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分辨情绪与理智的父母,都是高赞父母


能分辨情绪与理智的父母,都是高赞父母


能分辨情绪与理智的父母,都是高赞父母

不求分化的父母,

难以破茧成蝶,

难以成为

真正成熟的爹妈。


能分辨情绪与理智的父母,都是高赞父母


尽管谁都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很少有父母能深刻的意识到这所学校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父母又会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来养育自己的孩子。

上个世纪中叶,美国精神科医生马瑞·鲍恩(Murray Bowen)在他著名的家庭系统理论中,提出一个概念——自我分化

马瑞·鲍恩医生指出,得益于进化的选择,人类拥有情绪与智力两个系统。为了适应这个世界,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不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一个人的“自我分化”简而言之,就是他(她)区分情感与理智的能力。

在某种情境之下,越是能识别和区分情绪与理智,则意味着自我分化水平越高;反之则自我分化水平越低。


能分辨情绪与理智的父母,都是高赞父母

一个人的“自我分化”水平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体现出来,比如——

对内来说,在某一事情上,一个人内心识别和区分情绪与理智的能力强弱,将决定这个人是受情绪支配还是受理智支配。自我分化能力高的人,不会失去自我,被情绪左右;自我分化能力低的人无法将纠缠在一起的理智从情绪中抽离出来,结果就是主观且过于情绪化。

对外来说,“自我分化”水平意味着一个人在和他人的交往中,既能保持自我独立,又能与他人建立很好的情感连接的能力。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人在这一过程中不会去迎合他人;反之,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人则更容易依赖外界,被外界影响,丧失自我。

举个例子,当你在商场看见一个父亲因为孩子缠着自己买东西而毫无顾忌大发雷霆时,你就大致可以判断出这个父亲自我分化的水平。


能分辨情绪与理智的父母,都是高赞父母


由此可见,高自我分化水平的父母不但能分辨情绪与理智,还能独立于他人之外,尽可能客观地看待事物。

所以,“自我分化”理论得出一个结论——

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越高,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几率就越小少或程度弱;反之,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几率则越高。

这是因为,高自我分化的父母用正确的方式打开了与孩子相处的方式,营造的积极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有示范、引导和教育的作用,深刻持久地影响着孩子未来“自我分化”的能力和寻找幸福的能力。


能分辨情绪与理智的父母,都是高赞父母


根据马瑞·鲍恩医生这一理论所言,大多数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都没有完成有关自己的自我分化,导致在处理亲子关系、婚姻关系和人际关系时感情用事,甚至不计后果,给孩子起到了不好的榜样,塑造了漏洞百出的代际传承,帮助孩子构建起了错误的信念系统,继而影响到孩子的思维与行为模式。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有关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人生图示的起点就源于此。

言至于此,我们就大致可以回答本文开头所提及的问题。


能分辨情绪与理智的父母,都是高赞父母


既然父母的自我分化对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换句话说,父母究竟该如何自我分化,破茧成蝶呢?

事实上,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成熟首先源自认知成熟

这就意味着父母首先要理清认识,界定和区分情绪与理智的概念,反思自我,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这涉及到一个人元认知(认识自己的认知)的能力。除此以外,再无其它路可走。

举个例子,当感受到孩子不听话想大发雷霆时,首先通过一些问题审视自己情绪的由来——

是因为孩子不听话惹我生气,还是因为我摸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导致自己生气?我是就这样用情绪处理这些问题,还是打算用理智处理这些问题?除了发火再就真的没有其它办法了吗?……?

其次,客观审视孩子的行为,做好准备,有所准备地应对孩子的反应。

当你清楚地知道目前究竟是“情绪”在左右你,还是“理智”在左右你时,就意味着你已经能调用理智观察、思考和分析孩子行为的成因,并且完全可以预见可能的结果,未雨绸缪应对问题。

第三,保持耐心,调用积极的情感,发挥“理智”的作用,冷静处理。

既然发火不是好的方法,那就先让孩子的情绪分化出来,等到对方冷静之后,再说出你对此的感受,引导孩子思考更为恰当的做法。当然,这里并不需要你去长篇累牍的讲述道理,而是尽可能让孩子自己思考并得出结论。

第四,通过适当的问题,帮助孩子调取他自己的元认知,鼓励他反思。

比如,你可以这样跟孩子聊聊—— “你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让我欣慰。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敢于发现和改正自己的不足,就是勇敢的人,你觉得呢”、“你善于反思自己,真让我放心,你是怎么反思自己的”、“……”——帮助他们塑造元认知能力。


能分辨情绪与理智的父母,都是高赞父母


事实上,我们自我分化的能力与水平正在决定孩子的原生家庭,这是一个动态持续到过程。

尽管所有的父母都期望做到尽善尽美的教育,但这是不可能的。

可是,不求“上进”的父母注定难以破茧成蝶,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只要我们意识到这些,并能采取行动改变自我,就是孩子之幸,家庭之幸,更是自我成长之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