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假期”水煮歷史之一:獨孤將軍的家事

“新冠”肆虐、假期延長,全民困於斗室。何以解憂?唯有群聊。聊點啥呢?說說歷史吧。說實話,很討厭信口開河的“野史”;但一本正經、板著臉孔的“正史”,也著實乏味。那好吧。來幾段“水煮歷史”~

個人認為,二十四史中,最複雜、也最好看的,還數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史。在這大分裂的三四百年裡,英雄、奸雄輩出,傑出的謀士、著名文人、包括各種小人都多如牛毛。

群友觀點:那個亂世,實在不忍細看!司馬家族本來靠搞陰謀上位,然後一堆陰謀家子孫搞“八王之亂”,終於讓胡人乘虛而入、天下大亂;對中華民族的禍害,古今沒有幾個人能及。

對,這都是事實。大多數人,不願意細看這幾百年的歷史,嫌亂。其實呢,從世界範圍看。比如讀歐洲史、中西亞史,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史,就能感覺到,那才真叫混亂不堪:一兩千年裡,好幾十個民族殺來殺去,幾乎永無寧日。像咱們“天朝上國”,動輒來個幾百年的一家一姓大王朝,反而是異數呢。

而且,從東晉開始,中國進入了一個歷史上非常奇特的現象,那就是:皇帝和世家大族共治天下。南方的:王氏、謝氏、桓氏、蕭氏;北方的崔氏、裴氏等。包括後來的關隴集團——開創隋唐的楊氏、李氏。

一、胡漢融合,從亂世到盛世

話說司馬氏奸雄世家,重演曹魏篡漢故事,靠陰謀從曹魏手中篡權、輕鬆取巧掃平三國、奪得天下。天道好還,國運衰頹、才搞了幾十年就嚴重內亂、導致異族入主中原,幾百年大分裂的亂世,就此拉開帷幕。

五胡十六國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跨度之長、變化之多、形勢之複雜,中國歷史上除春秋戰國外,無可比擬。

某種意義上,比春秋戰國還亂。“五胡亂華”麼,匈奴、鮮卑、羯、氐、羌,這麼多異族紛紛崛起,與漢人一起逐鹿中原,各種矛盾交織、沒有盡頭的殘酷征服與殺戮。

但從大歷史的觀點看,民族加速融合,新鮮血液注入。胡漢混雜,文化相融、血脈互通,胡人的爽朗豪邁、英勇無畏和漢人的政治哲學、詩書禮樂優勢互補、統一結合,這才發展出後來的大唐盛世。

我們看到。大唐帝國的主要開創者,“千古一帝”的李世民,年輕時號“秦王”, 征戰天下。作為領軍主帥,他標誌性的動作,就是“親身犯險”:只率領幾十名親軍,就敢狂飈突進、衝殺幾萬人的大陣,幾進幾齣、如入無入之境。敵人無不膽裂、以為戰神下凡。

那種天生勇武,英姿勃發;很有可能,就因為他的血管裡,流淌著勃勃胡血。

怎麼回事呢?說來話長。

話說“南北朝”發展到後期,強大了近兩百年的“北朝”——北魏終於衰落,被權臣高歡、宇文泰分別奪權上位,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他們的後人,又幹脆把扶持的傀儡皇帝趕下臺,國號改成“北齊”、高氏當皇帝; “北周” 、宇文氏當皇帝。再後來,北齊被北周滅國。

唐代大詩人李商隱,作過詠史詩《北齊》二首,專道“北周滅北齊”故事: “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 。

一千多年後,後人巧妙地仿寫,諷刺著名的“不抵抗將軍”張學良,傳誦一時: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已報東師入瀋陽” 。

(待續:二、中華第一老丈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