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習一道菜

劉玉廣


每天學習一道菜


過年,過去的講究、說法、門道很多,但年年如此,特別是飲食,總是那麼老套,就會讓人感到乏味,沒有新鮮感。特別是今年春節的特殊情況,如果再按部就班,每天不是餃子、米飯就是麵條、饅頭,會更令人感到沒意思。

從大年初一開始,根據家裡現有食材,每天學習一道菜,就成為了我們此次特殊時期的“攻關項目”。

番茄巴沙魚。巴沙魚,是一種無鱗鯰形淡水魚類,肉質白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這是從“盒馬先生”網購的,網上做法很多,總的說比較簡單又好吃:魚肉切成小段,配以番茄、洋蔥、鹽、黑胡椒粉等燉,有的還可以配些豆腐等。加上一道綠色素菜,燕麥、紅豆飯,完美。

從初二開始,西紅柿燉牛腩、幹豆角燉排骨、蘿蔔燉牛肉、五花肉洋蔥炒血豆腐、黃瓜炒雞胸肉、火鍋涮羊肉和炸香椿、素炒西葫蘆、涼拌穿心蓮和羊肉餅、蒸玉米、蒸紅薯等,每天一頓像模像樣的“大餐”,讓枯燥、單調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起來。然後是一杯黑咖啡,解解油去去膩。

當然,這都是女兒和愛人的功勞,幾乎與本人沒有半分錢關係。

當然,這得得益於距小區不遠的“盒馬先生”超市和他們的配送小哥們的辛勞。

疫情突如其來,有些讓人措手不及。國家讓我們呆在家裡,是為了避免更多的傳染,是一種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微信上有人說:“好好呆在家裡就是貢獻”,我非常贊同。應該說,我們十四億中國人,特別聽從黨和國家號召,都能自覺地不出門、戴口罩和勤洗手。應該說,宅的日子不好過、不好受,得需要毅力和信心。我曾經經歷過“非典”,那時候是真的恐慌和害怕與無助。有消息說,無論醫學,還是便利方面,現在生活水平、質量應該提高了十多倍、好了十多倍。我信!我感受到了。所以,我對這次的“戰疫”,有十足的必勝信心!我們的黨、我們的制度、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戰無不勝!

基於此,我想,何不把壞事變好事呢?何不自已創造歡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