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而不欺,威而不霸,這就是鄭和帶領的航空母艦隊彰顯的國威

我們熟知的靖難之役的製造者朱棣在繼位之後一直在暗地裡尋找建文帝,也就是他的侄子朱允炆,於是乎,朱棣安排鄭和出海。鄭和的任務艱鉅,不僅要尋找建文,更重要的是要揚我大明國威,這可是我們歷史的傳統,誰讓大明朝在朱棣的統治下日益強盛呢。


強而不欺,威而不霸,這就是鄭和帶領的航空母艦隊彰顯的國威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德服人,我們把四大發明傳播到世界各地就是最好的例子,這次也不例外。這個時候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糧草充足,此乃真正的太平盛世,人們把目光放到大海,尤其是那神秘的西洋,到底有什麼,強大的明帝國,英明的統治者朱棣,這一切都定了朱棣的時代一定是不平凡的一個時代,他高瞻遠矚,敢為人先,做了很多有利於後世,歷史上也從來沒人做過的事。航海就是其中之一。


強而不欺,威而不霸,這就是鄭和帶領的航空母艦隊彰顯的國威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福建五樂門,鄭和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遠航,並將創造偉大的歷史。他帶領的艦隊,注意是艦隊,不是船,就足以震驚西洋。因為朱元璋在對戰陳友諒時差點連命都丟了,所以建國之後明朝極力重視造船,當時,鄭和最大的船稱之為寶船:大者,長四十四丈,闊一八十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何其壯闊,如果當時有運動會,在這艘船上來一個百米賽跑不成問題。


強而不欺,威而不霸,這就是鄭和帶領的航空母艦隊彰顯的國威


更震撼的是,這條船有十二張帆,它的錨和舵在轉動的時候需要幾百人喊口號,同時動手。這條船的舵葉有三層樓高,盡情發揮你的想象力吧,明朝的航空母艦,率領著將士卒二萬七千二百餘人,用自己的和平友善彰顯了國威,所到之處,沒有戰爭,沒有殺戮,完完全全的大國風範:強而不欺,威而不霸。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等你能夠填飽肚子,衣食不愁,一定要去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還有朱元璋告訴我們敵人強大不要緊,關鍵是自己能夠醒悟到,承認並且改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