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来的健康

吃出来的健康


健康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目标。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居于首位,为15%;膳食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仅次于遗传因素,为13%;然后是医疗条件因素,为8%。因此不难看出膳食营养对人体健康有多么重要,在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绝大多数人早已不愁吃穿,营养不良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这不代表人们所吃的就健康了。因为大多数人的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供给不平衡,所以维持不了健康。

为了维持身体健康就必须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来食用。现代营养学把食物分成两大类,一类主要是供给人体热能,我们叫主食;另一类是副食,如豆制品和蔬菜等。主食种类很多,它们所含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又互不相同,故不能只用一种粮食作为主食,应做到租细粮合理搭配。副食中的肉类、蛋类、奶类、鱼类、海产类、豆类和蔬莱等,都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磷酸、维生素、钙、磷、镁、碘等重要营养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饮食的种类多种多样,富含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只有做到各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使人体得到不同的营养,以满足生命和活动的需要。

膳食搭配的同时要注意季节引起食欲的变化,像夏季酷热多雨,人们常常食欲降低,消化力也减弱,大多数人厌食肥肉和油腻食物,所以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尽力提高食欲,使身体能够得到全面充足的营养。

合理搭配固然重要,但也应饮食有节,要注意饮食的量和时间。一是饮食要适量,就是说人们吃东西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恰到好吃,饥饱适中;过饱不利于健康,但吃太少也有损于健康。二是饮食应定时,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饮食规律,到时候便会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同时烹调合理使食品色香味俱全,不仅增加食欲,而且有益健康。

当然健康饮食对于不同职业来说也是不同的,例如,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是脑力劳动者,用脑较多,由于大脑的主要成分为卵磷脂,脑疲劳会损失卵磷脂,而深海鱼和蛋黄富含卵磷脂。因此,建议每天可吃1~2个鸡蛋补充营养,每周吃一次海鱼。此外,也应多补充含蛋白质、糖、钙、铁、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禽肉、牛奶、苹果、豆制品等。

所以,只有饮食从各方面做好了,才能将健康进行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