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渐渐失去年味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什么?

菲菜阮六


我是出生于五十年代如末期,也可以说是五龄后。记得小时候,有四清运动,村里好多工作队员,与群众同吃同老东,当时老百姓日子过得紧紧吧吧,可当时的老百姓却很扑实,工作在那家吃饭,社员都做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饭。我是个老生子,我与父亲相差五十岁,当时的人不经老,不到六十岁的人就跟现在的七八十岁的人差不多。上面有姐姐哥哥护着,什么事都感到很好玩。不过,冬夏就各一身衣服,记忆中,冬天身上有好多虱子,用灯火烧过,还于小伙伴用炮仗里的炸药炸过,还把小伙伴的炸伤了。记得每年年三十的晚上,母亲在小煤油灯下赶做衣服的样子,大年初一,一两点就爬起来,用几角钱买的小编炮,分开了一个一个的点。炮点完就等着吃饺子,年龄不大,可饭量不小,哎,还是当时穷,平时肚里没油水,饭量就大。可当时过年就感觉特别有意思。当时的孩子都盼着过年过节。现如今,孩子们每每天想吃啥就吃啥,大人们变着法让孩子们吃。平时与过年过节没有两样。你说现在的孩子对过年还有感觉。如今生活幸福不幸福只有过过苦日子的人才知道。


裴云登


我记忆里的乡下年味,已经是非常非常久远的事了。但无论多么遥远,脑海里的那年味情怀,却怎么也忘不掉。

首先是,过年了,从腊月开始,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杀一头甚至两头年猪,大的有三百甚至四百多斤,小的也有百八十两百来斤。那一天,应该是家里一年来最温情的日子。

因为,对多数农村人来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或许只有这一天,是可以用大碗来盛瘦肉、血肠、猪杂汤吃的。那乡下土猪肉,非常香甜、可口、美味。关键是,还可以一碗一碗地吃,直到吃饱、吃不下肚为止。

在那一日三餐无一顿饱的年代,在那大米饭奇缺、餐餐红薯充饥的日子里,能如此地大碗吃肉、大口喝汤,想想都美得流口水。

其次,除夕晩上,娘总会给孩子们拿出一套新做的衣服来,都是当时最流行的布料,拿到裁缝铺里去量身定做,每每过年了,拿着崭新的衣服穿上,别提有多神气了。

你想啊,都穿了一年时间的带洞口、带补丁的衣服了,终于有一天,可以穿上没有烂的新衣服了,这该有多期盼?俗话说,人靠衣装。新衣服一穿上,那抖抖擞擞的精气神,一下子全都出来了,别提有多来神了。

还有,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放鞭炮,一大早地,孩子们穿上新衣服一家一家去拜年,顺便在炸完的鞭炮堆里寻找一颗颗未炸响的鞭炮子,然后点上一根香,三五个孩子一起,去炸烂泥、炸牛粪、炸石洞,反正什么好玩炸什么。

半天一天下来,总会把一身新衣服炸得带泥、带粪、带污水的。回到家,娘总是被气得脖子通红,可是也丝毫没有办法。因为乡下规矩,新年第一天,是不能骂人,更不能打人的。无论娘怎么气,也不得不忍住。

这对平日里经常挨爹娘藤条抽打的孩子来说,这一天,别提有开心、多快乐、多解气的了。

除这些外,在我们乡下,中国年味还有很多,比如说守夜、炸糍粑、喝油茶、走亲戚、舞狮子、唱大戏……等等。只是,这种日子一晃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今年春节,我带着家人回到乡下老家,家里杀年猪几乎已经没有了,鞭炮也开始禁放,要放也都是偷偷地放,守夜、舞狮、唱戏也都没有了,过去的年味几乎都无处可寻了。

确实,不得不承认,中国年渐渐地失去了年味。但个人觉得,这并不是坏事,这是社会的发展,这是时代的进步。因为,我们早已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用,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已经比以前好了无数倍。

所以,这种变迁,这种年味的缺失,就让它慢慢变迁、缺失吧。因为,缺失的年味里,人们有了更多的美满和幸福。


深秋曲豆


没有了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73年出生的我,生活在农村。小时候一个三千人的村子,在外面工作的人员,不到十个。

我们一家五口人单过,爷爷奶奶和叔叔生活。一年土里刨食,年底也剩不下几个点。只有过年,我和哥哥姐才买上一件新衣服。过年自己家杀猪,宰鸡,年货买的极少,镇上唱大戏,村里有秧歌队!高敲队。小子们放鞭,姑娘们头上带着🌸,满世界跑!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村民们开始有少数人员外出挣钱谋生。(那时候还没有‘’打工‘’一词)

人员外出的越来越多,思想变了,农村人都跑进了大城市,就有了打工仔,农民工这个称呼。

农村人,把过年看的不再重要。一心向钱看。

过年了,有的在外面,不再回家和父母团聚过大年,有的在城市安了家。年味一步步在农村和城市淡化!

就拿我来说吧,自己的一家人生活在市里,母亲和哥哥生活在农村。年前回去看望了母亲,给了母亲钱,吃完了中午吃饭,就回市里了。没有了儿时过年的想法。

现在过年只是一种例行公事,走个过场,没有了年味。

现在天天吃好食品,和过年一个样。

结果,过年就是一个节日,一个新年度的开始,再也没有了儿时的盼望!


一杯仙


过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应该说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无论在哪座城市打拼,到了过年,绝大多数的人总会抢上一张回家的车票。

近几年我们可以听到越来越多的人说,年味没有以前浓了,过年没有气氛了,越来越没意思了。从我的实际体会来看,的确如此。

小时候很喜欢过年的一大原因是因为可以放鞭炮和烟花。临近过年,爸爸带着去买两袋子烟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已经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我们家不放鞭炮了,不是因为环保,也不是因为安全,而是因为“感觉没啥意思了”。

我觉得一句“感觉没啥意思了”,基本概括了现在,尤其是年轻人,对过年的感觉。这也是渐渐失去年味的重要原因。

那为什么“感觉没啥意思了”呢?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只有过年可以吃到的东西,享受的快乐,现在在平时就唾手可得。

以前只有过年才吃饺子,现在想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吃;以前只有过年可以穿新衣服,现在几个月不买衣服,很多小姐姐就觉得没衣服穿了。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很难再想到有什么事情是只可以在过年时候才能拥有而平时不可以拥有的(小孩可以拿到压岁钱不算,因为我现在是属于要发出压岁钱的那一拨了)。所以,过年不再那么稀有,既然不再稀有,也就没有那么重要,既然没有那么重要,那原来在过年时要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就会逐渐被“嫌弃”为繁琐,也正是因为太繁琐,所以不由自主地被简化,年味也就逐渐变淡。这么看来年味的失去与人们怕烦有关,而这又显然是人之天性。因此,在生活日渐向好的今天,传统年味变淡,看似令人叹息,实则必然。

这里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既然过年对中国人是重要的,但现在年味又逐渐失去。那是不是要尽力挽回传统年味,保留过去那一份对年味的繁琐呢?我看不必!就好像元曲在中国文化史上那么灿烂,在它轰然倒下之后,我们没有必要为元曲的消亡扼腕叹息,因为在元曲之后,新的戏曲和艺术形式会生长出来,其取代元曲的地位而丝毫不影响元曲的历史地位一样。每个时代有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记忆,没有一种文化记忆能够经久不衰。中华文明能屹立数千年而不灭的原因不是因为先秦文化一以贯之,而是多次新文化和新思想的融入。余秋雨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一种形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我深以为然。不同时代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年味淡正说明我们生活在时代的快速变迁中,所以,需要的不是叹息,而是积极的去融入。既然觉得一如既往的过年方式越来越没意思了,那就去尝试新的方式。出国旅行过年可以,用完成一项对自己的挑战来过年也可以,“过年”对中国的意义是辞旧迎新,是一种对自己的激励,只要你觉得有意思,就都可以。

当然啦,对于一直在外打拼,很少回家的年轻人,还是要考虑父母的感受,在团圆的基础上过出新年。虽然现在才十二月份,但是相信大家已经在规划即将到来的新年该怎么过了吧?希望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过出和以往不一样的新年。这其实是对过年文化的创造,而不是对过年传统的遗忘。





沫之雨儿


中国年是以阴历计算,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随着国家的不断改革开放富强,过年的年味越来越淡了,究其原因我大致总结这些:

五十、六十年代的人都有记忆,那时国民总产值低物质匮乏,人们生活条件差,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凭各种票证供应。

每个家庭上有老下有几个小,家家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平时的饭桌上主食是玉米面、高粱米,副食几乎没有肉,油都很少,只有过春节能供给多点。

春节是全家大人孩子欢天喜地最高兴的日子,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如花生、毛嗑、大白馒头、炸丸子、炸油条、杀鸡宰鱼、再包二顿肉馅饺子。家庭条件好点还可以给孩子做身新衣服,买双新袜子。不只是物质匮乏,文化生活也单调,过年期间能看场电影。

俗话讲‘有钱没钱娶媳妇过年’,老百姓一年365天,苦辛扒作大人孩子盼望的就是这个年。根据家里老人讲究的传统和规矩,每家都使出洪荒之力要把年过得隆重、热闹、有排场。这样才能喻似一年的日子能红红火火,顺顺利利!

随着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的日子不愁吃不愁穿,钱袋子鼓了物质更是极大丰富。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和买不起的,老百姓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每天的日子都像过年。

新生的事物不断涌现,老的传统东西越来越少,有的已慢慢消失。所以再也没有了往日欲望和祈盼,人们已渐渐对过年失去了兴趣,年味也变得越来越淡!


秋叶之静美49


以前过年家家贴门画,放鞭炮,迎新春,小孩子也有玩的烟花小炮,初一的早上大家都起来很早,小孩子要挨家挨户的拜新年,美到一家就说新年好!大人们把早已经准备好的包包给每一个登门拜访的小孩,有时候还逗一下小孩,真的回味无穷!而现在的人都有好吃好喝的了,就不在家家拜访了,现在很多小孩早上根本不起来,家家没有小孩来往感觉很冷清,唯有走亲戚来来往往,电视也不是过年的热闹品,人人是机不离手,和平常没什么区别,小孩子也不紧张过年。红包都没有手机游戏诱惑力大。所以就失去过年的味道了。


开心秉着快乐


过年!这个专属中国的,最大的,最富传统特色的节日已经在华夏大地传承了几千载了,进了腊月门儿,人们就开始了备年货的行动,买新衣服,添置新家什,买好吃的,打扫厅厨,炸年糕,蒸花馍,贴春联,点旺火,放鞭炮,拜大年。春节让无论身处何方的游子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回家和家人团聚。春节让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笑容,无论他有钱没钱或钱多钱少。以前的春节充满了暖意,充满了融洽,充满了和谐。一家人围着一大桌子的年夜饭吃着,喝着,总结着过去,畅谈着未来,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电视机里的春晚举国欢庆。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尽享着天伦。而如今的春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变得丰富多彩了,好多年轻人喜欢春节去旅游,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孩子们也因为电子产品的高度发达,好不容易放了寒假,都拿个手机玩儿着各种游戏。老人们却是早早起来锻炼身体,然后就开始了带着孙子,孙女。 可能是生活节奏快了,很多年轻人春节都留在城里不回家过年了,如今的小孩儿都在家要么看电视,要么玩儿手机,大街上没有了孩子们穿着新衣服的嬉戏,耍闹,兜里揣着一盒鞭炮。现在的人们对新衣服的概念已经麻木,对过年的好吃的更不贪恋,如今的过年,大街上少了满面笑容撅着屁股拜年的人群,领里之间也少了走动,如今的春节在现代人的意识中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节日了,真不知道再过些年,春节会变成什么样子。


朝阳群众不吃素


1.经济方面。

从前物质极度缺少,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几天好的,穿一次漂亮衣服。因此,对“年”特别重视。这些年,随着经济的进步,物质逐渐丰富,人们再也不会为吃肉穿衣服发愁了,和过去相比,现在天天是过年,小孩子对年的期盼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

二.家庭方面。

现在,三代人共同生活的家庭不多了。以前,农村之所以年味很浓,因为人多,老人小孩都有,大家一起过新年庆团圆!聚在一起打年糕、放鞭炮、闹花灯、发红包、穿新衣,是多么的有年味啊!可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那种三代、四代代同堂在一起的家庭越来越少了。这也影响和淡化了现在的年味。

三.社会方面。

现在外岀打工的越来越多了,导致家里人越来越少。很多人外出工作,年轻人不在家就没人去搞,造成春节期间“冷冷清清”。

四.环境方面:现在很多地方规定不让放鞭炮,不让放烟花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年味。

五:科技方面:以前过年,人们都要到实体店去买一两套新衣服穿着。赶集就是赶“年味”,就感受人气。如今在网上什么都能买到,就没有这些春节的年味体验了。过去年初一到亲朋好友家拜年都是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很是热闹。而现在拜年就一个微信视频就解决了。记得我小的时候过完春节,都会随父母亲到外婆家去看望,那种感觉真是具有浓浓的春节味道。

(PS:希望春节的假期能长点)


娱不热


不是吃的太多了!是狗头砖家太多了!这帮狗砖家一切向西方学!禁这禁那!想从文化上灭掉我中华几千年的,精神![发怒]


用户7399423529524


以前条件差,一年忙到头都没什么收入,生活只能求着每天有三顿吃的,还不能保证吃好,不饿肚子就不错了,那就巴望着过年了,大家都一样,过年弄点好吃的,其实也就是多吃点肉什么的。然后燃放鞭炮,驱除上一年的不顺心,张贴对联祈祷下一年有好的收成。 现在好了,天天过年😄😄😄😄就没有那个激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