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无雨天”何意?老祖宗的话在理?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因此民间流传十分的广泛,无论田间地头,还是灶火树旁,大家在聊天时都会即兴来上两句俗语,虽说有的俗语念起来比较糙,但细细的品味后才发现,俗语除了表面的意思外,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甚至可以指点迷津,令人警醒。俗语几经变迁,就像一个个百宝箱,装满了故事智慧。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领略下俗语的魅力吧。

俗语“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无雨天”何意?老祖宗的话在理?

俗语大致上分为六类,分别是气象、农业、卫生、社会、学习。如今已经霜降了,趁此机会,咱们今天主要来聊聊气象类的俗语。

第一“霜降有三侯”,起初听到这句俗语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在老人的细细讲解下才得知,这三侯分别说的是,一候豺乃祭兽;其意思是说,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如同人间新谷的收获,用以祭天,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二候草木黄落;说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逐渐开始转冷变天,大地上的树叶开始枯黄掉落,,整个世界都成了光秃秃的样子,正如老话说的“寒露不算冷,霜降才变天”。

三候蜇虫咸俯。这个时候,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都为经历漫长的冬天而作准备。期待来年的新生。

俗语“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无雨天”何意?老祖宗的话在理?

第二“霜降打了霜,来年烂陈仓”。说的是霜降这天,如果走出门看见麦田上铺上一层霜的话,那么今年的收成估计十有八九的要减产,而连续九天都下了霜,来年庄稼就是大丰收。庄稼多的就要烂在粮仓里。

第三,“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无雨天”这句俗语其实就是表面的意思,说的是,如果在霜降这天晚上开始下霜,但仅仅是一天的话,那么在之后的日子里,或许有阴雨天。但是连续三天夜里下霜的话,那么后面很长一段时间会是晴天,基本上见不到雨天。

至于这句话的准确性,在老农看来其实也是有的,我们都知道霜是空气冷却、水汽碰到冷的物体表面凝华而成的。因此霜的强弱是与冷空气势力的强弱密切相关的。而雨是因为,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小水滴组成了云,形成了雨,再或者冷暖空气不稳定形成降雨带。

俗语“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无雨天”何意?老祖宗的话在理?

如果只有一天有霜,说明天气就会变化不定。而如果连续几个晚上都有霜出现,则说明了冷高压势力强,控制的范围大,并且还比较稳定,所以这样会连续多日维持着晴天。

那么你对此是怎么看的呢?你还听过哪些霜降的俗语呢?不妨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