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误解的《爱乐之城》:披着歌舞外衣,说着现实生活里的痛

《爱乐之城》是一部国际上获奖无数的电影,故事讲述的是,女主米娅渴望成为演员,却在咖啡厅做着兼职,等待着试镜机会。男主塞巴斯汀喜欢爵士乐,追求自己认同的价值。某日两人在派对上相遇,然后开始了他们从相识到相恋,再到分手的故事。

为什么说《爱乐之城》是被误解的?

电影里的"歌舞元素",以及贯穿整个故事显而易见的主题"爱情与理想",都在告诉观众:对生活的热爱,是向往爱情,也是走向理想。但其实,歌舞元素只是"影片的题材类型",导演借用了歌舞的艺术形式,将生活里常见的,关于爱情和理想的选择命题,通过故事表达了出来。

歌舞元素推进了故事的节奏,但主旋律的落点,是在"爱情与理想"相对应的"现实与梦想"上。这部披着歌舞外衣的电影,其实是在说着现实生活里的"痛"。

你误解的《爱乐之城》:披着歌舞外衣,说着现实生活里的痛

糟糕:才是现实

在《爱乐之城》的开场片段,导演在高速公路上安排了100多个歌舞演员,以歌舞形式致敬了上世纪80年代的经典歌舞片《名扬四海》。欢快的群舞,瞬间将观众的情绪推到了高潮,而在高潮过后,是低潮处忙忙碌碌,普普通通的赶路者——米娅利用堵车时间,练习着台词;塞巴斯汀因为堵车,情绪上头,对着米娅的车狂按喇叭,催促米娅前行。

这是男女主第一次相遇,虽不太愉快,但他们的出场方式,奠定了故事前面部分的基调。这个基调,是浪漫的歌舞过后,米娅和塞巴斯汀需要面对的人生低潮。

你误解的《爱乐之城》:披着歌舞外衣,说着现实生活里的痛

在咖啡店里,米娅一脸羡慕地看着明星从她眼前走过,那是她梦想成为的模样。但当一个关于"试镜"的提醒在她手机响起时,瞬间将米娅从羡慕拉回到现实。

米娅糟糕的演员梦开始了,首先她去试镜的路上,迎面碰上一杯咖啡,衣服湿透了、也脏透了,但已经没时间换,只能套上外套去进行试镜;然后在试镜的过程中,在表演将要渐入佳境时,又被推门进来的导演助理打断,这次试镜宣告失败;晚上去参加派对,试图寻找试镜机会,又因为车子违规停放被拖走,最后只能走路回家。

在导演达米安所执导的镜头下,米娅这糟糕的经历就像一池平静的死水,达米安并没有过多的运用情绪或配乐来渲染米娅的失败,有的只是平缓视角下所展开的故事脉络。透过现象看本质,米娅在经历了一件件不如意事情的背后,当达米安以这种平缓的镜头语言来讲述时,传达出的是"米娅受到挫败"的现实,而这种现实只是米娅的日常生活。

你误解的《爱乐之城》:披着歌舞外衣,说着现实生活里的痛

美国诗人杰克吉尔伯特在《失败与飞行》里说过:任何值得做的事,做得糟糕也值得做。

对于怀揣着演员梦想的米娅来说,当她从大学辍学,来到拍摄片场的咖啡厅做兼职时,就跟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跑龙套一样,他们都注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周星驰在一次次打击中,坚持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米娅则在糟糕的现实里,尝试走近自己的梦想。

但在触摸不到的梦想面前,"糟糕"才是现实的声音。这种声音的出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声音时刻痛击着米娅的心灵,这无异于噩梦。

你误解的《爱乐之城》:披着歌舞外衣,说着现实生活里的痛

坚持很难吗?

而与女主这糟糕生活有着交接的,是男主塞巴斯汀。他的梦想是开个传统爵士乐俱乐部,从他开的老爷敞篷车,再到家里摆满了关于爵士乐的物件,以及姐姐给他介绍对象时,他第一句问的不是女孩漂不漂亮,而是"她喜欢爵士吗",以上都可以看出塞巴斯汀对爵士乐的痴迷。

而塞巴斯汀对爵士乐的痴迷,不是兴趣上的热爱,而是价值上的认同,他内心追逐并且认同爵士乐这种价值。坚持一种兴趣,只需热爱就可以;而坚持一种价值,有时候会遭到身边人,乃至自己家人的不理解与反对,这种坚持,有时候需要接受时间的拷问,才知价值有多高。

你误解的《爱乐之城》:披着歌舞外衣,说着现实生活里的痛

当塞巴斯汀在餐厅弹奏自己喜爱的曲子,被老板开除;当他在派对上第三次遇见米娅,然后被要求演奏自己不情愿的歌曲;当他与米娅相恋之后,为了给米娅一个稳定的未来,选择签约凯斯乐队,弹奏摆弄着那些自己原来"拒绝"的东西时;那个曾经说自己是"烈火中的凤凰"的塞巴斯汀,还能坚守关于爵士乐的初心吗?

在现实生活里,人们之所以烦恼、悲伤、痛苦,大多数不是因为生活对他们的"痛击",而是他们在被痛击的过程中,无法走出泥潭。在泥潭深陷的日子一旦久了,使得他们很难坚守自己最初走上一条道路的初心,因为始终找不到向上攀爬的绳子;而找不到绳子的人,就像是失去方向的无头苍蝇,会慌乱、会不知所措,同时也会开始审视自己起初坚持的价值。

坚持很难吗?坚持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而在与耐心"博弈"的过程中,我们或许可以试着思考一下,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里说过的这句话:生活的艺术与其说是舞者的艺术,不若说是摔跤手的技艺,要站得稳,勇敢地迎接打击。

你误解的《爱乐之城》:披着歌舞外衣,说着现实生活里的痛

梦想:矛盾的根源

坚持是一件很难的事,难在没有尽头的坚持,难在不被理解的坚持。没有人知道,坚持的尽头是否可以触摸到梦想,而梦想的最终形态,到底是不是一颗红彤彤的果实?这一切,或许只有坚持下来,走向梦想的人才知道。但在奔跑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梦想都会被质疑,这种质疑,常常是现实的打击与你的个人坚守反击,这个过程又叫矛与盾的较量。

而米娅和塞巴斯汀在相恋之后的爱情道路上,他们有着各自的梦想,各自要实现的目标,所以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这个阶段的他们很忙碌,米娅忙着话剧的创作,塞巴斯汀忙着演出的事情。他们这时候前进的方向,就像两条相交之后,各自延伸的线条,彼此之间的距离感越加明显。

在米娅和塞巴斯汀的关系即将产生危机的时刻,突然有一天,塞巴斯汀为米娅准备了烛光晚餐。米娅在餐桌上问了塞巴斯汀一个问题:你喜欢你现在做的音乐吗?

你误解的《爱乐之城》:披着歌舞外衣,说着现实生活里的痛

有些观众把电影看完,也没看明白米娅和塞巴斯汀是在什么时候分手的。其实米娅这一问,就是故事的转折点,同时也是爱情结束的信号弹。米娅在刚认识塞巴斯汀那会,她是有男友的,她之所以和前男友格雷分手,是因为她喜欢塞巴斯汀对待梦想的热情与坚持。而她之所以喜欢,是因为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她为了演员梦和话剧创作,她也一直坚持着。

米娅和塞巴斯汀因为三观相合而走到一起,现在两人因为理念相左,产生了矛盾。矛盾是什么?矛盾在米娅和塞巴斯汀的这段关系里,那是"梦想"的话题,与坚持的"态度"。米娅不理解塞巴斯汀为什么抛弃喜欢的爵士乐,跑去玩电子乐;也不明白,塞巴斯汀为什么丢失了坚持梦想的态度。

米娅和塞巴斯汀为什么走到这一步?或许正如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里所说的:幻想容易,决断也容易,真正要把幻想和决断变为现实却是无比困难。

梦想,许多时候就是矛盾的根源。

你误解的《爱乐之城》:披着歌舞外衣,说着现实生活里的痛

结语

故事的结局,米娅和塞巴斯汀笑着分手,五年后各自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米娅成了明星有了自己的家庭,塞巴斯汀开了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看完《爱乐之城》,或许大多数观影人所思考的,就是爱情与理想"不可兼得"这个话题。因为贯穿全片故事主题的,就是关于爱情与理想的一种诠释。

但米娅和塞巴斯汀在功成名就之前的生活,才是导演真正想表达的。后面的结局,在我看来是有些理想化的。

之所以说它理想化,是因为导演用镜头重点讲述了追梦过程中的"痛",而故事的结局则是"痛"过之后的米娅和塞巴斯汀,他们披着歌舞的外衣相视一笑。

你误解的《爱乐之城》:披着歌舞外衣,说着现实生活里的痛

糟糕的现实是米娅和塞巴斯汀的开端,坚持各自的梦想是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而在追梦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则是分手的根源。故事的开端,是现实捏了米娅和塞巴斯汀的脸,告诉他们这是痛感;追梦过程中出现矛盾,这时候的现实扇了米娅和塞巴斯汀一巴掌,试图让他们辨别什么是方向。

这部片子的精神内涵探讨的是现实生活里的"痛",故事结局只是一个超越现实的美丽幻想。

痛,这是对生活悲伤的表达,也是我们每个人追梦路上会遇到,但不应该害怕的东西。正如影片结局,再糟糕的经历,再沉重的痛击,坚持下去,相信会有美好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