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靠山”崩塌,如何才能!“東山再起”

“漲價降價一念間,買房卻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還貸何時勿我還?”鐵口斷房該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詩作一首,以饗樓市。話說,經過兩個多月的“昏睡不醒”,樓市終於欣欣然睜開了眼,可是,還沒等舒活筋骨,大展拳腳,它就忽然發現,開發商已經不是原來的開發商,買房人不再是原來親切的面孔,連他們熟悉的江湖已經不是當初的江湖了。

疫情之下,各行業如烈火烹油,煎熬著人們的耐心,也考驗著人們對生活、金錢、健康的認知。大變之後,有的買房人反省,一輩子為了在大城市爭搶住房,要承受各方面的明槍暗箭,到頭來暗疾滿身,說實在的,哪怕拿到了那把打開房門的鑰匙,還沒等享受夠,恐怕就要GAMEOVER,實在是不值得。於是開始了觀望。

可是,清酒紅人面,財帛動人心。都是心理專家的開發商們,十分懂得“情感營銷”的真諦,他們在自己“餓”的不行的情況下,告訴買房人,其實你們才是最“餓”的人。所以,有的開發商就在內部價格上打打折扣,在網上買賣房子。你好我也好,一不小心,成功超越房企龍頭,C位超越了。

還有的開發商特別精通“飢餓營銷”的策略。樓市低迷的情況下,他們不僅不降價,反而高調宣佈漲價。讓買房人以為,屠龍刀再現江湖,有錢者得之,價高者有房的樓市還是那個樓市。只不過,這種營銷方式,被很多買房人識破,開發商除了叫賣得賣力,並無收穫。

一個非主流營銷,一個傳統打法,兩波開發商都吆喝得起勁,同時紛紛呼朋引伴,站腳助威。等人馬到齊一看,嚯,都是熟人。掏錢的觀眾還是那些觀眾,只是助拳的人從暗處走到了明面而已。對樓市的解讀一萬個人眼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只是誰都知道,這出大戲的結局是悲劇。四撥被當作靠山的小夥伴一見陣勢有點大,紛紛甩袖而去。”

第一靠山:金融機構“慫”了。都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而一直作為金融機構“親兒子”的一撥人來說,即使不哭,奶量也會給的足足的。因為回報率高,因為優質資產多。所以金融機構和開發商已經夾纏不清,基本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而這種蜜裡調油的好日子,被頂層一波操作,就給分得徹徹底底。

此前,浙商銀行膽子挺肥,發了個通告說,非限購區首套住房的首付比例下調至2成。出頭的鳥出現,部分銀行也緊跟腳步,準備跟進。而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聞訊而來的開發商開始印製海報,向廣大買房人宣佈這一“好消息”,然而,這事兒被相關部門叫停,隨即就沒了下文,聯想到2月份,中信銀行因涉房違法違規事件,被髮了2000多萬元的事兒。誰都不會和錢過不去,關鍵是這回的成本太大,金融機構不“慫”也不行了。

第二靠山:“大哥效應”沒了!老鐵們是否還記得,所謂的一線城市樓市就是房價走勢的風向標的論斷?意思就是說,一線城市關於樓的會一舉一動都會對全國樓市的後一步發展產生指示作用。而近日,位列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之一的廣州官網上說,要取消公寓的限購政策。這也就意味著釋放了大量便宜地段又好的房源。

一線的風向標城市,放出這一力度空前的救市消息,無疑是巨大利好。可是一支穿雲箭發出去了,千軍萬馬還沒相見。這一風向標在網上“一日遊”後,就消失了。風向標的“大哥效應”成為了曇花一現。開發商的第二度可以倚靠的的牆也轟然倒塌,變成了阻擋他們“滿血復活”的阻路之牆。

第三靠山:“板凳球員”還沒摔倒就被亮“黃牌”了!一線城市承受的注目禮太多,實在不宜在這個高光時候拋頭露面,那麼,同樣土裡刨食吃的,一度是“板凳球員”的三四線城市,是不是就可以靠著“假摔”來個“暗度陳倉”呢?河南駐馬店就是這麼幹的。他們出臺了十七項穩樓市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首套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例降到了兩成。結果,還沒摔倒,就被亮了黃牌,上級對該市的負責人進行了約談!政策也全部“下架”。

第四靠山:扔出“煙幕彈”,這回失效了!曾幾何時,釋放樓市各種煙幕彈是開發商的慣用手段,比如某某樓盤房價又漲了,比如某某樓盤排隊搖號排到深夜啦……這一波操作下來,許多買房人就有點不知所措了,買吧,錢不夠,不買吧,眼看著房價在漲,房子越來越少。一咬牙一跺腳,買!

而如今,當開發商再祭出這一“法寶”的時候,卻發現失效了。去年,深圳樓市著實在利空的全國市場表現出強進的利好態勢,於是,開發商把戰場選在了這裡。前幾天深夜,各大自媒體集體釋放“煙幕彈”,稱“深圳建行開始放鬆加按揭貸款政策,二套房首付7成變3成”。當買房人還沒從懵圈狀態中清醒過來的時候,有關單位輕輕吐出“誤讀”兩個字,就把開發商打了個原形畢露。

別“作妖”了,實際上,對樓市的方略,頂層從來沒有“開口子”,最近反而是密集召開高規格會議,稱,“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2020年還將是延續這一政策。魯迅先生說:“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到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樓市可以依仗的四大靠山崩塌,給開發商只留下了一個只能仰望的四角天空,而開發商內部環境也使得他們被逼仄到了一個無法轉身的境地。

近百個省市區樓市銷售活動暫停,超過95%的城市新增房源遭遇“零供應”,有包括top100在內的房企降薪裁員,甚至是破產。高週轉的房企不得不再次舉家借債。要麼生存,要麼死亡,這已經不是一個話題,而是現實的選擇。

鐵口斷房想要提醒開發商一句,四大“靠山”崩塌,靠“輸血”已經不足以讓你們“康復”了。作為商人,只有把東西賣出去,才能完成資金的回籠,一味地追求外力的幫扶,不如好好想想,怎麼讓買房人為你的鋼筋水泥掏出真金白銀。

恆大已經走在了前面,剩下的開發商想“東山再起”,難道就不能有樣學樣?樓市已經開始給自己將軍,再這樣下去,在開發商四個小夥伴“反水”的情況下,房地產的最後一條路也會被走死。

我是鐵口斷房,除了膽子大,就剩下了說實話。每日奉上對樓市資訊的心得分享,今日份的已經送上。走過路過,敬請關一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