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與機遇並存!2020年養蝦路上,這些成功要點一定要抓牢

騰氏水產商務網獨家報道:

作者 | 黃文虎 澳華集團

來源 | 騰氏水產商務網-當代水產


據市場走訪和統計,19年不少養殖戶過於期待心理高價位而選擇積壓龍蝦至7~8月,準備待價而沽,然而7~8月的行情相比18年的高位極值出現大幅下滑,故此很多養殖戶19年年中便對2020年的小龍蝦行情表現出嚴重的消極狀態。隨著新冠疫情影響,目前流通渠道受阻,小龍蝦收購活動滯後;許多養戶擔心今年的龍蝦沒有人吃和賣不出去,心態進一步消極,走一步看一步、打算大幅削減投入壓低成本的人佔多數。

比如,目前許多廠家在做線上推廣活動,但是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多,有的品牌廠家精心組織一場活動甚至只有寥寥百十人參加,而澳華幫助養戶修煉內功的養殖實操知識分享活動(澳華集團小龍蝦大講堂系列)雖然熱度更高但也只達到兩千人級別參與度,消極可見一斑。

那麼,2020年真的如多數養戶想的那樣嗎?小龍蝦不行了嗎?養小龍蝦沒賺頭了嗎?作為一名在讀研期間即研究小龍蝦、並深耕小龍蝦養殖與技術推廣達6年之久的資深實踐派,在此想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各位業者參考與思考。而本人對於2020的小龍蝦養殖業的定義是——大挑戰、大變革與大機遇的一年,原由闡述見下文。


1


第一,小龍蝦養殖業好不好要根據消費端態勢看。根據餐飲業的相關大數據研報以及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顯示:


危險與機遇並存!2020年養蝦路上,這些成功要點一定要抓牢

圖1 中國小龍蝦消費需求量變化


目前小龍蝦的年消費需求量達到140萬噸(圖1),小龍蝦消費習慣已經形成,受益於幾十種口味的持續開發,消費者年齡段從青少年到中老年、人數達到3億人(人均只有5斤左右)。僅這個消費體量,以全國目前的平均養殖產量水平190斤/畝計算(既,近幾年的小龍蝦總產量增長基本靠面積快速擴張實現,見圖2),需要1400萬畝水面方能滿足;


危險與機遇並存!2020年養蝦路上,這些成功要點一定要抓牢

圖2 中國小龍蝦五大主產省份平均畝產變化


同時,有“餓了麼”平臺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在小龍蝦行情下滑時期,線上小龍蝦的消費量暴增,顯示出若小龍蝦價格適度下調會帶來更多消費需求,表明消費量還有上升空間。


所以,在人們對於健康食品的追求趨勢之下,基於消費者對於龍蝦的既有喜愛和消費習慣,小龍蝦的需求將總體保持穩定,是利好養殖業的。


在目前疫情已經有明顯好轉的趨勢下,雖然流通端還不順暢,但因傳統的小龍蝦消費旺季也還遠未到來,故而養殖戶對於消費和賣蝦的擔心是明顯過於盲目的,只會驅使養戶做出不利於養殖增效的決策。


2


第二,從目前養殖端的態勢來看2020的小龍蝦養殖業(根據筆者2019年9月~2020年2月對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五大主產區的調查瞭解):


其一,2019年下半年乾旱缺水的蝦塘面積比較大。安徽和江西受旱面積比例高達70%左右;湖北和湖南受旱面積比例小為20~30%、但絕對面積大;江蘇水利發達受旱比例相對很少,這部分受旱總面積可能在300~400萬畝、佔總養殖面積的15~20%。目前,原先乾旱的地方依然有部分蝦池沒有上水,對供應量會有所影響,利好行情。


其二,暖冬效應。19~20年越冬期間同期氣溫總體比18~19年要高(見圖3),水溫差距比氣溫差距會更大、故而生長期要顯著更長。老塘口上水遲、或受乾旱影響上水遲的塘口,上水之後蝦苗將會集中脫離母體,造成池塘同一時期蝦苗密度極大,待蝦苗繼續長大至1~2錢便會早早出現頂塘現象,繼而影響後續長速和規格,致使難以甚至根本養出規格成蝦。這個情況在今年將會變得十分普遍,也會導致市場的成蝦供給下降,利好成蝦行情。


危險與機遇並存!2020年養蝦路上,這些成功要點一定要抓牢

圖3 近兩個越冬期溫度比較(監利縣)


其三,養殖模式層面。全國主產區除了江蘇以藕蝦模式、蝦蟹混養模式為主外,其它產區基本都是以稻蝦為主,精養佔比較少,雖然我們澳華早在18年便開始推廣育養分離模式(圖4),但是能夠接受改變的養戶太少。近幾年得益於新增養殖面積的快速增長以及18、19年的寒冬影響,稻蝦模式得以通過出售蝦苗大大降低池塘密度,所以賣苗後普遍還能通過投餵優質餌料養出中等規格成蝦,而密度未得到明顯下降或餌料喂的差的只能出庫蝦。


但在今年,一方面早蝦苗出售將受疫情影響出現滯塘,另一方面稻蝦模式多苗的優勢會因新增面積極少、蝦苗無法大量輸出而轉為高密度的劣勢。大部分不願改變模式的養戶,將很難養出規格蝦,反而很容易出現爆塘和嚴重病害,這部分養戶將面臨極大挑戰。這也會導致商品成蝦的供應量出現較大比例下滑,利好成蝦行情。


危險與機遇並存!2020年養蝦路上,這些成功要點一定要抓牢

圖4 育養分離模式配合龍蝦四寶出大規格早苗


其四,由於心態決定行動,在消極心態之下,目前養戶普遍已經選擇降低飼料投餵檔次、購買更便宜的飼料甚至原糧,可預見也將減少動保投入;在前面述及的池塘蝦苗密度很高的情況之下,兩相疊加,必將導致成蝦養殖難度大為上升,也造成中大規格商品蝦供應下降,對養殖不利,但對優質成蝦行情則有利。


其五,看庫蝦。年前媒體報道的相關數據顯示,受貿易戰影響,19年工廠庫存比例較高,同時下半年到目前去庫存的情況並不理想,這會導致工廠資金回籠不暢、倉儲空間緊張。若3~4月去庫存仍不理想,勢必會影響5月的收儲,出現收儲延後甚至減收的現象。傳遞到養殖端,則會導致密度高的池塘不能及時出清庫蝦降低密度,長的慢、爆塘、病害將是今年主旋律,同樣挑戰巨大而利好商品成蝦。


故而,今年必將是小龍蝦養殖模式大變革的第一年!那些改變養殖模式與思維觀念、敢於科學投入、出優質商品蝦的養戶,勢必更容易抓住今年的行情機會!


3


第三,小龍蝦養殖業的複雜性也會為今年創造很大的機會,為什麼這麼講?


一方面,近幾年盲目進入的新養戶較多,許多人沒有去真正的查證認識小龍蝦、存在諸多認識不清的問題,若不能得到科學指導、短期內不易把蝦養好、不易形成有效供給。


另一方面,基礎研究還並不透徹、還不能很好的指導生產,同時因小龍蝦養殖生產發展速度很快,使得研究與生產需求出現脫離,因而很多養戶比較信奉經驗。而經驗多偏表象,在不能科學認識的情況下經常出現不可靠的情況;今年,“老經驗”面臨新環境新形勢,諸多信奉經驗主義的老養戶也將很難養好蝦,近三年筆者接觸到很多養大蝦虧損嚴重的老手養戶皆是如此。


同時,因小龍蝦養殖業發展太快,而專業人才培養不足,故而人才缺乏的現實將不足以支撐其快速進入科學養殖階段、提高總平均產量,使得短期內將依然要靠規模獲得總量。而以今年的形勢,近兩年新增的養殖戶將出現較大比例淘汰和退出,自然也將出現產能空缺,利好成蝦行情。


綜上,個人認為,要想評判小龍蝦養殖業好與不好、前景如何,只有看到全局才能認清。而我個人的對它的觀點既是——大挑戰、大變革與大機遇的一年!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希望廣大養殖戶認清行業局面、審時度勢!在這變革之中,還是堅持推薦養戶朋友選擇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制定更科學的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