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上色的關鍵要素!做到了你的肉也可以很美!花友們記得·收藏


多肉上色的關鍵要素!做到了你的肉也可以很美!花友們記得·收藏

有許多花友誤認為玻璃房裡多肉出不了狀態,確實玻璃會阻隔掉部分紫外線,但並不影響多肉上色。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幾個技巧,讓我們的多肉,顏值蹭蹭往上漲,各位喜歡養花的小夥伴歡迎給個關注,小編每天在這裡與大家分享花卉有關的知識,謝謝各位的關注和閱讀,你們一直是我創作的動力,喜歡的點個關注唄,話不多說,開始今天的正文。
多肉植物上色最重要4大元素: 1. 日照條件 2. 通風環境 3. 溫度 4. 空氣溼度
當四個元素在你的家中都可以滿足後,多肉上色就會變得非常容易。

多肉上色的關鍵要素!做到了你的肉也可以很美!花友們記得·收藏


1. 日照條件
日照時間越長當然越好,而不是越強越好,過強的日照很容易曬傷。大棚和溫室裡的多肉顏色鮮豔的主要原因是日照時間夠長,大部分都能夠達到6-8小時。(不需要更長,晚上開補光燈的朋友們,請讓多肉休息下吧!)
家中較難達到這麼長的日照時間,陽臺和露臺一般能有3-5小時的日照,已經足夠了。如果每天日照在2小時內,建議放棄養景天,幾乎養不出鮮豔的色彩。
下面是溫室裡每天日照6-8小時的多肉色彩

多肉上色的關鍵要素!做到了你的肉也可以很美!花友們記得·收藏


2. 通風環境
通風一直是養好多肉最關鍵的元素之一,其實它的作用是:加速水分揮發,同時降低溫度。放在室內通風較差,水分在花盆裡較難揮發,多肉會一直吸收水分生長,所以呈綠色。(特別是葉心,生長時為綠色)而室內溫度也較為恆定,所以上色變得更難。
窗臺和陽臺需要多開窗通風,露臺搭建玻璃房的話,南方可以只搭頂部擋雨,四周通透。北方由於冬季溫度過低,需要全包起來,還要安裝取暖設施。冬季是不需要通風的。
下面是在玻璃房裡,保持24小時開窗通風的多肉(窗戶開的很多,通風環境極好)。火祭一般在室內較難全紅,用它來測試養護環境最好不過了。

多肉上色的關鍵要素!做到了你的肉也可以很美!花友們記得·收藏


3. 溫度
高溫褪色,低溫上色。
低溫環境下多肉上色最明顯,最簡單的例子是冬季玻璃房和溫室內的多肉顏色最美,而夏天到來時,除了一些特殊的品種,基本上都會褪色變綠。春秋季節,一些皮實的多肉放到戶外露養,接受大溫差通風環境,上色是最快的,有的甚至2-3天就會變紅。
大部分多肉徒長後都很虛弱,突然拿到戶外環境突變,很容易受傷,需要徐徐漸進。

多肉上色的關鍵要素!做到了你的肉也可以很美!花友們記得·收藏


4. 空氣溼度
這一點往往被很多人忽略,露養多肉上色快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露水,個人猜測是由於水珠周圍的溫度更低,加上風吹後降溫速度更快? 反正我會在清晨或傍晚少量噴灑一點水珠(很細那種噴霧,不會傷到多肉葉面的保護層),上色也會比沒有水珠的快很多。
另一個原因也許是北方比較乾燥,南方溼度過高,是不需要這樣的。

多肉上色的關鍵要素!做到了你的肉也可以很美!花友們記得·收藏


其實除了以上4個元素外,多肉植物的品種也有很大關係,除了一些經典的常見品種顏色很容易保持外,新出現的一些雜交顏色也是很不錯的,控制好了甚至能夠保持整個冬季不褪色。

多肉上色的關鍵要素!做到了你的肉也可以很美!花友們記得·收藏


也許還有朋友會覺得,土壤、澆水也都會影響多肉上色,只要上面4個元素達成2-3個,多肉上色就會變得很容易,土壤和澆水控制好了當然也可以加分。



多肉上色的關鍵要素!做到了你的肉也可以很美!花友們記得·收藏


花器的大小與土壤也會影響上色,小花器土壤少,水分會更快揮發掉;而顆粒較多的土壤也是因為水分會迅速流失揮發,所以很利於控型控色。不過前提條件也都是多肉健康的狀態下,小苗儘量不要嘗試大顆粒栽培,很容易缺水褶皺。

多肉上色的關鍵要素!做到了你的肉也可以很美!花友們記得·收藏


除了景天外,其他的生石花、大戟科、玉露也都會變色,特別是玉露這類。
如果想養出綠色透亮的玉露,一定不要曬太久太多,日照時間控制在2-3小時以內最佳。超過3小時日照,很快會變灰,繼續曬下去才會慢慢變紅,需要較長一個過程。

多肉上色的關鍵要素!做到了你的肉也可以很美!花友們記得·收藏


小娜一直覺得養多肉上色不是最重要的,把它們養得肥肥胖胖的,健康最重要。至於顏色嘛,季節到了自然會變美,如果一年四季都是這種豔麗的色彩,也許我們也愛不起來了。有變化才有期待和驚喜,就像鬱金香,一年只開花10多天,但這種美也足夠了。以上就是今天的所有內容,不知道大家在看完之後,對於以上的內容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呢?小娜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下你們寶貴的評論哦。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你也喜歡養花,就關注我們吧!記得關注和分享哦!

我們每天推送花卉養護的知識,帶你去看一下不一樣的世界,與全國各地的花卉愛好者一同交流經驗,帶您一起養花種花,喜歡我們的小夥伴點的關注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