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隐身战略轰炸机:播撒死亡恐怖的“幽灵”,比我军轰20如何呢

近年来,关于我国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的讨论一直维持着极高的热度,随着轰-20的即将面世,曾经带给世界人民无限恐怖近年来却又鲜有听闻的第一款隐形战略轰炸机B-2"幽灵"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今天笔者就带大家回顾一下“幽灵”的前世今生。

B-2隐身战略轰炸机:播撒死亡恐怖的“幽灵”,比我军轰20如何呢

云层上的幽灵

1、研发背景:

二十世纪70年代,美苏对峙,冷战正酣,为了突破前苏联由海量中远程防空导弹和高空高速拦截机构建的堪称完美的国土防空体系,维持自身在核战争中的优势,美国空军提出了“军刀穿透者”计划,旨在研制一款强调隐身突防的新型战略轰炸机。

最终该项目由诺斯洛普/波音团队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参与研制生产,从1997年首机AV-1“美利坚幽灵号”到AV-21“路易斯安纳幽灵号”,原本计划建造165架的“幽灵”由于过于昂贵的价格(单价24亿美元)和冷战的结束,最终只建造了21架,其中AV-12“堪萨斯幽灵号”已于2008年2月2日失事坠毁,其余20架均在现役,主要部署在密苏里州的怀特曼空军基地。

2、技术特点:

由于采用飞翼设计,取消了垂尾和方向舵,使得整机未来感十足,像极了科幻电影里的星际战机,因此“幽灵”从诞生之初就被冠以了“外星黑科技”的名号。

B-2的平面图轮廓由12根互相平行的直线组成,机翼前缘与机翼后缘和另一侧的翼尖平行。飞机的中间部位隆起以容纳座舱、弹舱和电子设备。中央机身两侧的隆起是发动机舱,锯齿状进气口布置在飞翼背部,每个发动机舱内安装两台无加力涡扇发动机。翼尖并不是平行于气流方向,而是进行了切尖以平行于另侧机翼前缘,除了翼尖外,整个外翼段没有锥度,都为等弦长机翼。机身尾部后缘为W形锯齿状,边缘也与两侧机翼前缘平行。由于飞翼的机翼前缘在机身之前,为了使气动中心靠近重心,也需要将机翼后掠。

B-2隐身战略轰炸机:播撒死亡恐怖的“幽灵”,比我军轰20如何呢

幽灵的黑科技

作为立身之本的隐身能力,“幽灵 ”的隐身并非仅局限于雷达侦测层面,也包括降低红外线、可见光与噪音等不同讯号,使受到侦测与锁定的可能降到最低。且机体大多都是由复合材料所制造,以达成高强度与低重量的要求,同时复合材料也可以吸收大部分的雷达讯号,使其雷达截面积降低至极低的程度。一般认为,B-2轰炸机的最大雷达截面积仅为0.1m。不仅如此,独特的外形设计也赋予了“幽灵”极低的可视度,使它能安全地穿过严密的防空系统进行攻击。

作为一款远程战略轰炸机,“幽灵”同样也拥有一颗强劲的心脏,4台单台最大推力17,300 lbf(77 kN)的GE F118-110非加力涡扇发动机为它提供了170600公斤的最大起飞重量、0.85马赫的巡航速度、0.95马赫的最大速度、11,100 公里的最大航程以及23000千克的有效载荷,使其成为了真正的播撒死亡恐怖的“幽灵”!

B-2隐身战略轰炸机:播撒死亡恐怖的“幽灵”,比我军轰20如何呢

深蓝天空下的幽灵


3、作战记录:

1999年科索沃战争是“幽灵”服役10年后首次投入实战,此后就发生了北约轰炸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事件,事件中投向我大使馆的三枚JDAM(精确制导炸弹)即为“幽灵”所放,该事件导致中美关系骤然恶化,最终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道歉而告终,同时北约也对事件中的受害者给予了应得的经济补偿。

2003年年伊拉克战争中也有“幽灵”的身影浮现,一架B-2在3月28日晚投放了两颗2130千克的新型EGBU-28制导炸弹,炸毁了巴格达市内位于底格里斯河畔的一个通讯塔,同时这也是这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最大的炸弹。

除此之外,服役30年的B-2“幽灵”再无其他战绩流传于世。究其原因,除了其隐身性能超越时代鲜少被发现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随着苏联的解体,放眼全球美国的区域冲突中再无值得“幽灵”出手的对手了吧。当然,其过于昂贵的造价和“娇贵”的隐身涂层恐怕也是美军轻易不动用B-2出手的一个理由。毕竟所谓战略轰炸机,战略核威慑才是重中之重。

B-2“幽灵”从诞生之初就站在了世界之巅,成为了美国手中威凌世界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之后经过了一系列现代化系统改进,如今更是无可匹敌,现在只希望我们轰-20服役以后凭借后发优势能够与之相抗衡,成为守卫祖国安全的国之重器!

B-2隐身战略轰炸机:播撒死亡恐怖的“幽灵”,比我军轰20如何呢

夜幕下的幽灵

PS:笔者主页有美军内部B-2训练的视频,包括起飞降落、空中加油、地勤维护等全过程,感兴趣的军迷朋友可以前往观看,近距离感受“幽灵”的风采,非常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