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的脖子成了旅遊特色,摘下項圈後卻十分脆弱!


世界很大,各地的人民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以及信仰。

比如說瑤族,一生只剪髮兩次,頭髮越長越美越幸福

,苗族喜歡多戴銀飾講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

當然,有一些美對身體有摧殘,讓人難以接受,比如清朝以前的“三寸金蓮”

這些人的脖子成了旅遊特色,摘下項圈後卻十分脆弱!


這些人的脖子成了旅遊特色,摘下項圈後卻十分脆弱!


這些人的脖子成了旅遊特色,摘下項圈後卻十分脆弱!


這些人的脖子成了旅遊特色,摘下項圈後卻十分脆弱!


而在非洲的部落裡面,還有唇盤族,她們在唇上打洞放入一個圓盤,越大越漂亮。

這些人的脖子成了旅遊特色,摘下項圈後卻十分脆弱!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長頸族。

長頸族,顧名思義就是脖子很長的人。

長頸族是由泰國北部與緬甸邊界的一個少數民族喀倫族的一支巴東族所組成的,只能在湄宏順鎮看得到。

自因戰亂逃離故鄉後,數百名巴東部落成員一直在泰國北部和緬甸交界的難民營裡生活。當時我們雖然是非法移民,卻因為有獨具魅力的旅遊價值,而得以在泰國立足,日子比其他部族難民好過得多。

長頸族人以脖子長為美。孩子從5-6歲起,就在脖子上套銅圈,一年一個銅圈,使脖子拉長。最長頸者脖子達70釐米。

洗浴時,長頸人只能把稻草塞進銅圈內拉鋸般擦洗。為了生活,她們套上了沉重的枷鎖,向世界展示著殘酷的美。

這些人的脖子成了旅遊特色,摘下項圈後卻十分脆弱!


說起來很令人心酸,她們的脖子並不是天然如此,而是後天形成的。這些人因為家裡很窮,沒有辦法掙錢,只能通過金屬環把自己脖子拉長,然後吸引遊客過來參觀,通過門票和小費的形式來維持家用。

筆者表示這樣的美真的欣賞不來,畢竟和平時的美有太大的不同。

而且我想知道,當長頸族的女人把脖子上的銅環取下來時,她們會是什麼樣子。這麼纖細柔弱的脖子。看起來很難撐起頭顱。

這個民族之前還一度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說這樣太殘忍了,但是最後還是不了了之,因為沒有人願意一直資助他們,而沒有了資助,他們就無法生存,所以大家在和他們合影的時候,一定要多給點小費。

這些人的脖子成了旅遊特色,摘下項圈後卻十分脆弱!


只需要門票300泰銖(58人民幣),就可以隨意跟拍照,不給小費他們也不會抱怨,絕不見錢眼開,甚至伸手索取美金。

這裡的人還會手工編織的圍巾,質量不錯。

你覺得這樣的民族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