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區分中醫“虛證”和“實證”呢?

《黃帝內經》中記載:“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虛實是一對相對概念,是從外來邪氣和自身正氣的角度來說的,也就是標和本的問題。邪氣是標,正氣是本。

我們如何區分中醫“虛證”和“實證”呢?

中醫學認為疾病產生的原因是由於邪氣盛而遭遇正氣虛。即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虛證是人體正氣不足,藏府功能衰退而表現出來的證侯。比如面色萎黃或恍白、氣短音低、頭昏眼花、心悸失眠、不欲飲食、精神疲倦、自汗盜汗等。

邪氣和正氣之間的力量較量就是引起疾病發展變化。在正邪相爭當中,醫生只有掌握病者正邪盛衰的變化,才能為治療提供依據。所謂實者攻之,虛者補之!

我們如何區分中醫“虛證”和“實證”呢?


實證既可以來源於自然界的六淫邪氣——風、寒、暑、溼、燥、火,也來源於飲食習慣不良和作息不規律而造成的水、溼、痰、飲、瘀等病理產物積聚體內所致,情慾失制也會致病!

由於實證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造成的臨床表現也是各種各樣的,常見的有發熱、煩躁、胸悶、呼吸急促、痰涎不盡、腹痛拒按、大便秘結、神昏譫語等。

我們如何區分中醫“虛證”和“實證”呢?


實際上,人體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單純的實證或單純的虛證,沒有人會照著書上得病的。往往是虛實夾雜的證侯,而且在病情中虛實往往相互轉化。

中醫把整個病證過程看成是正邪相爭的過程,但尤其強調正氣的作用,認為正氣的強弱對疾病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

扶正氣、祛邪氣既是中醫臨病治療的永恆法則,又深深地影響著“治未病”,時時地固護自身正氣,懂得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這就是養生之道!

我們如何區分中醫“虛證”和“實證”呢?

附中醫各臟腑虛證表現:

氣虛症泛指全身無力,極易疲乏,呼吸氣短,說話聲音低,甚至懶言少語;平日出汗多。本症在臨床上,可隨疾病出現的臟腑部位不同而可以兼見:

肺氣虛者:症狀為咳嗽聲音低、咳痰無力,易得感冒。

心氣虛者:症狀為面色蒼白、忘記、心燒等。

我們如何區分中醫“虛證”和“實證”呢?

腎氣虛者:症狀遺精、夜尿多。

脾氣虛者:症狀飯後胃部脹滿不舒,大便稀、不成形,消化功 能差,飯量少。


陰虛症往往表現為體形消瘦,口乾、鼻幹、咽乾,午後發熱或手心、足心發熱。


具體又分為:

肺陰虛:乾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帶血、聲音沙啞,睡眠狀態下出汗,醒後出汗自止(俗稱盜汗)。

脾陰虛:不思飲食,食後不易消化,幹噁心,口乾、口渴,大便乾結,消瘦。

我們如何區分中醫“虛證”和“實證”呢?

腎陰虛:腰困腿軟、足跟痛,手足心熱或兼有心煩熱,失眠盜汗,遺精,脫髮、齒搖。

肝陰虛:頭暈、頭痛,眼乾,怕光,兩眼昏花或夜盲,失眠多夢,指甲光澤度差。

值得一提的是,肝腎陰虛經常同時並見,肝陰虛可到腎陰虛,腎陰虛常可致肝腎虛。

陽虛症經常怕冷,四肢尤其是手足發冷、發涼,口中無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尤其是夜尿較多,渾身無力,易疲乏等。


陽虛症在夏季症狀較輕,冬季症狀則加重,且常由氣虛症進一步發展為陽虛症。


脾陽虛症:

食慾減退,胃部喜歡溫熱,按壓後胃部舒適,口淡無味,喜歡熱飲,大便稀或含有不消化的食品,伴有水腫,面色虛白,女性白帶清稀而量多,甚至胃痛,得溫痛減,遇冷加重。


腎陽虛症:

腰部、膝部酸困、發冷,肢體怕冷,小便清長或遺尿,浮腫(以腰下多見),陽萎遺精,女性表現為不孕或黎明前臍四周作痛,腸叫腹瀉,瀉後痛減消失。

我們如何區分中醫“虛證”和“實證”呢?

心陽虛症:心慌,胸悶,胸憋氣短,心中空虛,易受驚嚇,驚嚇後心中惶惶不安,甚至心前區疼痛。

血虛症面色發黃或面白無光彩,口唇顏色淡,頭暈,失眠,女性月經量減少,週期延長,甚至閉經,皮膚無光澤,頭暈常在勞累後發作或加重,指甲蒼白,頭痛程度較輕,遇勞累後加重,常兼有氣虛的症狀,如懶言少語,疲乏無力,汗多。

心血虛:心慌,心煩,失眠,多夢,忘記,面色淡,唇舌色淡,多發生在體質虛弱者。

肝血虛:看東西時兩眼昏花、乾澀,指甲無光澤、色淡、脆而薄,甚至變形,夜盲,看東西模糊,耳叫,手腳肢體麻痺,體形消瘦,女性月經量少,色淡,甚至閉經,失眠多夢,易驚醒。

以上僅僅是一些常見虛症的表現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