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蘇聯是逼不得已?為何希特勒在二戰中一定要大舉入侵蘇聯?

靜夜史


小油瓶認為蘇德必有一戰,只是時間問題,希特勒作戰準備做的快,做的堅決,所以就是德國進攻蘇聯,否則就是蘇聯來進攻德國了!


德國為什麼進攻蘇聯,以前的觀點

一、德國的戰略位置尷尬,攻佔整個西歐以後,由於海軍羸弱,只能依賴空軍空襲,但是英國從美國持續的獲得輸血,隨著英國成功挫敗德國的空襲,宣告德國向西無法打下英國。而英國控制住了北非和蘇伊士運河,德國在西南方向以及地中海方向完全被戰略封堵,德國就像一隻被鎖在籠子中的雄鷹,為了打破封鎖,只能選擇向東;

二、德國進攻蘇聯是為了蘇聯的資源,例如高加索的石油,烏克蘭的糧食,烏拉爾的金屬,頓巴斯的煤炭

三、蘇聯向整個歐洲輸出“共產國際”概念,這對資本主義國家來說是動搖社會根基的思想,包括德國,這也是希特勒不允許的,西班牙就在蘇聯支持下成功掌權,但是希特勒派兵支持覆滅了西班牙革命,共產國際對德國形成了威脅。

當然這些的確是德國進攻蘇聯的理由

但是1993年俄羅斯丹尼洛夫上校在奧地利軍事雜誌上,解密過一個文件,這個文件叫做大雷雨計劃,相信大家看過大雷雨計劃後,對蘇德戰爭的爆發產生一個新的認識~

斯大林的“大雷雨”計劃

斯大林的野心絲毫不亞於希特勒,斯大林在1940年10月14日,批准了一個叫做“大雷雨”的作戰計劃,蘇軍將會動員334萬軍隊,32628架飛機,106000門火炮和迫擊炮,370000輛坦克10679輛裝甲車和91000輛牽引車,還有595000輛汽車。

根據計劃,蘇聯西南方面軍將在克拉科夫卡托維茲方向發動進攻,切斷德國與巴爾幹的所有聯繫,然後撲向波羅的海沿岸,包圍駐紮在波蘭的德軍,蘇軍西方方面軍和西北方面軍將以105個師,5500輛坦克和5500架戰機,發動對德國普魯士的全面進攻。

但是蘇聯的工業能力無法再預定時間內完成這樣的武器裝備生產,但是蘇軍已經開始在1941年向西部地區增兵,作出了進攻姿態,其中蘇軍的29個機械化軍,已經有70%,也就是20個部署在西部國境線上。

這麼多兵力的部屬,德國人不可能不知道。

久負盛名的德國元帥馮·曼施泰因在其著作《失去的勝利》第八章曾對蘇軍戰前的戰略意圖進行過一番分析

他寫道,關於俄國部隊究竟是防禦性的還是攻擊性的,曾引起很多辯論。不過如果考慮到在俄國西部所集中的兵力數量,以及在比亞威斯托克和臘瓦兩個地區附近所集中的強大裝甲兵力,那麼我們也許應該附和希特勒的說法,那就是俄國遲早會採取攻勢。

還有三個間接證據,能證明蘇聯是做好了進攻的姿態的

第一個,蘇德戰爭爆發時,蘇軍在其西部邊境地區聚集了172個師的部隊,而且兵力部屬非常靠近邊境線,明顯缺乏縱深,並不符合戰略防禦的縱深梯次配置的部屬原則。

第二個,來自一個叫狄科的德國老兵,他在接受參訪時說,

“我從攻擊的第一天就參加了蘇德戰爭。在蘇聯我看到的一切使我相信俄國人已經完全做好了進攻的準備。我們在蘇聯一個接一個地打大包圍戰,遭遇的蘇聯軍隊簡直是無窮無盡,開戰短短兩個月內,光是俘虜的俄國士兵就有300多萬人,那簡直就是人海。後來我才知道,俄國人在臨近德國的西部各軍區一共部署了170個師,超過他們陸軍總數的半數以上,這麼多的軍隊放在德國邊境附近僅僅是為了防禦?我不相信!”“作為軍人,敵手是處在防禦狀態還是處在攻擊的準備狀態,這是可以在作戰中感覺出來的。要知道,沒有任何一隻軍隊會同時處於這兩種狀態。因為俄國人在全力準備攻擊,他們缺乏防禦的準備和部署,縱深非常薄弱,所以才會在突然打擊下潰不成軍。”

第三個,斯大林在紅軍將領人事上也做了調整,他把紅軍中最擅長進攻的朱可夫從蒙古掉往了西線,擔任蘇聯紅軍兵力最多,戰鬥裝備最充實的軍區,基輔軍區司令。而且1941年1月,蘇軍舉行了兩場戰役和戰略演習,擬定的演習科目全是進攻戰,紅軍準備的一直就是進攻,不是防禦。

所以希特勒認為的蘇軍必然發動攻勢並不只是藉口,而是雙方避無可避的新的衝突,只是希特勒先下手為強而已,搶先進攻蘇聯,打了正在進行戰爭準備的蘇聯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小油瓶認為蘇德必有一戰,只是時間問題,希特勒作戰準備做的快,做的堅決,所以就是德國進攻蘇聯,否則就是蘇聯來進攻德國了!


小油瓶侃歷史


進攻蘇聯早有預謀,總體上德國的歐陸戰略是先西都東,先把西邊法英幹趴,再回手給蘇聯一刀,給蘇聯一刀也就是傳說中的巴巴羅薩計劃。

後世人可能認為:英國那不還沒被滅,咋能說西部已經搞定了呢?嗯,確實沒被滅,但是當時德國覺得被英國已經被炸殘,根本沒反抗的能力,西部已經安定,希特勒已經視察了巴黎,跟英國乾耗著沒啥用,還不如先把蘇聯滅了,然後反手再給英國一如來神掌。

於是蘇德大戰爆發,蘇聯兵敗如來,潰如決堤,萬幸希特勒過於樂觀,亡了拿破崙怎麼折的,在具體戰役上更是犯了分兵大忌,比如斯大林格勒戰役之中,還分兵向南去攻佔高加索油田,結果油田都被蘇聯炸燬了啥也沒得到,斯大林格勒戰役也敗了。誠然不分兵也不一定能勝,但是一分兵,那就一定不能勝。當然,這也是後來人在不腰疼的時候站著說的,希特勒可不這麼想,就是覺得蘇聯已經滅亡在即,於是分兵之事,在希特勒那裡完全合乎他的常理。

為何一定要入侵蘇聯?在那弱肉年代,邊上有這麼個大傢伙,都害怕,打擊蘇聯,首先是處於安全考慮,其次,希特勒鼓吹德國缺乏生存空間,那滅了蘇聯,生存空間將大為擴展,當然,這是想得美了,現實很殘酷。第三,希特勒的生存空間慾望可不止於蘇聯,還要征服世界,拿下蘇聯,獲得大量的人口、資源和戰略縱深,可以更好的奪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當然,即使德國不打蘇聯,蘇德戰爭也會很快爆發,因為蘇聯也想趁著德國打西邊時在背後給德國一下,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蘇聯自比黃雀,看著德國這隻螳螂在捕殺英法這些鳴蟬,豈能不上去啄一下?當時就有大雷雨計劃,已經箭在弦上,只不過沒有準備好耽誤幾天,就這幾天,德國搶先開了戰。


北玄武


“約有160個蘇軍師沿著我們的邊境線排開,幾個星期來,我們的邊境不斷遭到侵犯,不僅是在德國邊界,還包括北部和羅馬尼亞。”“我們要對抗猶太人—盎格魯薩克遜戰爭販子的陰謀集團,以及同樣也是猶太人位於莫斯科的布爾什維克指揮部裡的統治者。”這是希特勒在入侵蘇聯前的6月21日夜對東線德軍宣佈的鼓動詞,與日本為了防止共產主義的威脅,要侵略中國如出一轍。



1937年11月5日柏林軍事會議上,希特勒發表四個小時的長篇講話,表明他實現“千年帝國”的實施步驟1奧地利2捷克斯洛伐克3波蘭4法國5蘇聯。到1940年6月法國宣佈投降,可說前四個都如期如願實現,且付出的代價輕微,剩下的唯一就是蘇聯。

1940年7月英國拒絕希特勒的和平呼籲,堅持繼續戰爭。21日的軍事會議上研究對英、對蘇的戰爭問題。29日德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開始制定入侵蘇聯的計劃,到12月18日希特勒正式簽署第21號令,即“巴巴羅薩”,預定1941年5月15日發動進攻。



1941年1月21日陸軍總司令部頒佈《關於戰略展開》的訓令,進一步明確各集團軍群和集團軍的任務。4月底前德軍在東部邊境有70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3個裝甲師。5月22日戰略集中開始,到6月21日德軍戰略展開81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17個裝甲師、15個摩步師、9個保安師,最高統帥部預備隊22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2個摩步師、1個保安師。

德軍在邊境地區的集結,當然瞞不過蘇聯情報人員,相應的蘇聯採取一定措施應對威脅。5-6月徵招80萬預備役人員,一半補充至西部各軍區,並加快軍校學員的畢業速度。5月初,蘇軍總參謀部擬定《1941年保衛國境線計劃》傳達西部各軍區,並要求他們制定各自的防禦計劃。5月14日起,第22、19、21、16集團軍28個師開赴蘇聯西部各軍區。5月27日西部各軍區受命各軍師成立野戰指揮所。6月38500人派往邊境的築壘地域。6月12-15日西部各軍區受命把軍隊向邊境線移動。6月19日西部各軍區指揮機關受命建立新的指揮所,對機場、港口、倉庫等軍事目標實施疏散。

希特勒的思想混合了達爾文的生存競爭、種族衝突的歷史觀、極端反猶太—布爾什維克主義和生存空間論。“我們必須行動起來!莫斯科將一直保持中立,直到歐洲筋疲力盡、血流成河,斯大林就會乘機在歐洲實施布爾什維克化。”他也希望藉助進攻打垮蘇聯避免兩線作戰,奪取蘇聯的原材料和糧食,進而在對英、美的戰爭中取得經濟優勢。


歷史扒糞機


其實題主的這個問題問的並不清晰,進攻蘇聯是誰逼不得已?德國還是希特勒?

對於德國來說,丘吉爾已經明確表示,將會跟德國把戰爭進行到底,首先滅掉英國是當務之急。而且根據戰後的資料顯示,包括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人的回憶錄中,都很清楚的表明,他們以及當初很多德軍中的職業軍事家都認為,不應該兩線作戰。事實上,希特勒自己也很清楚,在他1933年擔任總理時,就曾經怒斥一戰德國政府愚蠢的兩線作戰。

德國在兼併了法國、波蘭之後,已經有了很大的縱深,即使蘇聯傳說中的“大雷雨”計劃真的發生了,德國人也可提前準備好碉堡、反坦克溝用很少的兵力就讓蘇聯喝一壺。

當美英兩國向蘇聯提供軍事情報,指出德國馬上要進攻蘇聯的時候,蘇聯還怒斥了美英離間蘇德關係的陰謀詭計。要說德軍進攻蘇聯是被逼的,真的不是很有道理。

蘇聯在1941年前後確實對德國形成了一定的威脅,但起因確實因為意大利進攻希臘和南斯拉夫,導致蘇聯不得參與其中,並且佔據了一部分的羅馬尼亞領土,威脅了德國石油來源三分之一的羅馬尼亞大油田。

但是如果希特勒能夠讓意大利不去攻打南斯拉夫,換取蘇聯不向西進攻羅馬尼亞,蘇聯是完全OK的,因為這個帝國剛剛跟芬蘭打的很慘,因此對德軍更是非常害怕的。

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提出了大縱深的國防理論,但是斯大林認為那樣會導致自己領土被破壞,因此把兵力集中在邊境上,顯然這個時候蘇聯懂軍事的人已經死的差不多了,威脅並不大。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蘇聯確實差點完了,防守都不行,更別提進攻了。

但是如果說,希特勒是不是逼不得已呢?這就不好說了。

古德里安回憶錄《閃擊英雄》中提到,進攻蘇聯之前,作為現代坦克戰宗室號稱“德軍裝甲之父”的古德里安強烈反對,認為應該首先拿下英國,然後再圖蘇聯。但是希特勒明確的告訴他,自己打不贏英國了。

另一方面,因為對英國的戰爭開始出現難度,柏林上空終日轟炸機不斷。而之前因為國會縱火案的欺騙手段,得到了國會授權“獨裁”的希特勒,如果國家結束了戰爭狀態,尤其是已經洗刷了一戰恥辱之後,他可能就不得不面對下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人可以已經經過了幾十年的民主狀態,不可能繼續讓他獨裁。而且陸軍和貴族中威脅他地位的人越來越多,所以他必須讓另一場戰爭來維持自己的地位。

政治家思考的有限順序通常是“自己的地位>黨派利益>民族利益>民眾利益”,所以說希特勒迫不得已對蘇聯發動了戰爭,也說得過去,作為政治家,他也算是常規選擇了。


村中無人對局


文史頻道第90期之巴巴羅薩計劃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大舉侵犯蘇聯。

在進攻蘇聯的同時,德國已經和英國作戰,在北非戰場上,英法兩國也和德國交戰。


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還是堅定地認為,巴巴羅薩計劃必須要實施了。

那麼,希特勒為什麼不惜多線作戰,去招惹實力強大的蘇聯呢?

筆者認為有下面幾點原因。

第一,石油資源

德國的戰爭機器,需要石油資源來維持,當時德國唯一的石油產地,就是羅馬尼亞。

在戰爭開始後,英法兩國聯合對羅馬尼亞石油進行了買斷,導致德國的石油資源出現短缺。


德國的坦克和飛機,都需要石油,德國統帥部估計石油儲備只夠維持半年時間。

而蘇聯的高加索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礦產。

希特勒把目光投向了蘇聯境內,並且制定了巴巴羅薩計劃。

第二,種族政策

希特勒的種族歧視政策,他認為雅利安人是高貴的民族,其他猶太人和斯拉夫人都是劣等民族。

為了執行種族滅絕政策,希特勒下令進攻蘇聯。

戰後蘇聯人將會被遷徙到西伯利亞,蘇聯西部地區將由德國接管。

第三,歐洲霸權

德國一戰失敗後,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德國的元氣大傷。

特別是凡爾賽條約,讓德國國防力量肢解,不允許德國人有國防軍,軍艦和飛機等武器更是全部銷燬。


另外德國人還揹負了鉅額的戰爭賠款,這些讓德國人仇視歐洲各國。

希特勒為了讓德國重新掌握歐洲霸權,爭取更多的殖民地,不惜和歐洲強國如英國,法國和俄國翻臉。

這些老牌強國掌握著歐洲的各種特權,作為新興崛起的德國,不甘心聽從英法俄的驅使。

第四,意識形態

當時你蘇聯屬於社會主義國家,而德國屬於資本主義國家。

兩個國家的意識形態,決定了不可能長期和平相處。


而且斯大林在東歐的擴張,讓德國感到了危機感。

希特勒擔心有一天歐洲全部成為社會主義國家,這樣德國在歐洲的處境將會非常危險。

鑑於種種原因,希特勒在海獅計劃沒有結束前,提前發動了巴巴羅薩計劃。

結局

德國陷入多線作戰,體力逐漸不支,最終德國在二戰中再次戰敗。

—End—



文史頻道


發動戰爭的人是逼不得已,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奇葩道理吧!

在一戰到二戰之間,世界上形成了一種奇怪的思維,而且還佔據了主流,想要戰敗國不再發動戰爭,需要戰勝國率先進行表率削減軍備,以此來感化戰敗國,結果戰勝國百般縱容戰敗國,最終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結束後,日本的歷史學家針對太平洋戰爭“眾口鑠金”的表示,這完全是美國的圈套,羅斯福的陰謀,美國早就知道日本將要進攻珍珠港,但是他們卻不出來阻止,就是想讓日本打響第一槍,然後美國再正大光明的加入戰爭,日本發動偷襲珍珠港實際上是被美國“逼不得已”。

日本也是二戰的受害者!

然後再來看德國入侵蘇聯,因為德國想要稱霸世界,缺乏資源,所以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向蘇聯發動了戰爭!

德國也是二戰的受害者!

好了,說回正題,希特勒為何一定要大舉入侵蘇聯?

德國想要稱霸世界,需要蘇聯的資源作為後盾

一戰後,德國的日子並不好,外面沒有殖民地,也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去跟英國爭雄,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在德國左右找去資源,從德國的地理位置來說,西歐平原雖然發達,但是資源也比較匱乏,相對來說,還是東歐有廣闊的天地。

德國雖然是軍事強國,但是資源一直是限制德國發展的瓶頸問題,一戰結束後,德國曾經與蘇聯達成戰略合作,從蘇聯進口資源,希特勒上臺後,蘇德關係鬧掰,因此才有了向中國出口軍火換取資源的貿易。

其實,向東發展是希特勒為德國謀劃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劍犁地”,希特勒在其自傳《我的奮鬥》中寫過,“德國要想實現健全的領土政策, 唯一希望, 就是在歐洲的本土能夠獲得新的領土。“東歐擁有廣闊的土地和資源,“不管怎樣, 要繼續向東突進。必須把俄國從歐洲國家的名單中劃掉”。

這是根本性的原因,也就是說,在希特勒看來,蘇聯才是其最終的目標,前期閃擊西歐,實際上是為了攻打蘇聯的時候,西線沒有對手,否則會使德國陷入兩線作戰。

希特勒在佔領西歐後,想要迫使英國“媾和”,在新上任的英國主戰首相丘吉爾拒絕後,希特勒還虛張聲勢想要發動海獅計劃,實際上這就是迷惑蘇聯的戰略,明面上進行 不列顛空戰,暗地裡部署巴巴羅薩計劃,190個師的大規模兵團行動,蘇聯事先竟然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消息,可見希特勒為這件事籌劃的時間有多長。

蘇芬戰爭讓希特勒看到蘇聯外強中乾的事實

窺覬蘇聯的資源,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自己有沒有那個金剛鑽,德國從來不去幻想美國的勢力範圍和資源,因為他知道美國是他得罪不起的國家;德國也從來不幻想跟英國在海戰進行軍備競賽,他知道這個是德國負擔不起的。

然而,德國就看上了蘇聯這塊香餑餑,不得不說,希特勒的戰略目光還是有一些的,很多人嘲諷元首的戰略思維特別傻叉,“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罷了。

德國對蘇聯的情況十分了解,希特勒也並沒有低估蘇聯實力,畢竟一戰結束後,蘇聯工業基礎還是德國的幫助下建立的,德國是蘇聯的老師。

在1939年的蘇芬戰爭中,當時看似強大的蘇聯竟然沒能徹底擊敗芬蘭,完全暴露了蘇聯外強中乾的事實。

在蘇聯蘇芬戰爭期間的挫敗感,希特勒是橫掃西歐,所向披靡,對比之下,德國想要擊敗蘇聯也並非不可能。

在蘇德戰爭爆發初期,德國也確實打的蘇軍節節敗退,如果不是蘇聯的國土那麼大,不是1941年的冬天那麼冷,結果真的尚未可知。

蘇聯會不會在德國後背搞偷襲,是德國入侵蘇聯的潛在因素

這個其實也是看所謂的“大雷雨計劃”是不是真的,根據一些人的說法,在希特勒攻打蘇聯之前,斯大林曾批准大雷雨計劃,準備先發制人攻打德國本土。

德國很多將領在二戰結束後,總結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在前線集結了大量的軍隊,他們根本不是在防禦,而是在準備進攻。

《尋訪"二戰"德國兵》中寫道“俄國人在臨近德國的西部各軍區一共部署了170個師,超過他們陸軍總數的半數以上,這麼多的軍隊放在德國邊境附近僅僅是為了防禦?我不相信!”

實際上,縱橫認為蘇聯想要先發制人那是不可能的,以蘇聯當時的實力根本不具備跟全盛時候的德國拼一下子,蘇聯參戰是一定的了,但是主要在於參戰的時機上,蘇聯希望看到德國和英國打的難捨難分,兩敗俱傷的時候出兵趁火打劫。

從這一方面來說,希特勒對蘇聯一直都不放心,兩國都在互相猜忌,倒是真的有點“逼不得已”了。


史論縱橫


納粹德國當時在西歐除了英國外,已經沒有什麼對手,而英國空海力量當時總體要強於德國,又有英吉利海峽與大陸隔海相望,雙方打起來德國和英國都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既然英國沒法搞了,但英國基本上又不會進攻自己,那就放心的打蘇聯唄。


其次,蘇聯還沒能從1937年開始的“大清洗”中恢復過來,這次清洗死了30—40萬人,3.5萬軍人被捕,1.5萬軍官被處決,這使得蘇聯紅軍軍事指揮人才和能力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納粹德國雖然軍工業很強,但是國土相對狹小,再加上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強國,大規模瓜分殖民地時德國還沒統一,使得德國的資源不足,無法支持長期戰爭,而蘇聯就像一塊肥肉,資源豐富,讓希特勒垂涎三尺。


蘇聯與日本在遠東的矛盾加劇,相繼發生了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件,蘇聯為了減輕壓力開始支持國民政府的抗日戰爭,並給予經濟和軍事援助,蘇日矛盾的加劇讓德國看到了分散蘇聯兵力的希望,當然最後蘇日還是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蘇聯得以集中兵力對付德軍,日本也可以抽調兵力到東南亞。


在二戰之初,美國奉行門羅主義,即把拉丁美洲作為美國後院,歐洲除了自家殖民地不能干涉任何美洲國家,美國當然也承諾不會干涉歐洲的事物,這讓德國認為美國不會干涉歐洲戰事,可以為所欲為,進攻蘇聯,但美國後來看到納粹德國勢力太盛,恐影響自己的利益,開始給予英、蘇援助。

除此之外,納粹德國還是一個崇尚反共制度的納粹主義制度,蘇聯作為一個龐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存在是希特勒無法容忍的,納粹德國於1936年11月25日就通過與日本帝國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正式確立了其意識形態立場,和蘇聯一開始保持和平只是為了可以安心進攻其他國家。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納粹德國再一系列勝利後被衝昏了頭腦,認為什麼國家都能吃的下,當然在一開始蘇聯確實連連敗退,但到了1942年6月爆發斯大林格勒會戰,德軍進攻受挫,後期蘇聯憑藉著強大的人力和物力逐漸佔到了上風。


所以希特勒在1941年6月22日,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應該並不是被迫的行為起碼蘇聯並沒有把納粹德國逼上絕路。


文史叢讀


德國發動戰爭不可否定是要重振昔日德國陸軍強國的地位。吞併捷克斯洛伐克,進攻波蘭,西進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北上挪威佔領了歐洲大部分陸地。但是英國憑藉強大的海軍空軍在英吉利海峽阻止了德國的攻勢。德國此時面對的資源危機尚不明顯。而德國的宿敵社會主義國家仍然高速發展。

蘇聯也具備強大的戰爭潛力,沒有人還有領土

德國進攻蘇聯,一是原本就是不共戴天的對立關係(蘇聯要解放全世界,結束所有資本主義及獨裁統治)二是蘇聯的實力很強,倘若再給蘇聯發展更多的時間恐怕德國很難取勝,因此必須快速進攻蘇聯,這些從蘇聯佔領波蘭東部,進攻芬蘭可以看出,蘇聯正在擴展戰爭緩衝區,時刻準備戰爭了。

此外在歐洲蘇聯在沒有參與資本主義世界貿易的情況下仍然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經濟實力和發展速度均是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德國進攻蘇聯也是出於一種高瞻遠矚的恐懼。蘇聯地廣,資源也更豐富。倘若攻佔了蘇聯還能得到不少的生產資料。緩解以戰養戰的壓力。要知道對於石油資源的消耗大多來自海空軍,特別是在與英國進行不列顛空戰和互相本土轟炸讓德國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對於英國的在法國和本土的某些關鍵工廠轟炸,德國把部分設施秘密運走到其他佔領區,也正是如此德國開始擴展對外資源就近獲取的需求。

蘇聯的石油豐富同時也具備強大的守備力量,倘若德意軍隊在北非進展不是很順利,那麼把中東的資源通過巴爾幹半島運到戰區就不是很明智的選擇。同樣德國能夠到達例如蘇聯高加索油田也能使蘇聯軍隊陷入資源危機。所以德國進攻蘇聯採取了多路進攻,而不是直取莫斯科,我們也因此看到了莫斯科保衛戰,列寧格勒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都是德國分散兵力的結果。列寧格勒保衛戰直到1944年才解圍,這也證明了蘇聯的地廣和鬥志能夠通過一切手段拖住德國軍隊長達兩年半,也正是這種結果肯定了德國進攻蘇聯的正確性,倘若當時不進攻,此後再無機會,都是在賭。

德國並沒有在戰爭開始派兵進入北非,畢竟墨索里尼掌控下的意大利在地中海與北非,和亞洲最近。這一片倘若意大利軍隊進展順利,德國是不可能獲取該地的。可以就是把意大利滅了。縱觀當時的情況,只有西歐的英國退守,南下非洲有意大利的盟軍,因此突破點只有集中在蘇聯身上,此外東歐國家不少加入了蘇聯,名以上沒有東歐了,只要向東進攻打的就是蘇聯。意大利有野心但是沒實力,到頭來還需要請德國援助抵抗非洲的盟軍。同時對於蘇德戰場的兵力又是一次削弱。

希特勒雖然主張進攻蘇聯可一次又一次時戰機丟失,總是把兵力分散,最終沒能通過閃電戰擊敗蘇聯軍隊,反而把德國拖垮了。回到戰前,蘇聯會不會以極短的時間進攻德國也是個問題,倘若蘇聯短期要進攻德國,那麼進攻蘇聯的確是被迫的先下手為強戰略,不過德國本來從進攻波蘭開始就是為了進攻蘇聯,而無需等到進攻西歐後轉來進攻蘇聯,無論先進攻誰另一個始終逃不過。

進攻的理由無非還是復仇,敵視斯拉夫民族,和同一個大陸不能有兩個主人。


客觀評論的愛國者7


。因為蘇聯根本不會主動打德國。主動侵略和自衛防守是不同的概念。比如,蘇聯受到侵略,即使死在多人(二戰死了兩千多萬),也要打敗侵略者。但侵略阿富汗時,蘇聯的對手是農民組成的游擊隊,武器裝備上的差距更不用說了。但在游擊隊騷擾下死了幾萬人後國內百姓不願意了,蘇聯領導層最後不得不撤兵宣告失敗。美國也是這樣,面對日本發起的戰爭,美國人在太平洋死了十幾萬國內也沒怨言,但美國人挑起的,越戰就相反,死了幾萬人後國內反戰浪潮高企,領導人也不得不撤兵。如果蘇聯主動進攻德國,蘇聯在遇到巨大傷亡後肯定會內部分裂(就像德國入侵蘇聯失敗後德軍內部有人要刺殺希特勒一樣),反對斯大林。德國入侵蘇聯的情報斯大林獲得後不相信,可見蘇聯沒有和德國開戰的意願。


手機用戶5969933916


蘇德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一是納粹德國政治正確的需要。蘇聯自從建國後,西方老牌國家一直都視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為洪水猛獸,視蘇聯的集權思想甚至比納粹主義還危險。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一書中,也狂妄的宣稱,消滅布爾什維主義是他一生的目的,是納粹黨的基本思想。只有打敗蘇聯,希特勒才能在西方世界贏得政治勝利。二是稱霸世界的需要。蘇聯廣大的面積,人口眾多,豐富的石油礦產資源,消滅蘇聯,奪取這麼大的利益和資源,意味著德國才能真正稱霸世界。三是蘇聯內部的問題。戰爭前,蘇聯主觀思想上的麻痺,自認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已經簽訂,錯誤的認為“德國的主要目的是消滅英法等國,報一戰失敗的仇恨”,以及斯大林對大批將軍的清洗,蘇聯國內矛盾的擴大,對德國軍事力量和閃電戰認識不足,戰爭準備不足,都給希特勒的決策造成錯覺,認為打敗蘇聯輕而易舉。所以入侵時,希特勒就吹牛皮說,“蘇聯已經是一所破房子,我們只要在門上踢一腳,整個破房子就會倒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