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究竟怎麼了,為什麼這麼難?

如果2020考研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難”,如果考生的普遍答題狀況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崩”。不管是考研的,還是不考研的,都會有一個問題,今年的考研怎麼回事,為什麼會這麼難?

2020考研究竟怎麼了,為什麼這麼難?

到底有多難?

考研共分為兩天,在第一天考完後,各大社交平臺開始熱推“如果初試不理想,接下來該怎麼辦”,很多網友說,出這個話題的編輯腦袋是不是有問題,沒考完呢就說這麼不吉利的話,明顯是在給考生施壓。後來我專門看了眾多考生關於英語和政治的考後評論,我才真正意識到,問題確實沒有想得那麼簡單,編輯的腦袋也確實沒有問題。

首先是考研政治,以往被譽為“一己之力抗衡考研政治”的肖秀榮老師,被直接推上熱門,討論的主要問題就是今年到底押中了多少題。很多參加考試的網友反饋,今年肖老師相比於往年戰鬥力大削,只是押中了題幹,卻沒有押中角度,而且押題卷中的答案居然成了考試裡的材料,這讓廣大考生叫苦不迭。

2020考研究竟怎麼了,為什麼這麼難?

其次是英語,廣大考生保守估計,今年的考研英語是近五年來最難的一次,大家都在為能否過線而擔心,普遍反饋,什麼都難,看不懂,不知道題裡在說什麼,更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甚至感慨,考完英語之後,也只能做箇中國人了。現在所有人能做的,就是期盼英語的錄取分數線能低到泥土裡,這樣大家還有一線生機。

2020考研究竟怎麼了,為什麼這麼難?

最後是數學,本次的考研數學也被稱為“壓垮考生的最後一個科目”,本以為挺過了第一天,第二天能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結果卻是更加暗黑的結局。有同學說,“今年的數學怎麼了,去年大題題型基本都正常,16年就是計算量大,18年稍微新一點,我以為今年是換湯不換藥,結果尼瑪它把碗給換了”。

2020考研究竟怎麼了,為什麼這麼難?

也有同學說,“考完英語想著二戰吧,考完數學連二戰的勇氣都沒有了,形而上學,不行上班吧,加油,走完最後的流程”。還有同學說,“被問得最多的一句話,‘你下午還去嗎,我不想去了’”。可以看出,今年數學難度就是很高,大家普遍發揮都不太好,而且幾乎成了勸退科目,那些試圖在數學上拉開差距的考生也是傻了眼。

那該怎麼辦?

試已經考完,這些也只能作為飯後談資,留給之後的學弟學妹作為前車之鑑,但2020考研人請注意,你們的戰鬥遠遠沒有結束,甚至可以說,才剛剛開始。客觀來說,2020考研難度大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從普遍的學生反饋來看,其實大家考的都不是太好,所以那些準備找工作或是二戰的,趕緊回來,你還有正事兒要做。

2020考研究竟怎麼了,為什麼這麼難?

首先就是大致評估一下分數,先是根據網上的答案估計一下自己的得分,然後,重點來了,將近十年中,你所報考院校的各科錄取最低分數線找到,如果你每科都能超過,那麼你大概率是能穩進複試的,所以接下來的時間就是好好準備複試就行了。

如果你有部分科目沒有超過,那麼你就要走另外一條路。

2020考研究竟怎麼了,為什麼這麼難?

複試的準備還是要做的,而且不能偷懶,更不能放鬆,你還需要做一件額外的事情,就是準備調劑,看看哪些學校是你們師兄師姐的最佳調劑選擇,你就要著手去了解這些信息,進而做兩手準備,如果你能過初試線,恭喜你進入複試,好好加油即可;但如果你不能過初試線,那你的調劑方案就開始奏效,好過“現上轎現扎耳朵眼”的急促。

2020考研究竟怎麼了,為什麼這麼難?

考研難了,其實具有兩面性,好的一面是能把大家分得更開,厲害的人直接被篩選出來,不會被埋沒,但與此同時,壞的一面就是中等偏上的同學就會被拉下水,和中等、普通同學一道陷入大海般的競爭。不過話又說回來,難的考試,其實是給了普通人更多逆襲的機會,而且在之後的複試中,一定會上演層出不窮的驚天逆轉好戲。

2020考研究竟怎麼了,為什麼這麼難?

說到這裡,聰明的你應該已經能夠明白現在的當務之急,那就是趕緊開始準備複試,因為題目比較難,所有排在中下游的人成績會比較集中,唯一決定你能否上岸的就是你的複試成績了,所以現在沒時間唉聲嘆氣,更沒時間談放棄和聊人生,誰能儘早行動起來,誰就能後來居上,誰就能笑到最後。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評論

我是董師兄,考研領域專欄作家,考研專業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