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区分中医“虚证”和“实证”呢?

《黄帝内经》中记载:“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实是一对相对概念,是从外来邪气和自身正气的角度来说的,也就是标和本的问题。邪气是标,正气是本。

我们如何区分中医“虚证”和“实证”呢?

中医学认为疾病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邪气盛而遭遇正气虚。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虚证是人体正气不足,藏府功能衰退而表现出来的证侯。比如面色萎黄或恍白、气短音低、头昏眼花、心悸失眠、不欲饮食、精神疲倦、自汗盗汗等。

邪气和正气之间的力量较量就是引起疾病发展变化。在正邪相争当中,医生只有掌握病者正邪盛衰的变化,才能为治疗提供依据。所谓实者攻之,虚者补之!

我们如何区分中医“虚证”和“实证”呢?


实证既可以来源于自然界的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也来源于饮食习惯不良和作息不规律而造成的水、湿、痰、饮、瘀等病理产物积聚体内所致,情欲失制也会致病!

由于实证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造成的临床表现也是各种各样的,常见的有发热、烦躁、胸闷、呼吸急促、痰涎不尽、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神昏谵语等。

我们如何区分中医“虚证”和“实证”呢?


实际上,人体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单纯的实证或单纯的虚证,没有人会照着书上得病的。往往是虚实夹杂的证侯,而且在病情中虚实往往相互转化。

中医把整个病证过程看成是正邪相争的过程,但尤其强调正气的作用,认为正气的强弱对疾病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扶正气、祛邪气既是中医临病治疗的永恒法则,又深深地影响着“治未病”,时时地固护自身正气,懂得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就是养生之道!

我们如何区分中医“虚证”和“实证”呢?

附中医各脏腑虚证表现:

气虚症泛指全身无力,极易疲乏,呼吸气短,说话声音低,甚至懒言少语;平日出汗多。本症在临床上,可随疾病出现的脏腑部位不同而可以兼见:

肺气虚者:症状为咳嗽声音低、咳痰无力,易得感冒。

心气虚者:症状为面色苍白、忘记、心烧等。

我们如何区分中医“虚证”和“实证”呢?

肾气虚者:症状遗精、夜尿多。

脾气虚者:症状饭后胃部胀满不舒,大便稀、不成形,消化功 能差,饭量少。


阴虚症往往表现为体形消瘦,口干、鼻干、咽干,午后发热或手心、足心发热。


具体又分为:

肺阴虚:干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声音沙哑,睡眠状态下出汗,醒后出汗自止(俗称盗汗)。

脾阴虚:不思饮食,食后不易消化,干恶心,口干、口渴,大便干结,消瘦。

我们如何区分中医“虚证”和“实证”呢?

肾阴虚:腰困腿软、足跟痛,手足心热或兼有心烦热,失眠盗汗,遗精,脱发、齿摇。

肝阴虚:头晕、头痛,眼干,怕光,两眼昏花或夜盲,失眠多梦,指甲光泽度差。

值得一提的是,肝肾阴虚经常同时并见,肝阴虚可到肾阴虚,肾阴虚常可致肝肾虚。

阳虚症经常怕冷,四肢尤其是手足发冷、发凉,口中无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尤其是夜尿较多,浑身无力,易疲乏等。


阳虚症在夏季症状较轻,冬季症状则加重,且常由气虚症进一步发展为阳虚症。


脾阳虚症:

食欲减退,胃部喜欢温热,按压后胃部舒适,口淡无味,喜欢热饮,大便稀或含有不消化的食品,伴有水肿,面色虚白,女性白带清稀而量多,甚至胃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


肾阳虚症:

腰部、膝部酸困、发冷,肢体怕冷,小便清长或遗尿,浮肿(以腰下多见),阳萎遗精,女性表现为不孕或黎明前脐四周作痛,肠叫腹泻,泻后痛减消失。

我们如何区分中医“虚证”和“实证”呢?

心阳虚症:心慌,胸闷,胸憋气短,心中空虚,易受惊吓,惊吓后心中惶惶不安,甚至心前区疼痛。

血虚症面色发黄或面白无光彩,口唇颜色淡,头晕,失眠,女性月经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皮肤无光泽,头晕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指甲苍白,头痛程度较轻,遇劳累后加重,常兼有气虚的症状,如懒言少语,疲乏无力,汗多。

心血虚:心慌,心烦,失眠,多梦,忘记,面色淡,唇舌色淡,多发生在体质虚弱者。

肝血虚:看东西时两眼昏花、干涩,指甲无光泽、色淡、脆而薄,甚至变形,夜盲,看东西模糊,耳叫,手脚肢体麻痹,体形消瘦,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失眠多梦,易惊醒。

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虚症的表现症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