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控糖更輕鬆,先從衣食住行入手,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發病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胰島素抵抗,另一個是胰島細胞的功能。對於前者,往往在糖尿病發病前已經潛伏多時,而存在胰島素抵抗的糖友,血糖也會變得難以控制。因此,如果能及時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不僅可以延緩或預防糖尿病的到訪,還能有助血糖的控制。那麼,我們該如何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呢?一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想要控糖更輕鬆,先從衣食住行入手,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肥胖者胰島素易失靈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韓亞娟介紹,胰島素抵抗是指胰島素作用的靶器官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的胰島素產生的作用變低,也就是說胰島素不能起到它應有的作用,變得失靈了。

“胰島素抵抗形成原因較複雜,其中,肥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的最常見原因,尤其是中心型肥胖者(腹部肥胖)。”韓亞娟表示,胰島素抵抗是糖尿病的前奏,大多數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肥胖的“土壤”下,出現胰島素抵抗,為了緩解胰島素抵抗,就要被迫分泌更多的胰島素,等於器官加班加點工作,到了極限的時候就會出現糖尿病。

除了肥胖外,胰島素抵抗還與遺傳、疾病(如類風溼關節炎,長期使用升糖激素而導致胰島素抵抗)、感染、血脂高(血脂高或使得外周脂肪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等因素有關。

想要控糖更輕鬆,先從衣食住行入手,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兩少兩多,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胰島素抵抗不僅是糖尿病發病的始作俑者,也是糖尿病治療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們要將胰島素抵抗拒之門外。韓亞娟表示,要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情況,可以通過以下方面入手。

少一點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抵抗的發生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有關,高碳水化合物可以誘發胰島素抵抗和加重。因此,要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總體熱量的50%。在主食方面,建議粗細搭配,可以延緩膳食纖維的吸收,降低餐後高血糖。

另外,多吃蔬菜也有助於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建議糖友選擇綠葉蔬菜和十字花科類蔬菜,如西蘭花和花椰菜等。

少一點體重。及時減肥,控制體重,代謝障礙就會得到改善,體重降下來,胰島素抵抗的狀態也會減輕。但減重要循序漸進,如果在短期內減重過多,脂肪迅速減少,會導致皮膚“塌陷”。

建議每3~6個月減輕體重的3%~5%,理想的體重(kg)是身高-105(cm)(上下浮動10%左右)。

多一點運動。運動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有氧運動,可以選擇慢跑、打太極拳、游泳等。此外,研究表明,每增加10%的肌肉,會減少11%的胰島素抵抗。

而無氧運動,能改善肌肉的含量,糖友可以做些循序漸進的無氧運動,如蹲起練習、舉啞鈴等可鍛鍊全身肌肉,進而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建議糖友把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結合起來,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每週大於5天,運動後心率不超170-年齡為宜。

多一點睡眠。研究表明,只要一個晚上睡眠不足,胰島素敏感性就會降低。建議糖友每天保持至少6個小時的睡眠。

另外,部分口服藥物的使用,也能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例如,降糖藥二甲雙胍,除了能降血糖外,還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糖友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療法,切忌擅自服藥。

想要控糖更輕鬆,先從衣食住行入手,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通訊員/賈衛東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