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当上新公民,在井冈山赋诗三首,杜聿明、王耀武听后赞不绝口

欣逢春雨获新生,倾海难尽党重恩。1959年12月4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末代皇帝溥仪来说,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因为这是他后半生的起点。

在抚顺管理所俱乐部大厅召开的特赦战犯大会上。溥仪接过了特赦通知书,成为了第一批获特赦人员。从这天开始,他不再是皇帝,也不再是罪犯,而是新时代的公民。

溥仪当上新公民,在井冈山赋诗三首,杜聿明、王耀武听后赞不绝口

溥仪获得特赦后,在生活上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和优待。有关部门给办理了户口,并根据首长的指示,将溥仪、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陈长捷、沈醉等获得特赦的人员安排到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让他们担任文史专员。溥仪分在“北洋组”,他主要负责研究清末和北洋时期,研究对象是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

溥仪在文史委员会工作期间,有关部门遵照最高首长的指示,特邀请溥仪等文史专员们去南方参观游览。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看国家建设成就,接受革命教育。

一九六四年三月,溥仪、溥杰、杜聿明、王耀武、沈醉等人以文史专员的身份组成参观团,开始南下到苏、浙、皖、鄂、湘、赣等地区参观考察。

溥仪当上新公民,在井冈山赋诗三首,杜聿明、王耀武听后赞不绝口

1964年4月中旬,参观团来到了赣省西南部的井冈山地区。

溥仪等人参观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后,来到了山北面的黄洋界。

在黄洋界哨口,溥仪、杜聿明等人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列队,深深地鞠了三躬,向战斗中牺牲的红军烈士默哀。

然后,溥仪问陪同参观的宣传人员:“请问,黄洋界上炮声隆是怎么回事?”

宣传人员说:“1928年8月底,黄洋界保卫战打响。当时敌人纠集四个团进犯黄洋界哨口,以迫击炮猛烈轰击红军工事。红军在山上只有两个连兵力,有一门迫击炮,但只有三发炮弹,两发受潮未打响,最后一发炮弹轰隆一声震天响。正好落在敌指挥所上开花。刹时间,黄洋界上欢呼声、号角声、锣鼓声连成一片。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势吓坏了,以为红军增兵,掉头连忙逃窜,弃阵溃逃,以后不敢再来了。”

溥仪听罢,被红军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的精神所感动。

溥仪当上新公民,在井冈山赋诗三首,杜聿明、王耀武听后赞不绝口

溥仪内心十分激动,踱了几步,稍稍思索后,对参观团其他成员说:“溥仪不才,愿献诗一首,请诸位雅正。”

溥仪即兴赋诗一首——《黄洋界旧战场》。

诗曰:

到处红旗噪妇孺,粟浮沧海放心孤;

炮声怒吼黄洋界,白匪平明一个无。

千点红旗四面山,万夫颠顿妇孺关;

梭镖木石成天险,骄敌宵遁指顾间。

溥仪吟诵完这首诗,同行的文史馆员(文史专员)杜聿明、王耀武等人热烈鼓掌,大加称赞:“好诗!好诗!”

溥仪当上新公民,在井冈山赋诗三首,杜聿明、王耀武听后赞不绝口

溥仪听到赞美声,心情很激动,诗兴未尽,略思片刻,又当众作诗一首。

《黄洋界哨口》:

铜墙铁壁黄洋界,岿然雄于百万兵;

尽有奇谋堪制敌,更因众志已成城。

云霞巧扮旌旗影,草木争为鼓角鸣;

夜半山风传捷报,折天初发巨霆声。

溥仪诵完这首诗。杜聿明、王耀武、廖耀湘、宋希濂等人又赞不绝口:“好诗啊,真是好诗呀!老溥才思敏捷,出口成诗。”文史专员们纷纷提出要与溥仪和诗,以表达对红军战士的崇敬情怀。

溥仪当上新公民,在井冈山赋诗三首,杜聿明、王耀武听后赞不绝口

参观团告别了黄洋界哨口,驱车返回茨坪。刚下山不远,汽车在路边五里排的两棵大槲树下停住。

讲解员介绍说:“这大槲树就是当年最高首长、朱总司令和红军一起挑粮上山休息的地方。有一次,最高首长问,站在槲树下能看多远?战士们有的说可以看到江西,有的说可以看到湖南。而最高首长则意味深长地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几十年了,这大树仍保存完好,供人们参观。”

溥仪望着那两棵至今仍枝繁叶茂的槲树,感慨万千,心驰神往,又即兴赋诗一首。

《大树风》:

伫仰当年大树风,甘棠遗爱古今同;

“五同”毕竟今逾古,六亿人民仰慕中。

溥仪大声诵完这首诗,在场人员听后都连连点头,热烈鼓掌,纷纷叫好。

杜聿明、王耀武等人再次由衷地赞不绝口:“好诗,真的是好诗!”

溥仪当上新公民,在井冈山赋诗三首,杜聿明、王耀武听后赞不绝口

参观井冈山,参观团的成员深受教育,溥仪回到井冈山宾馆后发表了热情的讲话。

4月15日,参观团返回南昌,然后经长沙、武汉回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