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有姑姑無妗子,有舅舅無姑父,你知道這句話怎麼來的嗎?

新大風歌


先說明妗子就是舅媽哦!

農村俗語~有姑姑無妗子,有舅舅無姑父,這個很正常呀。姑姑和舅舅是自己父母的姐妹兄弟,是有血緣關係的。而妗子是舅舅的老婆,姑父是姑姑的丈夫,這二者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血濃於水,有血緣關係的人肯定要比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對自己好!

所以在妗子和姑姑之間做選擇的時候,一般人都會傾向於姑姑,和姑姑說心裡話,有難事情找姑姑幫忙。

如果在舅舅和姑父之間選擇,那肯定優先選舅舅,能說心裡話不見外。孃親舅大,舅舅就是給娘做主的人,既然對外甥也差不了!

所以在人們的心目中,“有姑姑沒妗子,有舅舅沒姑父”那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

但是農村俗語的由來可是沒這麼簡單!“有姑姑沒妗子,有舅舅沒姑父”這句話卻另有來頭。

你們聽說過農村社會過去的“換親”沒有?就是兄妹(弟姐)兩個分別與姐弟(妹哥)兩個結婚了,過去農村人家窮,兒子難娶媳婦,農村人有個辦法就是讓女兒給兒子換個媳婦回來。自家的女兒嫁給別人家的兒子,別人家的女兒就得嫁給自己家的兒子!兩個家庭都需要這樣做,這事兒就妥了!

這樣的時候,兩個家庭生的後代,他們的姑姑也是妗子(舅媽),他們的舅舅也是姑父。在這種情況下,乾脆就不叫妗子(舅媽)和姑父了,只叫姑姑和舅舅啦!外人看來,他們兩個家庭的孩子好像只有姑姑,沒有妗子;只有舅舅沒有姑父了!

這個好玩的現象被農村人總結出來,就有了這句“有姑姑無妗子,有舅舅無姑父”的老俗語了!

這句老俗語表明了舊時代婚姻現象的無奈。如今社會,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更有獨生子女時代的跟進,這種現象就越來越少了!年輕人們瞭解一下,就當是學習祖國的傳統文化了!說不定這句農村俗語還能進入“非遺”行列呢!


表裡鄉村


姑姑,是父親的姐妹,也叫姑媽;妗子,是舅舅的妻子,也叫舅媽。親戚的關係,多了就比較繞和亂。我們舉個例子說:


老張家有一兒一女,老劉家也有一兒一女。老張家兒子、女兒分別結婚生子以後,兒子的孩子叫女兒姑姑(姑媽),叫女兒的丈夫姑父;女兒的孩子,叫兒子舅舅,叫舅舅的媳婦舅媽(妗子)。老劉家也是如此。這很簡單,也很清楚。

如果,老張家兒子娶了老劉家女兒,老張家女兒嫁給了老劉家兒子,他們都有了孩子。這個時候,稱呼就亂套了!同樣一個人,既是姑姑,也是妗子(舅媽);既是姑父,也是舅舅。

張家兒子和劉家女兒的孩子,怎麼稱呼張家女兒?從張家兒子論,應該叫姑姑(姑媽),而從劉家女兒論,應該叫舅媽(妗子)。

反過來也是如此。囉嗦一下。劉家兒子和張家女兒的孩子,怎麼稱呼劉家女兒?從劉家兒子論,應該叫姑姑(姑媽),而從張家女兒論,應該叫舅媽(妗子)。


亂套啊!那麼,簡單點,從男人(父親)叫吧。於是,就出現了“有姑姑無妗子(舅媽),有舅舅沒有姑父”。換句話說就是:叫姑媽就別叫舅媽,叫姑父就別叫舅舅,二選一。

說到這個事,全是眼淚!因為那時候窮,吃不飽飯,娶不上媳婦,很多要——換親。張家、劉家兒子都娶不上媳婦,於是就各自拿女兒——換。農村女兒,沒出嫁的時候,是勞力;長大了,給哥哥或者弟弟換媳婦。這就是那時候農村女兒的現實。

如今,不知道還有沒有換親的?!


說個笑話,考考大家,看看怎麼排輩:

一個男人離婚了,帶個兒子;一個女人離婚了,帶個女兒。然後,兒子娶了女兒的媽媽;女兒嫁給了兒子的爸爸。然後,他們分別又有了各自的孩子。這個時候,他們之間怎麼排輩?

這個笑話(相聲)就是一個笑話。但是,它諷刺了當今社會一切向錢看,金錢萬能的——惡!


二胡的世界


我知道這句話是怎麼來的!

農村,八十年代之前,婚姻直接是包辦!有的婚姻男,女雙方不見面就訂親了,有的另取別人代替,在婚姻這方面太荒唐了!做為父母來說,把兒女婚姻不當一回事,一切父母說了算!

接下來咱答主題吧!農村俗語,有姑姑,無妗子,有舅舅無姑父,妗子就是舅母的意思,其實是這樣的意思!

做父母的把兒女婚姻用來做遊戲,兒子因各種原因說不下老婆,用姐姐或者妹妹換取別人家姑娘做媳婦,行話叫換頭親!

我更進一步解釋一下,比如,張家有姑娘,有兒子,李家有姑娘,有兒子,雙方交換做兒媳!明白了嗎?不明白,請慢慢變!

這就是農村俗語,有姑姑無妗子,有舅舅無姑父,我知道是婚姻換頭親得來的!


王興菊979


農村俗語:有姑姑無妗子,有舅舅無姑父”你知道這句話怎麼來的嗎?

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農村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以前的農村人窮,有的成分不好,很多男人都娶不到媳婦,農村人為了能娶到媳婦,就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智慧,發明了一中結親方法,俗稱“換親”,就是女孩子給哥哥或者弟弟換回一個媳婦。在農村除了有兩家“換親”,還有三家,四家,五家人之間相互換親的,這樣的叫做“轉親”,有姑姑無妗子,有舅舅無姑父,這句話就是從農村的“換親”中來的。

在小平的父輩人中,絕大多數人都是換親,我的父母也是換親走到一起的,那時候的男女雙方根本沒有什麼感情,女方都是為了自己的哥哥或者弟弟不打光棍,才被迫無奈嫁給了一個陌生男人,愛不愛都不重要,自己的婚姻自己根本無法做主。



我的舅舅長的有點奇怪,我的父親家裡成分不好,而且很窮,他們兩個都很難找到媳婦,經過媒人的撮合,我姑姑和我母親就交換了一下,姑姑嫁給了我舅舅,母親嫁給了父親。這樣親上加親的結合,稱呼上就和別人不一樣,都是按最親近的稱呼的,我姑姑雖然嫁給了我舅舅,但是姑姑並不能叫妗子,舅舅雖然娶了姑姑,但舅舅依然是舅舅,不能叫姑父。


小平就一個舅舅,還是換親,所以小平沒有妗子,只有姑姑,沒有姑父,只有舅舅。


豫南小平


農村適齡男青年的婚姻問題一直以來都一個頭疼的事情,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適齡青年想要討上一個乖媳婦兒,那更是難上加難。

在以前的農村貧困家庭裡,主人家為了使自己的兒子不打光棍,後繼有人。通常的做法就是將自家的女兒和別人家的女兒實行交換到對方做兒媳,這就是我們常叫的“姑嫂換”。結婚生子後,勢必會產生一種混亂的親戚關係。為了使晚輩稱呼長輩不失傳統禮節,於是就出現了“各喊各叫”的稱呼方法。而“有姑姑無矜子,有舅舅無姑父”就是典型的各喊各叫的稱呼。



自打我記事起,我們那個村基本上沒有出現過這種“姑嫂換”的包辦婚姻,老一輩們倒有過一兩例。他們的晚輩在稱呼長輩時都是叫姑姑不叫舅娘,叫舅舅不叫姑父。九十年代時,我們村還有一例婚姻更為傳奇。同村的一週姓人家三姊妹先後嫁給了程姓三兄弟,他們的婚姻都是自由戀愛結合的,這在我們村當時一度傳為佳話。而他們生的孩子也都是“各喊各叫”,也就是叫姨娘不叫嬸孃,叫叔叔不叫姨夫。


總之,農村俗語“有姑姑無矜子,有舅舅無姑夫”是由換親而產生的對混亂親戚的稱呼方法。這種在以前農村裡出現“姑嫂換”的結親方式是貧窮、落後的產物,他們把婚姻關係當作商品一樣等價互換。這種婚姻關係基礎不牢固,大多事前沒有通過男女雙方相互交往來增加感情,完全是父母雙方一手操辦,有違背男女雙方平等,自願的原則。這與現行的婚姻法相違背,我們要予以制止,大力提倡自由戀愛,平等自願的婚姻關係。


鄖陽老五


先說一下什麼是妗子?這個稱謂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妗子就是江浙一帶舅母的另一種叫法。那什麼是舅母?就是自己媽媽的哥哥的媳婦。如果是媽媽的弟弟的媳婦,自己就叫做妗子。

好,理清了這層關係,接下來就是說姑姑。什麼是姑姑?就是父親的姐妹,而姑父就是父母的姐妹的丈夫。那什麼叫“有姑姑無妗子,有舅舅無姑父”呢?就是說男女兩方換親,男方的兒子娶女方的女兒,同時男方的女兒嫁給女方的兒子。

這樣一來,如果換親之後,男方還剩下一個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就會面臨極為複雜的親戚關係。也就是這個孩子的姑姑要嫁給媽媽的弟弟,一下子變成了自己的妗子,而自己的舅舅一夜之間變成了自己的姑父。

如此複雜的親戚關係相信我說了半天你也不會明白,事實上我現在都已經繞糊塗了。不過你只要記住一點就可以了,那就是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指舊時農村相互交換親事之後所產生的極為混亂的親戚關係。

如果大家都按照正常的流程來走,男孩女孩各找自己的心上人結婚,也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可是在過去,事實情況是很多農民家裡實在太窮,兒子娶不起媳婦。可是他家裡正好有一個女兒,於是就產生了所謂的“換親模式”。

也就是以犧牲女兒的幸福為代價,把女兒嫁出去,換取對方的女兒嫁過來。對於兩家人來說,可能是會出現一個雙贏的局面,但是對婚姻交換中的四個年輕人來說,卻可能是一輩子的痛苦。事實上,以這種方式建立的婚姻關係,男女雙方婚前都缺少了解,最後都不幸福。

但是過去對於農民們來說,幸福不幸福的不是事兒,只要能給自己家裡延續香火就可以了。至於感情問題麼,可以慢慢培養,於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壓力下,在舊時代封建思想的壓迫下,許多年輕人被迫接受了這種安排。

甚至於一些年輕人直到洞房花燭夜的時候,才第一次見面。自己人生中如此重大的一件事情,居然被父母以如此草率的方式決定了,這真的是舊時代的悲哀。即便是勉強成婚,婚後混亂的家庭關係也會讓這些年輕人無所適從,在婚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過得十分壓抑。

好在現在是新社會了,這種換親的習俗已經不存在了,現在講究的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父母之命也只是一個建議和參考,不再具有強制性,年輕人對於婚姻有了自己的決定權,無論是結婚還是離婚,都由自己作主,這才是真正的新社會。

至於混亂的親戚關係,始終是存在的,就比如楊振寧和翁帆的婚姻,女婿比岳父的年紀還大,這稱呼怎麼叫呢?無所謂的了,只要當事人雙方自己清楚就可以了。外人不需要進行干涉,他是願意直呼其名,還是願意叫岳父,都是由他們自己決定。


小小嬴政


老張生活在農村,從小就聽見許多關於各方面的俗語,而且在農村無論是紅白喜事,總要有村子裡面輩分最高的人來當領頭主管,因此在農村要想過的安生,必須要對一些生活方面的常識性俗語有一定的理解。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有姑姑無妗子,有舅舅無姑父”這句話。



有姑姑無妗子



在這裡可能很多人不明白妗子是什麼?其實妗子指的就是舅媽,那麼這句話的意思是就是說,當姑姑子存在的時候,舅媽一般就沒有什麼話語權,會更加的傾向於姑姑。這個是因為咱們中國人,自古至今都講究的是一個血緣和血統,姑姑因為和自己有著共同的血親關係,所以從人性上面考慮有著更多的相同點。舅媽的話畢竟是外姓,所以有時候做事情可能會有自己更多的私心夾雜在其中,因此久而久之就有了有姑姑無妗子的這句話。

有舅舅無姑父



“天大地大,孃舅最大”這句老俗語相信大家都聽過,意思是說,在母親這一邊孃舅就是話語權最大的。當然了,這是古代,因為是男權社會,婦女沒有發言權,所以婦女出嫁以後,在孃家以後有什麼事全要仰仗就有來回處理,因此孃舅在古代的時候權力特別大,地位也非常高。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即使到了現在我們更多的親戚,會更加偏向於母親這一方,因此即使到了現在,舅舅依然是一個非常親的親屬。再加上自古以來的血統與血緣關係觀念的影響,畢竟舅舅和母親的存在著親近的血緣關係,所以舅舅往往比姑父更加親切,這也是為什麼說有舅舅在的時候,姑父一般沒有什麼話語權。


當然了,現在的社會在發生變化,而且人也有好有壞,尤其是婦女地位的全面解放,因此大家在走親戚的時候,對於血親這方面實際上已經考慮的不是太多。而且現在有的人評判親戚的唯一標準變成了對方是否有金錢地位,但是當家裡一旦發生什麼比較重大的事情在農村的話,這句老俗話還常常被人提起來。


老張談三農


農村俗語:有姑姑無妗子,有舅舅無姑父,你知道這句話怎麼來的嗎?

農村俗語一般都是農民根據現實總結而來,用來指導生活實踐的話語,通常採用對稱、押韻、誇張等方式編排。“有姑姑無妗子,有舅舅無姑父”這句俗語,反映的是農村血緣關係的地位差別,在農村“換親”中就會出現。這個有個很有意思的情況。

所謂“換親”,就是A家庭男的娶B家庭姑娘,A家庭姑娘嫁給B家庭男的。很巧的是,我的父親和母親的婚姻就是“換親”的方式來的。在以前,母親是村裡出了名的能幹的姑娘,相反父親由於是家裡老小,小時候並不出眾。而母親的哥哥則因為過於老實也很難找到老婆。當時那個年代,奶奶為了父親的婚姻問題找到了外婆,提出了“換親”的方案。本來,母親是可以跟隨姐姐到部隊的,但是外婆一方面為了兒子的婚姻,另一方面也希望留一個女兒留在身邊,就同意了這兩門親事。也是說奶奶的兒子娶了外婆的女兒,外婆的兒子娶了奶奶的女兒,就是這個關係。作為我而言,我叫的稱呼分別是姑姑和舅舅,發現沒有,都是按照父母雙方的直系關係叫的稱呼,沒有叫舅媽和姑父。可見,直系親屬、有血緣的親屬,與沒有血緣的親屬地位的差別。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有姑姑無妗子,有舅舅無姑父”的狀況,主要還是農村親戚地位差別,父親這邊親屬和母親這邊親屬的地位差別,有血緣親屬和無血緣親屬之間的地位差別。姑姑是父親的至親,舅舅是母親的至親,當姑姑和舅媽出現衝突的時候,自然是姑姑的話語權更高,同理舅舅的話語權高於姑父。農村還有“姑死以後連著筋,姨死以後斷了根”的說法,可見在關係還表現出父輩的親屬比母親的親屬更近,因為作為同姓本家肯定是為自己家考慮的。

綜上所述,這句俗語實際上反映的就是農村親屬關係,在同性別上,姑姑肯定要親於舅媽,舅舅肯定要親於姑父,這都是血濃於水的表現,這個現象在農村換親之後的叫法上表現的尤為明顯。但是,在現在判斷親屬的關係遠近、地位高低,不僅要看血緣關係,還要看關係相處的融洽與否,有沒有給予家族一定的的幫助,還要看他本身的地位。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指尖三農


過去的農村窮,人們都是汗流浹背的整日靠在地裡,辛苦的勞作就是為了多掙些口糧。而當時除了面對生存的問題,同時也面對香火延續的問題,那就是結婚。過去一家的孩子少說也有兩三個,而有的多達八九個,這要是富裕家庭來說,還能勉強娶上媳婦,如果貧困家庭的話,基本就是願望了。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當時很多農村家庭為了解決結婚難的問題,也是通過一種“換婚”的方式來解決,比如我家兄妹兩人,你家兄妹兩人,但因為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男方很難娶到媳婦,所以就會兩家坐下來進行“相親式的商量”,男方把自己的姐姐妹妹許配給對方,然後對方在將自己的姐姐妹妹許配給男方,這也叫“姑嫂換”或者“姑姐換”,這些情況都是基於自願,跟相親是一樣的,所以不存在不情願,逼婚的情況。

很多人都說這種婚姻有背常理,其實不然,因為當時條件確實比較艱苦,在過去的農村和城市最重視的就是香火的延續,有兒能防老,如果沒有後代的話,豈不是要孤苦一生了。所以當時很多農村人都會用這種方法來結親,小農人的遠房表叔家就是這種方式結婚的,現在房子有了車有了,兒子也成家了,家庭特別美滿,也沒什麼不好的,畢竟這也是相親的一種,過去的農村基本都是相親結婚,也沒什麼不妥的。但現在這種情況特別少了,條件好了,基本都是自由戀愛,沒有那麼多的經濟壓力和思想壓力,只要有能力都會去尋求自己喜歡的對象來結婚的。

而這句“有姑姑無妗子,有舅舅無姑父”說的就是通過換親中產生的混亂關係所總結出來的,小姑子和妗子同為一人,舅舅和姑父同為一個人,你們說這關係是不是很亂?


布衣小農人


姑舅都是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姑父妗子就沒有血緣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