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少年和50歲的長公主一見鍾情,死後葬在一起證明真愛

古代是沒有“霸道女總裁”,不過有女皇帝、公主、以及一些王侯將相家有權勢的女人,可比現在的女總裁“霸道”多了。

13歲的少年和50歲的長公主一見鍾情,死後葬在一起證明真愛


一般來說,各朝代的公主沒有太大的權勢,因為皇帝的閨女往往很多,受寵的畢竟是少數。唐朝的太平公主是個知名度很高的厲害角色。再往前推,還有個西漢館陶公主劉嫖,權勢之大史上罕有。

請不要誤解這位公主的名字,“嫖”字在《說文解字》裡的本義是“輕”,讀平聲。漢代名將霍去病當年被封為“嫖姚校尉”,意思是“輕疾”。

劉嫖是漢文帝劉恆的女兒,漢景帝的姐姐,母親是曾經掌握朝政多年的竇太后。劉嫖和漢武帝的關係比較複雜,首先漢武帝管她叫姑姑,但她的女兒陳阿嬌曾是漢武帝的皇后,所以她又是漢武帝的岳母。此外,漢武帝的妹妹隆慮公主又嫁給了劉嫖之子陳蟜,親上加親。

當然,這種姻親關係在現代社會是不合法的。

13歲的少年和50歲的長公主一見鍾情,死後葬在一起證明真愛


公元前157年,漢景帝劉啟登基時,把劉嫖封為館陶長公主。十多年後漢武帝繼承皇位,又給他姑姑加了個尊號“竇太主”,也叫大長公主。劉嫖既是漢武帝的長輩,當初又支持漢武帝做儲君,所以深受皇帝的敬重。她的權勢、地位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元光五年(前130年),由於漢武帝移情別戀,寵愛衛子夫,陳皇后不甘受冷落,指使巫女用邪術對付衛子夫。很快事情敗露,有三百多人被處死,陳皇后被廢。竇太主劉嫖找上門去,漢武帝只好說:“阿嬌只是被去掉尊號,以前的待遇不變。”

如果對比後來衛皇后因巫蠱案自殺的悲劇,陳阿嬌還是很幸運的。這也是漢武帝顧及竇太主的面子。

13歲的少年和50歲的長公主一見鍾情,死後葬在一起證明真愛


元光六年,竇太主的丈夫堂邑侯陳午去世,已經50多歲的竇太主當然不會再嫁人。這時候,有一個絕世美少年走近了她的生活。

少年叫董偃,當時才13歲。他跟著母親賣珍珠,這東西只有富貴人家才賣得起。董偃去過竇太主家幾次,起初兩人沒有見過面。竇太主身邊的人說,賣珠子的董偃面容“姣好”。既然說“姣好”,說明董偃長得秀氣,像女孩子。

竇太主馬上召見了董偃,一見之下非常喜歡,對董偃說,以後沒事別回家了,我幫你媽媽養你。董偃自此就留在長公主府邸,錦衣玉食,還有專人教他學文化、騎馬射箭。董偃長到十八歲的時候露面了,史載“出則執轡,入則侍內”,和竇太主形影不離。

董偃非常懂事,性情溫柔和善。由於竇太主的緣故,王公貴人把他奉為座上賓。小小年紀的董偃名震長安,號稱“董君”。

竇太主對董偃的寵愛,從錢財上可見一斑。她讓董偃花錢廣交名士,下令:“府中的財物任由董君支取,除非一天取用的數額達到100斤黃金、100萬錢、一千匹絹帛,再向我彙報。”

董偃在長公主府中的地位形同一家之主,號稱“主人翁”。竇太主為了提高董偃的身份,有心讓他見見漢武帝。後來漢武帝到長公主府作客,剛坐下就問:“早就聽說主人翁的大名,可否請出來一見?”

董偃在竇太主的引領下,戴著綠頭巾拜見了漢武帝。這是“綠帽子”由來的一個版本。漢武帝稱呼董偃“主人翁”,同他一起喝酒。竇太主親自侍奉皇帝和董偃,端菜倒酒,趁機為董偃討來了將軍、列侯的封號。這一來,董偃的大名傳遍了天下。

13歲的少年和50歲的長公主一見鍾情,死後葬在一起證明真愛


當時漢武帝還年輕,很喜歡董偃舉辦的踢球、鬥雞走狗之類的娛樂活動。後來漢武帝專門在皇宮正殿宴請竇太主,特意邀請董偃也到場。

不過這場隆重的酒局被東方朔破壞了氣氛。東方朔指責董偃和堂堂長公主的關係曖昧不清,不但有傷風化,也有損皇家的尊嚴。又勸諫漢武帝不可沉湎於娛樂活動。漢武帝沉默半晌,把酒席挪到了偏殿。

自此漢武帝日漸疏遠了董偃。董偃命短,30歲就病死了。隨後竇太主也去世了。按照她的遺命,她與董偃合葬在漢文帝的霸陵旁邊。我們有理由相信,大漢這位長公主和董偃是真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