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風口過後:無法忽視的消費者不信任浪潮

經過了2016年、2017年、2018年共享經濟和互聯網經濟的鼎盛時代,所有的手機端和電腦端的網友都或多或少地體驗了薅互聯網紅利羊毛的過程。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說,在快速更新迭代的互聯網大廈堆砌的過程中,所謂的新速度必然也是建立在根基尚不穩固的情況下,就像一堆堆獨立的多米樂骨牌搭建的城堡,那些一不小心轟然倒塌的領域雖然是互聯網大廈的一角,也確實波及了一些無辜的人,譬如一些無辜的手機端或電腦端的網民。

從押金難退到紅包難拿,從真相難知到隱私難保,越來越多手機端和電腦端的網友們開始對身邊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事物和產品持懷疑態度。

互聯網風口過後:無法忽視的消費者不信任浪潮

就像是被塗了巧克力的黃連與仙人球,品著品著,驀然發現,其實真相很苦很扎嘴,由不得我們不相信。

而丟失的信任則像是一不小心放飛的氫氣球,再也難回身邊。

於是,那句著名的話又開始掛在嘴邊: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但是,風口過去,摔死的一定是那些豬。

互聯網風口過後:無法忽視的消費者不信任浪潮

有人說,這是在表述資本,其實不然,最核心的要素,還是消費者。

互聯網經濟歸根結底還是網友們捧起來的風口,沒有龐大的信任人群支撐,資本又怎麼敢聞風而動呢?

但如果以矇騙的手段一味透支網絡消費者的信任,當網友們不再捧你時,就是飛得越高摔得越慘的時刻。

當然,這個過程中,必然有一些既得利益者陸續跑路,其中,或許某個逃跑的時刻恰到好處的人或許成了新的大佬,對於他們,筆者奉送一句話:人在做天在看,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互聯網風口過後:無法忽視的消費者不信任浪潮

從另一個角度去解讀,我們還可以得到另一條推理邏輯。

迴歸到本心,有一些受害的消費者最開始的確是奔著互聯網紅利來的,然而無論是資源紅利還是物質紅利,其中的轉變過程並不都是絕對合理的。

這也直接造成享受互聯網便利的網民們,間接地助推了一種挖互聯網大廈牆角的行為,或許這也造成了共享經濟和互聯網經濟快速推進,由遍地黃金進入到浪裡淘金的階段,但這並不應該是成為個別互聯網企業戕害消費者的理由。

互聯網風口過後:無法忽視的消費者不信任浪潮

無論是預測還是展望,我們都有足夠理由相信,那些堅守本心的良心互聯網企業才可能有璀璨的未來。

您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