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歌仔戲的傳承與發展

  歌仔戲在福建又稱為薌劇,是在臺灣歌仔戲和閩南改良戲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起源於漳州錦歌,成型於臺灣宜蘭,流行於閩南地區、臺灣宜蘭和東南亞各國華僑、華人集聚地,是維繫大陸、臺灣、東南亞華人華裔聚居地所有閩南人的一條重要情感紐帶。歌仔戲的道白、唱詞以閩南語、閩南方言為主,語言形象生動、風趣幽默、通俗易懂,是福建五大地方劇種之一。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首批十大類51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漳州歌仔戲(薌劇)名列其中。


  龍海地處福建東南沿海,隸屬漳州,與臺灣有著極為密切的歷史文化關係,是歌仔戲的發祥地和搖籃。1928年,臺南縣學甲鄉民到龍海角美白礁慈濟宮進香謁祖,隨來的臺灣歌仔戲班“三樂軒”首次演出深受觀眾喜愛;隨後又有新女班、霓生社、雙珠鳳、金聲團相繼到龍溪、海澄(現為龍海市)一帶演出,歌仔戲即時風靡兩縣;民間近百個“南館”、“北館”受其影響,均改為歌仔館,並逐步轉化成歌仔戲子弟班。1938年,海澄縣浮宮丹宅村的名藝人邵江海,經過不斷地探索研究,以歌仔戲為基礎,從流行於閩南的錦歌、民歌中汲取精華,揉合京劇、高甲、白字等劇種中的部分曲牌,創造出“改良戲”,風靡於閩南一帶。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龍海相繼出現一大批表演改良戲的業餘子弟戲班。
  建國後,龍海的改良戲獲得新機,合作化時期,業餘劇團發展到上百個。1956年至1958年,政府文化部門組建專業劇團,改稱為薌劇團,原海澄、龍溪兩縣先後組建了“海澄藝聯”(後與“廈聲”合併為海澄薌劇團)、“龍溪實驗”兩個專業劇團,對龍海歌仔戲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文革”期間,歌仔戲遭受禁錮,專業和業餘劇團全被解散。1976年10月,歌仔戲的專業和業餘劇團相繼恢復活動,從事歌仔戲的藝人們重新煥發青春活力,對歌仔戲的劇目、音樂以及表演藝術進行新的探索和革新,再次整理一些傳統劇目,使之在思想性、藝術性方面更臻完美,其中龍海薌劇團有12個劇目的唱段被中國唱片公司、香港東方唱片公司錄製成唱片。同時,又創作上演了一批優秀現代戲,其中1979年龍海薌劇團創作的《雙劍春》,被選送作為龍溪地區歌仔戲赴京參加國慶三十週年獻禮演出,榮獲國家文化部頒發的創作、演出三等獎;1996年創作的《僑鄉軼事》晉京獻演。龍海文化部門堅持舉辦兩年一度的民間職業劇團匯演(已舉辦19屆)、全市現代小戲匯演(已舉辦7屆),組織現代小戲劇本創作,編印《龍海現代小戲選》,排演劇目參加各級展演,獲得多項獎次,其中1997年《約會》榮獲全國第七屆戲劇・曲藝“群星獎”銅獎。2005年7月,龍海薌劇團與福建省文藝音像出版社合拍十部歌仔戲電視藝術片,並出版發行。

  歌仔戲曾是整個閩南文化區域觀眾最多的民間戲曲劇種,是所有閩南人共同創造和共同擁有的藝術,其孕育、形成和傳播,是兩岸文化交流與發展的一個縮影。歌仔戲真實地見證了閩臺兩地人民的血緣、情緣、親緣、戲緣。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兩岸阻隔,互不往來,而歌仔戲的信息傳匯卻從未間斷,當時,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福建、廈門人民廣播電臺都特設“地方戲曲”欄目,通過電波,源源不斷地把歌仔戲藝術的聲韻送進臺胞的心中,龍海薌劇團先後錄製了《三鳳求凰》、《呂蒙正》、《周成過臺灣》、《金石情》等數十部古裝歌仔戲供廣播電臺播映。隨著兩岸的開禁,兩岸同胞開始往來,1993年9月“海峽兩岸(閩臺)首屆戲劇節”在福州隆重舉行,龍海薌劇團創作的古裝歌仔戲《瘋女戀》被福建省文化廳選上,作為唯一的薌劇團參加戲劇節,臺灣“一心歌仔戲團”也同時應邀參加,相隔五十多年的兩岸歌仔戲首次在福州匯演。近年來,龍海文化部門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開展兩岸歌仔戲文化交流。2005年,龍海石碼鎮薌劇團首赴金門演出,2006年,龍海小百花薌劇團前往金門演出,深受金門鄉親的喜愛,進一步打響龍海歌仔戲品牌;2007年4月,臺灣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到角美白礁慈濟宮獻演,這是自1928年臺灣歌仔戲班“三樂軒”到角美白礁慈濟宮進香謁祖演出以來,時隔80年後臺灣歌仔戲劇團首次來龍海文化交流,兩岸民俗文化得到進一步融匯和弘揚。


龍海歌仔戲的傳承與發展


龍海歌仔戲的傳承與發展

備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歡迎在漳州微信矩陣、今日頭條上做品牌宣傳,開業廣告,產品推廣,各種活動直播等,聯繫電話:18359614989(+微信同號,請備註“推廣”)

龍海歌仔戲的傳承與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