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事归台阁”入手,浅谈东汉政治的缺陷

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交替之中,两汉是最为特殊的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东汉光武帝刘秀作为破落贵族的后裔,完成了一次汉朝中兴的创举,这在历史中实属罕见。

尽管刘秀本人被戏称为“位面之子”,但是其政治军事能力确实出类拔萃,后世亦有很高的评价,尽管如此,刘秀本人仍然不能摆脱历史所赋予的局限性,这点在东汉政治中可见一斑。


由“事归台阁”入手,浅谈东汉政治的缺陷

刘秀画像


事归台阁

说来西汉的衰亡是充满戏剧性的,因为它既不是来自于异族的威胁,也不是来自于国内的反对势力,而是来自于外戚的干预,由于王莽篡权,导致刘氏所掌握的皇权衰微,在西汉王朝末期,小皇帝和老太后已然没有了执掌乾坤的能力,而王莽建立新朝之后,刘氏彻底失去了天下。

作为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刘秀本人自然雄才大略,他愤慨于外戚专政,刘氏大权旁落的局面,为此,在他登基之后,除了继承大部分西汉政治之外,还做出了一个最为重要的改变,这一点在被后世称为“事归台阁”。《后汉书》记载:“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那么什么是事归台阁呢?

西汉时期,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被称为三公,三公是皇帝以下最大的官职,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西汉时期,三公的权力非常大,往往能够左右皇帝的意见。


由“事归台阁”入手,浅谈东汉政治的缺陷


由于御史大夫职位比较特殊,相当于复丞相,所以御史大夫以下再设御史中丞,如果皇帝有事要告诉丞相,则顺序是皇帝→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丞相,如果是有事要告诉皇帝,则顺序是丞相→御史中丞→皇帝。

在这个顺序之中,三公可以充分对国家政治进行干预,从而影响皇帝的决策,因此可以说,此时的三公拥有绝对的权力,是帮助皇帝管理天下的专业机构。

在光武帝刘秀继位后,三公已经形同虚设,东汉时期,已经没有丞相这一职位,三公改为大司徒,大司马,太尉三职,而比较有权力的太尉也受限于尚书台,尚书台是光武帝在内廷之中特别设立的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大致相当于明代的内阁,清代的军机处,由此光武帝刘秀可以直接掌控,三公权力被削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事归台阁”。

饱受诟病

为什么光武帝的这一改革饱受后世诟病呢?钱穆先生把他称为刘秀的一点私心。当然,作为一个皇帝,为了给自己增加一些权力,似乎是无可厚非。但是这样做,在治理国家上却是一个“大麻烦”。

在西汉时期,三公的权力很大,尤其是丞相,不仅是三公之首,还掌握着九卿。九卿分别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卿都是二千石官员,其俸禄与地方最高长官太守一般,由此可见九卿的地位。

九卿负责的事情比较多,比如大司农管理国家税收,属于国家的财政部,少府管理皇室的内库,是皇室的私家财产管理员,由此可知在西汉时期,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是分开的。再比如太常管祭祀,太仆是皇帝的专职司机等等,可以说,九卿的职务非常宽泛,上到皇室,下到百官,都在其管辖分为之内。

而九卿隶属于丞相,这样一来丞相的职权就非常之大,也因此,丞相是百官梦寐以求的官职。光武帝刘秀在一面废除丞相之后,对于九卿也做了改变。


由“事归台阁”入手,浅谈东汉政治的缺陷

曹操作为丞相,是东汉的一大特例


东汉时期,九卿隶属于三公,每公掌管三个卿。太尉管太常,光禄勋,卫尉;司徒管太仆,廷尉,大鸿胪;司空管宗正,大司农,少府。另外在光禄勋掌管的五官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等官职之外,增设东西南北中郎将四个官职。另外在九卿之外还有执金吾,将作大匠,大长秋(由宦官担任)等外官,这些官员的级别与九卿相当。

由此我们知道,三公职能被尚书台削弱,九卿职能被三公分割,这样三公九卿只剩下名义上的高位,其职权已经完全无法同西汉时期相比。

随着三公的职能被削弱,尚书台的职能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尚书台设尚书令,仆射两名主事官,其下设尚书六人,其下又掌管三十六名侍郎,还有令史十八人,可以说,尚书台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内廷机构,尽管这些官员的官职都比较低,但是权力却非常之大。所以汉章帝在位时有大臣说“天下枢要,在于尚书。”

是一语中的的。

既然尚书台的职能如此强大,那么连通皇帝与尚书台的又是那些人呢?


由“事归台阁”入手,浅谈东汉政治的缺陷


主要是侍中,中常侍,黄门侍郎三者。其中侍中由官员担任,侍中没有下诏不得进入内廷,中常侍与黄门侍郎由宦官担任,因此,这些人与皇帝的关系最为亲密。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熟知的十常侍就是由宦官张让等人担任,这些宦官由于与皇帝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因此外官要想见到皇帝,必须要得到这些人准许,这也是大将军何进为什么当初进入皇宫时被宦官所杀的原因之一。而在明代后期,张居正为了改革的顺利,也要首先讨好宦官,是同样的道理。

当然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的局面不能完全归因于此,但是,此举确实让宦官问题成为汉王朝尾大不掉的病根之一。

缺陷颇多

尽管光武帝刘秀本人以柔治国,诸如不杀功臣,废除奴令,为了休养生息干戈止息,但是东汉王朝再建立之初,便面临种种困难,这种困难是刘秀本人所无法解决的。

1.豪强

刘秀本人能够得到天下,得益于河北河南豪强的支持,为此,他不得不和阴丽华,郭圣通等人联姻,以此来换取更多的兵马和财税。在刘秀登基之后,为了重新清查全国的土地和人口,在外派的官员却遭到了豪强的强烈阻挠,甚至出现了官员被杀的闹剧。

而汉章帝时期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以支撑边境作战,打算重启盐铁专营,但是却发现根本无法做到,最后,汉章帝无奈将盐铁经营权下放,而这些利润颇多的生意最终被豪强占据。

这一点在西汉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然而由于历史的发展,在东汉时期,尽管皇帝本人有心收回,却已经无法做到了。

2.察举制

两汉时期科举制还没有出现,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成为“察举制”,即由地方推荐人才到中央进行学习,然后根据人才的优劣进行官职的委任,然而在西汉时期,只有中央政府才有资格进行人才的选拔,地方只能推荐,没有自行选拔人才的权力。


由“事归台阁”入手,浅谈东汉政治的缺陷

刘备剧照


东汉时期,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除了中央政府有权利征召人才外,地方州郡也被赋予自行选拔人才的权力。比如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袁绍等人都可以直接在民间选拔人才,并委以官职。

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门阀的产生,一些士族大家开始笼络社会精英,开始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比如袁绍素来以“四世三公”为傲,还有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等。这些大族最终在黄巾之乱时成为割据一方的强大势力。

3.外戚与宦官

外戚与宦官是两汉时期的一大政治特色,在东汉时期尤甚。光武帝本人的皇后阴丽华和郭圣通,背后分别是南阳派和河北郭氏,这两派都有着富甲一方的财力和政治势力,因此光武帝本人的婚姻也有着重要的政治关系。

而在光武帝之后,又出现了西北窦氏(以窦融为首,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南阳邓氏(以邓禹为首,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梁氏(以大将军梁冀最为出名)等外戚。这些外戚一方面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比如窦宪,窦固北击匈奴为汉朝立下大功,但是另一方面又大权在握,生活奢靡,对皇权形成极大威胁。

在尚书台被外戚控制以后,东汉的实际掌权人便落到了外戚手中。这其中,以梁冀最为出名,公元144年,汉顺帝驾崩后,在接下来的一年之内,汉冲帝,汉质帝接连驾崩,这里面,与梁冀使用的手段不无关系。


由“事归台阁”入手,浅谈东汉政治的缺陷

宦官形象


然而为了平衡外戚的实力,皇帝必然要依靠的另一个力量就是宦官。大将军梁冀在毒杀汉质帝之后,在宦官曹腾的劝说下,立刘志为帝,这就是后来的汉桓帝,汉桓帝的继位昭示着梁氏的覆没,很快,在宦官单超、具瑗、唐衡、左倌四人的怂恿下,梁氏被一举消灭,而这四个宦官皆被封侯,由此,宦官专权的局面形成了。

在汉灵帝时期,又出现了非常有名的十常侍,这段历史在《三国演义》中有着精彩的描写,先是大将军何进被杀,然后董卓进入洛阳,宦官势力被彻底剪除。

结语

可以说,东汉政治自建立之初便是一种妥协的产物,光武帝凭借豪强士族起事,同样也因为豪强士族而被束缚住拳脚。而光武帝有心将权力收归已有,但是其“柔软”的个性并不能让他在根本上铲除地方势力,而之后的明章等皇帝同样不能在根本上削除政治上的积弊。

即使在东汉全盛的顶峰,皇帝能够凭借自身的威望统御全国,但是政治上的巨大漏洞,随着人事的变迁引发了更大的骚动。东汉的皇帝大都寿命不长,汉明帝48岁,汉章帝34岁,汉和帝27岁,这样在皇位继承的问题上便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小皇帝继位之后,依靠外戚进行治理,皇帝长大后,便依靠宦官势力剪除外戚,如此周而复始,政治角逐在外戚与宦官之间不断上演,最终因为黄巾之乱达到一个无法调和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