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尢曰
生命中,不斷的有人離開或進入。於是,看見的看不見了,記住的遺忘了。 ——幾米
誠然,人在不經意間所遺忘的那些日子,再也回不來了,所以人們才會留下讓自己印象深刻的物件,以此來為烙印在腦海裡的標記增色,不至於在恍惚間失去所有的痕跡。
而今天我所介紹的影片《勿忘我》,正是一部為呈現“遺忘”的不二佳作。這部上映於2019年10月份的法國短片電影,憑藉著別具一格的創作風格,斬獲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奪下最佳動畫短片提名,以及29屆安錫國際動畫節的名號。該短片中濃郁的藝術氣息和對藝術家的深層致敬,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短片《勿忘我》簡單的描述了作為畫家的主人公亨利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在所處的日常環境下逐漸失去記憶,遺忘了一切的悲慘故事。
但在這部劇情單一的短片中,卻處處遍佈著誘人深思的刻畫點。因此,我將深度剖析該短片,從拍攝的多角度、絕佳的藝術呈現方面,解讀其中所隱藏的真情實意。
一、從人物刻畫、語言表達、場景轉換三個角度,呈現鏡頭下路易反覆雕琢的時光年輪
①“看似無意,實則匠心”的人物刻畫
短片《勿忘我》是法國一部定格動畫,該短片中的人和物皆採用筆觸疊合的方式合成,厚重的顏料裡也蘊含了導演布魯諾·科萊特精心安排的感情暗線,因此也讓這部塑造風格看似隨意,實則精緻的電影享譽中外。
鏡頭一開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在泥濘上的一道道劃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神秘,湧現出各種猜測聲。但下一秒,鏡頭一拉遠,才知這是畫布上畫筆留下肌理紋路。隨著兩個人的對話,我們才看清刻畫兩人的用料——泥塑黏合的軀體,雕琢的劃痕呈現人物臉上的歲月,讓觀影者一目瞭然。
但是隻要留心觀察,就能發現,人物的眼睛卻與身體的其他是不一樣的,眼神依舊澄澈明亮,可它也在進度條的慢慢行進中變得灰暗。就像短片剛開始是路易為妻子的畫像點高光的時刻,布魯諾·科萊特以這一個小細節為切入點。 在後續的情節中,卻又看似無意的把這一細節省略。
在我看來,畫布上的人生和現實中的人生是一樣的。我們在畫布上所呈現出來的顏色和用料,反映的是我們面對現實的心境和態度;而在這部短片更深層次的表達上,暗示我們現實中的人生亦是像畫布一樣,從呱呱墜地的潔白無瑕,在親歷社會的洗禮,接觸到來自各界的不同閱歷,即是往空白的畫布上增添絢爛的顏色。
正是這樣看似無意,實則匠心的人物刻畫,讓熱愛短片電影的觀眾們有了深層次的思考,進而帶動對藝術風格的討論和評價。布魯諾·科萊特在整個短片的設置巧妙的掌控用料的輕重,才更加詮釋了“遺忘”和“記住”的這個重要主題。婉轉的敘述輔以用意深刻的人物,才共同成就這部高贊短片。
②實而不華的鋪陳敘述
“平實”而“華麗”,實而不華指的是不出彩的表象下含著的充實內容,這是我對短片劇本用詞的理解。短片所用的對話精簡而富有內涵,每一組對話都像是經過深思熟慮所組合的,哪怕是再平常不過的語調。從短片中路易與妻子米歇爾用餐時,拿胡椒粉引發的話題,路易的頻頻出錯才有了接下來妻子的一句話,
“這個小瓶子我們已經用了二十年。”
相信正是這句話,也讓所有人對老路易的怪異舉動有了“答案”。面對妻子的母親逝世,他的言辭稍有失禮,可米歇爾卻並沒有多加在意,只是中斷話題,彷彿這種對話已經有過很多次了。
隨著短片的放映,我們也漸漸的清楚了路易在故事裡的人設,也更加凸顯了在現實中這樣活生生的例子。
阿爾茨海默綜合症的症狀在路易身上表現的越發清晰——與朋友的對話中,他忘記了時間,忘記了使用物品,淡化了對身邊一切物體的印象;他的記憶彷彿回到了更久遠的時光,藉此來敷衍朋友的靈魂拷問。是的,他不願承認自己病了。
“別把我當傻瓜了,你不會打算說你不知道他的名字吧?說真的,你真的不是老年痴呆嗎?”
他一再的強調1956年,是因為他早已開始淡化最近的時間,時光在流逝,記憶也在褪色。無論是與朋友對話、家人的聚餐、與鏡子的對話甚至是同妻子的共舞,導演布魯諾·科萊特用最平實的語言表達去襯托對話下路易的病入膏肓,也正是對患有老年痴呆人群的真實寫照。直至短片的最後,與妻子共舞的對話也引起了觀眾的淚目,布魯諾·科萊特讓我們見證了這真情的一幕。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與其他悲情短片不一樣,在讓我們共同感受遺忘帶來的折磨時,也同時感受到了愛情的真諦。起碼,老路易是幸運的,他有一個像米歇爾這樣耐心愛著他妻子。名場面裡的一句“無論禍福,別放開我”的愛情宣言,路易眼中妻子漸漸幻化成點點零星的隻言片語,也是再一次點明電影的主題:勿忘我,請不要放開我!
③撲朔迷離的反轉鏡頭
在這部僅達12分鐘的電影短片裡,每一個鏡頭下場面,都有著我們在熒幕上所看不到的片段。短片裡頻繁切換的鏡頭,一個場景便是一番敘述。
其中的深意,不只是凸顯人物的情緒變化和怪異舉止的展示,也側面強調了定格動畫切換場面的難度係數和熒幕背後繁重的工作量,彰顯布魯諾·科萊特對該短片呈現狀態的重視和用心,才能讓這樣一部極致描繪阿爾茨海默綜合症的症狀下,映射出愛情最美好的狀態。
同時,導演運用多種隱喻與象徵的手法,在短片中加入有關藝術家畢加索、梵高等人的作品為場景呈現,與主人公路易人設照應的同時也對藝術家致以誠摯的敬意。在借用梵高的作品,也能讓觀眾自然而然的聯繫上梵高在創作生涯中的辛酸苦楚,引入情緒代入整個場景氛圍,從而產生共鳴。
就像主人公在親歷了幾場“記憶選擇”的畫面,鏡頭在昏黃的燈光下,隨著標籤的鬆脫切換成一個獨立空間。路易置身於黑暗中,所有用來提示自己的標籤從天而降,當一切都明亮之時他身上的輪廓也開始模糊,找不著邊界。
在我看來,痴呆症表現出的遺忘,從清晰到抽象不過點滴之間,直至最後只用大色塊黏合的老路易,更像是掙扎在時光的記憶裡,無非是不想遺忘那些藏在腦海裡的記憶,可是卻被無情的抽離。他身上多樣的色塊和顏色,就像是拼命的補救,將平時記憶裡的一切都與自己融合在了一起,或許,這就是他最後的掙扎,想給自己留下唯一還能幻想的東西。
二、絕佳的藝術點綴,用相濡以沫的愛情筆觸喚起記憶裡的色彩
首先,在整體的評價上,這部短片裡最奪人眼球的無非是獨特的創作風格。用泥塑和顏料色塊制定的人物和場景下,都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氣息,小巧玲瓏的傢俱模塊,空間的自然銜接,對於我這種酷愛定格動畫的觀影者,可謂是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其次,藝術鑑賞的角度來看,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對享譽中外的藝術家梵高必然是有所耳聞。在時下這個各個行業喜歡“蹭熱點”的時代,導演布魯諾·科萊特算是掐準了發展的趨勢,在這個追求慢節奏的藝術時代裡,摻雜了清奇的靈魂畫作,給予人心靈上的慰藉。
再者,是相濡以沫的愛情哲學。人人都有渴望追求愛的權利,可總是在現實的打壓、距離的交流上讓愛情顯得蒼白無力。相對之下,短片里路易和米歇爾的真心實意,就像是在挑戰這現實殘酷的軌跡,打破了常規之下人們對愛情的準則和定義。更進一步來說,在病魔產生的隔閡與摧殘下,米歇爾對路易的感情不但沒有生疏之意,反而多的是耐心和堅持,哪怕結局米歇爾還是在路易的意識形態裡化作零星消散而去,但她依舊陪伴在他身邊——“無論禍福”,這便是最好的承諾。
三、整合影片的色彩基調和藝術呈現,褪色的記憶也需要溫情的填充。
曾有人問我:思考源頭是什麼?當時並不解這其中的所以然,只當是問題,問題能帶來思考。可在接觸了很多新奇的人與事物後,才知道這是一個沒有唯一答案的多選題。人能產生想法,可能僅僅只是一處景、一縷風、一個人、稍縱即逝的情緒起伏,這些都能讓我們對人生有一些哲學上的思考。
正如觀賞一部短片,或許我們並不是想要憑藉其中的道理來學會或掌握什麼,我們只是想洗滌一下沉浸在喧囂世界裡過久而黏附在身上的世俗名利,感知短片帶給我們的藝術薰陶和多彩世界,警醒自己還未變得麻木冷漠。
即便短片的主題是遺忘,是路易對世界的挽留,可他至少還保留著對愛初心;即便下一秒就遺忘整個世界,即便與黑暗為伍,他也還在為尋找光明而掙扎。反觀自由的我們,有著自己的事業和家庭,卻總是容易受外界的干擾,打亂了自己原本的清晰規劃,只能乾站著原地抱怨,卻無法改變現狀。因此,我們空洞的心,需要填充規劃好的劇本作為清醒時的引導,以追求有血有肉的理想生活。
結語
遺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仰和追求。總有人覺得,結局是悲慘的,因為路易失去了有關一切的記憶,他會陷入絕境和孤獨瞭解此生。我卻覺得不盡然,他只是失去記憶,卻沒有失去對生活對愛情的渴望,他還有視線、還能感知遺忘過後的米歇爾。我相信,在最後的結局妻子米歇爾能替他記得往後餘生裡的一切,他們終將走向美滿。
無疑,他絕非不幸的那一位。而無法感同身受的我們,卻在試圖感知他人不幸時,在他們身上感慨自己的幸運,反而最不可取。溫情是帶給我們反思的一劑止痛劑,我們在品味百態人生的同時,努力的改觀自己當下的窘況,才是最為理智的選擇。
作者簡介:尢曰,有思想,有憂傷和理想,這才是生活。
閱讀更多 尢曰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