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武功縣,2370年前已經設縣,是我國農業的發源地之一

陝西武功縣地處關中平原西部,是我國農業的發祥地之一,而且武功縣是我國曆史上最早設立的縣之一。

陝西武功縣,2370年前已經設縣,是我國農業的發源地之一

武功縣

武功縣之所以命名為武功是因為境內有武功山和武功水。那麼一座山和一條水何以以“武功”為名呢?

相傳今天武功境內的漆水河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存在,名叫姬水。漆水河流域土壤肥沃,水草豐美,黃帝的姬姓子孫一直生活在姬水河流域。

炎帝的部落生活在姜水河流域,也就是今天寶雞市渭水之南的清姜河一帶。後來隨著農業的發展,炎帝部落的人口迅速增多。其中一支名叫有邰氏的部落沿著渭水流域,來到了漆水河流域定居。他們與黃帝的姬姓子孫和睦相處,並且互相通婚,繁衍生息。

黃帝的玄孫帝嚳娶了有邰氏部落首領的女兒姜嫄為妻。相傳姜嫄在孃家時,喜歡遊玩。一日,她外出時,看到一個巨大的腳印,出於好奇,姜嫄就用腳踩了巨人的腳印。沒多久之後,奇怪的事情便發生了,姜嫄懷孕了。當時姜嫄還沒有和帝嚳成親,姜嫄生下的孩子沒有父親,恐怕遭人非議,便把他捨棄在荒野裡,結果周圍的動物不但不傷害這個孩子,還把他送回了姜嫄身邊。就這樣一連三次,這個孩子都安然無事,姜嫄心下詫異:“莫非這個孩子受到了上天的庇佑。”因此,姜嫄便給這個孩子取了個名字——棄。

陝西武功縣,2370年前已經設縣,是我國農業的發源地之一

姜嫄履巨人跡生棄

棄小的時候就善於種莊稼,並且將這種本領教給了漆水河流域生活的人們,正是因為這段歷史,武功縣被認為是我國農業的發源地之一。

堯帝在位時,封棄為農官,賜姓姬,號后稷。這個后稷便是後來建立周朝的周人的始祖。

商朝時期,后稷的後代古公亶父率領他的族人,遷居到了岐山腳下,發展農業生產,並且逐漸壯大起來。由於他們生活的平原名為周原,因此人們稱他們為周人。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季歷。三個兒子都很有德行,受到族人的擁戴。按照當時的傳統,泰伯應該繼承古公亶父的位置。然而古公亶父看中了小兒子季歷的兒子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古公亶父認為姬昌能夠帶領周人發展壯大,為此他希望把位置傳給季歷。

這要是在後世必定會興起一場腥風血雨的鬥爭,然而當時卻並沒有這樣。泰伯、仲雍知道父親的心意後,便一起去了當時還是蠻荒之地的南方。孔子知道這件事後,也對於泰伯的德行感慨不已。

後來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便將秦嶺最高的山峰命名為太白(泰伯)山。為紀念其父周文王的文治武功,將太白山的次峰命名為武功山,將附近的石頭河命名為武功河。

陝西武功縣,2370年前已經設縣,是我國農業的發源地之一

武功縣以姜嫄命名的水鄉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在位時,在此設縣,就以武功山和武功河為名,定為武功縣。從武功設縣距今已經有2370的歷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