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時,此人早到三天,中國後三百年曆史不是清朝

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人的指揮下一舉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滅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稱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為明太祖。太祖即位後,立刻對以往的制度進行改革,自太祖後,明朝廢去中書省和丞相,分政權於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直屬於皇帝管轄。這種六部製成為此後明清兩代的基本政權組織形式。為了選拔官吏,明朝還擴大了科舉的規模,明確規定以程朱理學的四書、五經為內容,以八股文為形式的明科舉制度。此外,明朝還用了長達二十餘年的時間制訂"大明律",促進了社會的穩定。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其後惠帝朱允文即位。此時,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以入京除奸為名,發動了"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戰爭,燕王打敗惠帝統治集團,奪取了明朝政權,建元永樂,是為明成祖。

明朝滅亡時,此人早到三天,中國後三百年曆史不是清朝


大明王朝給人們的印象是:鐵血,不屈,就如同明成祖“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豪言壯志,也是我們歷史上唯一一個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的王朝。不過,即使是這樣一個有傲骨的王朝,這一個中國歷史上的偉大時代,也難免走向沒落。

看到李自成來勢洶洶,吳三桂想出了一個歪門邪道,那就是請多爾袞派清軍前來幫忙,因為多爾袞手中有數萬八旗精銳,只要多爾袞肯幫忙,李自成必然會敗走山海關。

明朝滅亡時,此人早到三天,中國後三百年曆史不是清朝


面對吳三桂的邀請,多爾袞也是欣然接受,這可是進攻中原千載難逢的機會,多爾袞怎麼可能會放棄呢?而李自成心中也很是顧慮清軍是否加入戰場,於是他減緩了行軍速度,大順十萬大軍比原先預估的時間晚了三天,正所謂兵貴神速,這遲到的三天就是決定歷史命運的三天。

公元1644月21號,李自成的十萬大軍和吳三桂的五萬遼軍展開激戰,吳三桂的五萬大軍眼看著就快不行了,因為面對2倍於己,士氣又高的大順軍隊,吳三桂人力有窮時。

明朝滅亡時,此人早到三天,中國後三百年曆史不是清朝


可是,就在這關鍵時刻,清軍突然抵達戰場,局勢瞬間逆轉,大順軍被八旗部隊衝得七零八散,轉眼間,勝負逆轉。

這就是歷史著名的一片石之戰,此戰過後,大順由盛轉衰,國力一落千丈,而清軍恰好撿了便宜,加上關寧鐵騎的幫助,入關之後,無往而不利。這場戰爭過後,歷史進入了新的一頁,開始步入清朝的時代。

崇禎十七年(1644)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劉宗敏親自統率大軍往山海關。隨行的有明朝太子朱慈烺和吳三桂父親吳驤等人。四月二十日,清兵抵連山(今錦西),吳三桂一再催兵,清兵日夜急行。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的大順軍與吳三桂於一片石進行惡戰。大順軍赴山海關的兵馬約十萬;吳三桂與高第的關、遼兵約為五萬;多爾袞所統滿、蒙、漢軍隊大約為七八萬人,其中以多爾袞領的滿州鐵騎最強,兵馬都披著甲冑,非常堅硬


本文轉自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