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钦松:用笔如刀刻山魂

许钦松:用笔如刀刻山魂

连绵起伏的群山,直流而下的飞瀑,阳光照射下的茫野,万里白雪皑皑……观许钦松的山水画,一种恢弘与灵秀之感油然而生,这就是境界,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些自然界的天工之作连同巍峨的群山体现了许钦松独到深入的洞察力和运笔如刀的作画功底。他的画风厚重大气又不乏细致精到,仿佛一曲生命的交响,既强烈奔放又充满着轻柔恬适。绵密的线条与重叠的点染,无不透着鲜明的感触。

许钦松:用笔如刀刻山魂

晨山晓云 69×138cm

“我觉得山水画当中最难处理的一对矛盾,就是又厚重,但是同时又空灵。厚重过了,它可能变成死黑一团,了无生气,缺乏生命力。但是讲究空灵,讲究灵动,会显得重量不够。既要在一定的厚重当中,苍重的意味当中,表达给观者一种很灵动很空灵的感觉”。

毕业于美院版画系的许钦松,早年就开始从事版画创作。其版画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奖。深厚的版画功底和木刻技巧使其在后来的山水画创作中继承了版画艺术特有的形式美和运笔如刀的洒脱。在他的作品中,通过书法用笔中线条的灵活运用塑造形体,一种自然的大气扑面而来。站在挺秀峻峭的巍巍青山面前,你会觉得大自然的神圣而不可侵犯。另一方面,许钦松又以他特有的细致精到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柔媚动人的一面。由版画转入中国画,许钦松山水画中“青秀出苍豪”的秘密就在于此。

许钦松:用笔如刀刻山魂

涓泉细语 69×138cm

实际上在搞版画创作跟搞国画山水画的创作中,是有纠错的阶段。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真正地搞国画。算起来也有三十年的时间。九十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以版画为主。真正到九十年代的时候,以国画创作为主。

许钦松的山水是“刀刻”出来的,这不仅因其厚实的版画功底和木刻技巧,更来自于他对山水独特的理解和从稍纵即逝的接触中抓住全景的灵性,这种技巧、理解和灵性,令他能够进入用笔如刀的挥洒境界。于是他的山水如天工开物,刀斧痕迹依稀可辨,黑白之分清晰可触,少了许多繁杂与累赘,更多地着力表现全景的厚实、色调的质朴、意境的空灵。许钦松对山水的探索无疑把岭南国画艺术的创造性进一步深化了,也正好体现了善于求变的岭南人对自然、社会、艺术认识的与时俱进。

许钦松:用笔如刀刻山魂

可惜寒声留不住 137×69cm

我很注重对山体地质结构,山体结构语言的研究。这种语言恰恰把我版画创作对刀刻的意味,很自然地进入到山体语言里面去。而且加强山的厚重,增强了力量感跟它博大的、雄伟的这种重量感和力量感。这也是从事版画专业,给我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因素。

与其说许钦松是用水、墨来画山水,不如说许钦松是用黑白来画山水。许钦松的山水画作更多地得力于黑白的组合,而且这黑白又更多地得力于对形的描述。他画的山水景色大多是眼前景象,是可视的视觉形象,没有空空泛泛,有的只是实实沉沉。严格来说,构成许钦松的知识结构最重要的元素主要还是来自于他的版画。他的“易刀为笔”,既发挥了用刀的准确性、力量感,也留住了板块组合的形式美,从而,在版画与中国画的边缘,找到了发展自己艺术感觉的天地。

许钦松:用笔如刀刻山魂

瀑音清悠 68×138cm

时间给山体的冲击也好,剥刮也好,时间的经久横远,恰恰是版画中努力追寻的东西。其实这两者的共同点是一致的。构成了目前很强烈的刀刻意味的山水画语言。

风格意识是艺术家的生命。应该以抒发艺术家的直接感受为目标。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许钦松在飞机上高空俯看崇山峻岭,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原来高空下所观察到的群峰连绵的苍莽,云层的汹涌翻腾,是如此壮观、峭立。俯视的崇山峻岭通过版画是很难表现出那么丰富的层次的,国画却可以渲染得很到位。

许钦松:用笔如刀刻山魂

青山如黛 68×138cm

加上版画创作因素介入进来。在强化了山体语言的重量感,力量感。再加上我追求博大的气势,一种纵深的、苍茫的、连绵千里的,高视觉底下的山水。在我胸中涌动的是山的本题的原状态的东西。

在创作过程中,许钦松用尽手中掌握的技巧,包括版画、水彩、平面设计构成方面的可取之处都用上了。这样他的作品中既有北派的雄浑,又有南派的秀润灵动。许钦松的山水画里面,就包涵了这种自然撞击的秀丽细润与高空俯瞰的崇高雄豪的融合。

许钦松:用笔如刀刻山魂

清流出谷 69×138cm

在我胸中涌动的是山的本题的原状态的东西。我所营造的,所构造出来的山的语言是很气派的,很高原的,很雄伟的。基本的框架是大山水的框架。具有北派雄浑气概的。但是在表达的过程当中,因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我的山水画当中很自然地,把南方的滋润、空灵、艳丽,甚至色彩的变化带到画面中。形成了两者的统一。

许钦松:用笔如刀刻山魂

清曙图 68×136cm

既是版画家,又是国画家,画作越来越为人瞩目。在担任广东美协和广东画院领导职务后,公务虽日益繁忙,但许钦松却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创作。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并且尝试在古典技法中加入意识流、后现代解构等因素,让画面的构成更富现代性和时代感。在山水画中更加密切地将版画等西画创作的经验结合起来。

一旦个人风格形成,你就要不断完善它,提炼它,提升它。我不主张画家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天天都在变。变成面目全非。其实我主张“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内心的艺术目标的确立。精神气质、个人风貌的全力。

许钦松:用笔如刀刻山魂

游云漫度 127×123cm

一个有艺术理想的画家必须要有“雄心”,儒雅的许钦松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种“雄心”,“一定要突破前人,突破自我”。他从不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山水画的评论,他只沉浸于自己追求的“从此岸到彼岸”的艺术境界。在他的山水里,时时可令人体会“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沉静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