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南宋10萬軍民跳海的張弘範結局如何?

歷史大變局


南宋10萬軍民集體跳海,這估計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悲壯的一幕 而把南宋10萬軍民逼到死衚衕的其實是個漢族人,叫張弘範。

那麼,他最後的下場如何呢?我們先來看看張宏範這個人。


張弘範是漢族人,不過卻不是南宋人,他能得到蒙古人的重用,跟他父親張柔有關。

張柔的老家在今天的河北省,1213年蒙古人南下,河北大亂,張柔就把附近的百姓給聚集起來,結寨自保,這有些類似於清末太平天國起義時的團練。

不久,金朝當局任命張柔為定興令。

1218年,張柔與蒙古人開戰,兵敗被俘,不久歸降蒙古,投降後,張柔屢屢升職。

張弘範是張柔的第九個兒子,他出生時,金朝已經亡國四年了,所以他也說不上是金朝的臣民。


因為父親的關係,給了張弘範跟蒙古貴族接觸的機會,在1256年,他獲得了元憲宗蒙哥的重用,當時蒙古軍隊的紀律很差,張弘範就提議改革風氣,後來,不少違反軍紀的士兵都捱了軍棍,蒙古軍隊的戰鬥力有了較大的提升。

此後,張弘範先後率領蒙古軍隊南征襄陽,進擊江南,追擊滅宋。

對於南宋小朝廷,張弘範是沒有同情心的,他先後把小朝廷從今天的杭州追到了福州,又從福州趕到了廣東,最後趕到了崖山。

1279年,崖山海戰爆發。

結局比較悲壯,南宋丞相陸秀夫揹著8歲的小皇帝跳海自殺,隨後南宋10萬軍民集體跳海,這是歷史最為悲壯的一幕。

崖山海戰,宣告南宋的正式滅亡。


崖山海戰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張弘範病逝,年僅43歲。

張弘範有個兒子,名為張珪,因為父親張弘範的關係,使得他能長期擔任元廷要職,他的一生過得還不錯。

張珪有五子,依次為張景武、張景魯、張景哲、張景元和張景丞,另有一女。

正常來說,以其祖上的功績,這一大家子人應該過得不錯,不過隨著元廷政權的內亂,意外還是來了。


當時,元明宗兄弟和天順帝爭奪皇位時,上都和大都兩相對壘,張珪的大兒子張景武,站在了上都的陣營,他曾借勢打死了不少大都的士兵。

不過,後來大都戰勝了上都,王爺額森特帶領大軍路過保定時,把張珪的五個兒子,也就是張弘範的五個孫子都給殺了,將其家產一掃而空,其家眷下場也很悲慘,男的被殺,女眷下慘更加不好。

不過張弘範還有一個孫女,王爺額森特貪圖她的美貌,姦汙後將之納為妾室。


金兔歷史


首先先說下結局,逼迫南宋10萬軍民集體跳海的張弘範結局並不好,崖山之後,可能是10萬忠魂在天有靈,張弘範於第二年就突然暴亡,也就活了43歲。

其實,小編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張弘範到底在當時算是哪國人?他雖是漢人,但出生於河北,北宋自靖康之變後,北方河山被金人統治,從他祖父開始算起就應該是金國人了。而張弘範出生前四年,金朝就被蒙古鐵騎滅亡,所以說他的簡歷就應該這樣寫:民族是漢,故國是金,現為元朝人。



分析了這一點,我們就不能簡單的用漢奸賣國賊的名義來定義他,畢竟他和南宋沒有一點點關係,充其量是各為其主,殺戮過重,有損陰德。

張弘範的父親張柔在金朝末年,蒙古人南下,由於金朝部隊一觸即潰,各地不得不組織鄉勇以求自保,這也是歷代天下大亂諸侯割據的原因。當然張柔並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充其量就是個民兵隊長,後來被金朝招安,金朝滅亡後就投降了蒙古人,並且受到蒙古人的重用。



張弘範受父親的影響開始出仕為官,在蒙古大汗蒙哥的賬下,充當著進攻南宋的急先鋒。蒙古大軍先是進攻襄陽,一路勢如破竹,南宋岌岌可危,被迫不斷轉移,先是從浙江到福建,再從福建到廣東,最後終於在崖山被蒙古大軍包圍。

結局我們都知道,陸秀夫揹著宋朝最後一個皇帝趙昺跳海自殺,10萬軍民慷慨就義,在中國的歷史上,是最為悲壯的一幕。


張弘範的結局我們開頭也已經講明。倒是他的後代本可以享受張弘範功勞的庇廕,然而他的孫子卻捲入到了元朝皇室的內鬥之中。他的孫子張景武支持在上都的元明宗與在大都的元順帝為敵,結果元順帝獲勝,上都城破,張景武一家無一倖免,男的被全部殺死,女眷被士兵輪姦至死,家族遭遇了滅頂之災。

我想,張弘範一家的悲慘遭遇是不是應了善惡到頭終有報,也許是10萬忠魂在天有靈,重重的懲罰了這位蒙古人的劊子手的原因吧。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逼死南宋皇帝的張弘範下場如何?張弘範是今河北人,其父叫張柔,金人。蒙古軍攻金時,為自保,召集鄉親,組織隊伍抗擊蒙古後投降蒙古軍隊,張弘範是張柔的第九個兒子,出生時蒙古以經滅金四年,雖是漢人,並不懂漢人天子,只認蒙古人是主子,所以長大後跟隨蒙古軍隊攻打南宋。從杭州把南宋朝廷趕到崖山,逼得南宋一干人臣都投海自刎。張弘範回到大都被封為蔡國公!位居人臣之上!可惜四十六歲就病死了,他生有一子,叫張珪,被封為平章知事,享萬戶。生了五子一女,後來元朝內部爭權,上都和大都爭鬥,張珪是上都的人,帶兵殺了大都很多人,大都最後戰勝上都,大都王爺額森把張弘範的五個孫子全部殺死,並將其孫女納為小妾,可以說張弘範這一支滅了。也許是上天報應!謝謝大家。




張思遠33


至元十七年(1280年)年後,張弘範的病轉重了。他自己也意識到病不會好了,要求從病房回到自己的舊居室,把親戚賓客們召集來,和他們一一告別。同年十月,他叫人把南征時忽必烈賜給他的尚方寶劍與鎧甲取出來,握著兒子張珪的手,珍重地交付給他。並且說:“我當年用這劍與甲為國家的統一立過功勞,你佩帶寶劍、穿戴盔甲時,不要忘記了父親的功勞!”說完就端坐而逝了,享年四十三歲。元廷贈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追諡武烈。

人們知道“張弘範”這個名字,大多歸功於一個在民間流傳甚廣的段子,他使弟張弘正為前鋒,俘文天祥於廣州五坡嶺,次年崖山擊敗南宋張世傑大軍,在石壁上刻“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十二個字而還, [30] 後來,有個秀才,在他這七個大字前面又加了一個“宋”字,於是變成“宋張弘範滅宋於此”。春秋筆法,褒貶之意,不言自明。這樣一來,張弘範便是自取其辱。

張弘範的父親張柔在元太祖八年(1213年),蒙古軍南下中原,金都南遷之時,以地方豪強的身份,聚集鄉鄰親族數千餘家結寨自保。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與蒙古軍戰於狼牙嶺(今保定市易縣紫荊關附近的狼牙山一帶),兵敗被俘,降於蒙古。元太祖二十年 (1225年),蒙古任命他為行軍千戶,保州(今河北保定)等處都元帥。

元太宗十年(1238年),張柔四十九歲時,張弘範出生,金朝已經亡國四年了,所以他說不上是金朝的臣民。他有八個哥哥,兩個弟弟。他八哥就是後來承襲萬戶爵位的張弘略。郝經很長一個時期是張柔為子弟們禮聘的家庭教師,張弘範也是郝經的門下士之一。在父兄師友的薰陶下,張弘範成長為一個文武全才的年輕將領。至元元年(1264年),張弘範的八哥張弘略調至京城充任宿衛(蒙語稱為怯薛,是為大汗輪流值宿守衛的禁衛軍,後來發展成為元代官僚階層的核心)。忽必烈在張柔諸子中特別選拔出張弘範來代替張弘略的工作,把金虎符親自交給他,正式任命他為順天路管民總管。佩帶金虎符在當時是一種特殊榮譽,也是享有特權的標誌。從此在朝廷青年貴族群中,成為一個嶄露頭角的新星。


跪射俑


沒事,終老一生。

多說幾句話,范文程,洪承疇,……都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