個寵臣鄧通。

他問鄧通,天下誰最愛他。

鄧通說,當然是太子。

當時漢文帝生病了,身上長了些膿頭,鄧通經常幫他吸。

既然鄧通這樣說了,漢文帝就讓景帝來做,這是盡孝的好時刻,但是景帝心裡並不願意。

太子入問病,文帝使唶癰,唶癰而色難之。——《史記·佞幸列傳》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知道對孩子的教育,誰更厲害了。

2、 主政之後繼續教導影響

漢文帝當上皇帝之後,薄太后繼續保持著影響力,繼續影響漢文帝的行為。

最典型的就是周勃這件事上。

有人說周勃謀反,漢文帝就派人把他抓了。謀反是死罪也是大罪。

這個時候薄太后出面了。

絳侯綰皇帝璽,將兵於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周勃手握重兵時不反,現在手中沒有權,他還想造反,他是不是傻了。薄太后一語擊中要害,漢文帝將周勃放了。如果漢文帝將周勃殺了,或許就與其他帝王沒有區別了。殘殺功臣是帝王的天性,在薄太后的影響下,漢文帝剋制住這個陋習。

中國古代真正智慧女人――西漢薄太后

漢文帝朝濃濃的人情味的根源不是來自文帝,而是來自他母親——薄太后

還有一件事情也可以看出薄太后的包容。

張釋之擔任公車令的時候,梁王和景帝一起從司馬門中過。按規定是不可以從這裡過,所以張釋之直接將二人扣押。這個時候內待就告訴薄太后。

俗話說教子嚴,但隔代親,一般奶奶遇到孫子犯錯,第一個想法就是維護,然後打擊抓住孫兒錯誤的人,以此給孫兒出氣。

薄太后和天下奶奶一樣疼孫兒。

薄太后乃使使承詔赦太子、梁王,然後得入。——《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但是她沒有和其他奶奶一樣護短,只是讓這兩個孫子進來,此事就到此結束了。

得罪梁王和太子的張釋之反而被升官了。史書記載是文帝奇之。

如果沒有薄太后的點頭,光文帝奇之,張釋之未必會得到重用。

中國古代真正智慧女人――西漢薄太后

結語:

薄太后這種包容,不爭影響了漢文帝的一生,說她是文景之治的隱形大功臣一點也不為過。後世對薄太后也十分推崇。劉秀繼位之後,他對呂后就很反感,覺得只有薄太后才有資格與劉邦在一起。

上薄太后尊號曰高皇后,配食地祇。遷呂太后廟主於園,四時上祭。——《資治通鑑·漢紀·漢紀三十六》

直接把呂后趕出來,把薄太后尊稱為高皇后。

不過一生不爭的薄太后死後陵寢似乎並不能安穩。

六月,盜發漢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得金帛甚多,朝廷以用度不足,詔收其餘以實內府。——《資治通鑑·晉紀·晉紀十一》

這段記載是發生在西晉時期,薄太后陵被公開盜走財物。有人還記載當時打開陵墓,看到的薄太后的樣子彷彿活著一樣。

太后面如生,得金玉彩帛不可勝記——《晉書·帝紀·第五章》

2016年9月,西漢薄太后陵陪葬坑被盜墓團伙盜掘。案件雖經公安機關偵破,多數文物被追回,但仍有部分文物損毀、流失。

一生低調的薄太后絕對沒想到因為後世對自己太過於敬重,放了太多的陪葬品反給自己死後帶來了災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