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男護士回鄉抗疫 幫助患者戰勝“心魔”文明播報

教患者練習八段錦、休息時也不忘疏導患者情緒,還客串“翻譯官”協助患者與其他醫護更好溝通……3月7日,是清遠市中醫院90後男護士殷代龍跟隨清遠首批醫療隊抵達武漢的第28天。隨著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的休艙,殷代龍也終於鬆了口氣。此前雖然艙內工作忙碌,且三餐不定時,但殷代龍卻一點也沒覺得苦,他說,這是他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經歷,“身為湖北人,返鄉抗疫是應該的,讓我感動的是全國各地來援助的‘戰友’,如今勝利的曙光已經向我們招手,相信很快就能取得全面勝利!”

90后男护士回乡抗疫 帮助患者战胜“心魔”文明播报

初中時埋下救死扶傷的理想

2008年汶川地震時,殷代龍還是一名初中生。那時,在湖北恩施讀書的他經常看到天空上有救援的直升飛機飛過,救死扶傷的理想就悄悄地埋在了他的心底。“一開始我想當一名人民解放軍,但發現自己身高不夠後就決定當一名護士。”男生沒有女生心思細膩,心靈手巧,但為了將來當一名好護士,殷代龍在大學期間,勤學技術本領,每天早上堅持練習八段錦,以增強體質。

令他沒想到的時,多年以來,他會在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裡,帶領新冠肺炎患者一起練習八段錦,幫助患者通經活絡,縮短治癒時間。

“看著曾經人聲鼎沸、熱鬧繁華的大都市,因為這場疫情,街上、商場、公園一個人都沒有,靜悄悄的,這種感覺就像自己的親人正在受難,心裡非常難受,不自覺地就流下了眼淚。但看到那麼多不同省份前來支援的醫療隊又很激動,很感謝你們在湖北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這場戰‘疫’!”2月10日,殷代龍寫下了第一篇援鄂日記。

想方設法幫患者戰勝“心魔”

2月13日晚上,是殷代龍第一次入艙。進去不久,他就感覺有點缺氧,頭暈、頭痛、頭脹,霧氣也遮擋了護目鏡,工作難度比較大。出艙時才發現裡面的衣服已經全部溼透。不過,殷代龍很快就調整了過來,第二次入艙時,他感到基本適應了這種的工作狀態。

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除了治療,對患者做好心理護理也很重要。“我把他們當親人,和他們交朋友,運用各種輔助的心理治療模式和方法,制定心理干預,讓他們減輕因疾病造成的心理壓力。”殷代龍說。

一個年輕患者給他留下的印象很深。那是一個25歲的女孩,此前一人在武漢獨自打拼,疫情的到來讓她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剛入艙時,她情緒十分低落,覺得自己沒有活下來的希望。除了日常護理,殷代龍一有時間便到該患者的床邊與她聊天,想方設法寬慰她,在酒店休息時,也不忘通過微信聊天疏導她的情緒。

2月21日,殷代龍護理的一位患者康復出院,“那是一位60來歲的阿姨,也是我入艙後第一位出院的患者。阿姨性格開朗,堅強又樂觀地對抗病魔,後來我們都將阿姨痊癒的故事分享給其他患者,讓他們明白良好的心態有助恢復健康!”

如今,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的患者已經全部治癒出艙,回想一個月來的艙內生活,殷代龍感概萬分,“事實上患者也讓我有很多感動的瞬間,比如飯點時,有患者會主動幫我們把飯菜放到治療車上,還協助我們發放。我們手上拿的東西不小心掉了,也會幫我們撿起來。因為,他們擔心我們穿著防護服不方便,擔心我們會被感染了……”(清遠日報體記者/錢敏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