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40一65歲該做什麼?

用戶129255328955


疫情過後,40-65歲的人已經步入中年,要注意身體健康

1.保持良好的心態,對事不較真,不偏執。

2.適當的戶外運動,散步、游泳……充足的睡眠,均衡飲食!

3.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自己的事情。

4.規矩的生活起居習慣,定期體檢!



在青島


因為疫情,我們已經在家呆坐了一月有餘,整天吃了睡,睡了吃,不過我每天除家裡做飯,還服侍父親,空餘時間依然還有。自二月十號開始,為看最新時勢,我開始進入頭條,收穫頗豐,在疫情防控中,湧現出無數的好人,好事,,,,,。另外,咱們生存環境也必須要好,由此我又產生了新的生活的想法:

一:我想回農村,承包點地,不需太多,有百十畝就可以了,並且在那建個小屋子住,這樣綠山青山即在身邊,還有吃,有喝。當然,還得養點雞,鴨羊之類,自給自足。

二,雖然半輩子的人了,我也必須多做正能量的事,幫助該幫助的人,本身心地善良是我的本性。

好了,該起床了,父親感冒兩夭了,吃藥也不管用,估計今天得去醫院看大夫。

分享至此,謝謝!


濃霧清風醉月


疫情影響的不僅僅是40-65歲的人,還有千千萬萬個家庭,健康是我們現在唯一的要求。不過我家有老人,也有孩子,我分享下自己的家人是怎麼安排的。

我們就在武漢工作,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在外地人眼裡,武漢人甚至等同於病毒了。我的媽媽還問我說武漢的空氣是不是都是病毒,讓我不要過去武漢上班了。不過那怎麼可能呢,我已經在那裡安家落戶,我甚至暢想了孩子長大後在那養老的場景。

疫情結束後,我會和老公去武漢正常上班,做好自身防護,隨時關注新聞動態,不聚集,不堂食,上下班不做公共交通。

公公婆婆暫時留在老家和寶寶一起,有他們照顧孩子,我會很放心,我會給他們準備好防護用品,儘量不能他們出去採購,我會幫忙網購很多日用品,老家種了很多蔬菜,不需要購買,肉類最好一次多準備一些,避免經常上街,畢竟超市也不安全。

也許有人說40-65的沒有孫子,需要出去務工養家,如果身體好的話,在政府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出去工作的,如果身體不好,健康是第一位,身體健康就是對子孫最大的福報了。


緩解內心的焦慮,不要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疫情會過期,短暫的不幸運一定會過去的,我們要有流浪地球的精神,好好努力,一定能完成一切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大家加油,以後要記得來武漢啊,不要因為疫情就歧視武漢人民、湖北人民啊。


Love如飲水


今年剛好40歲,也許還不是看淡生死離別的年紀,但也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世事無常!身邊很多人因為這一場疫情,改變了人生軌跡,需要重新開始!我想趁疫情還未散去,好好的想想,給自己再做一次規劃,也許還來得及!


梅說3322


這個是二個年齡段,應40~55歲屬壯年,56~65歲進入老年,疫情過後,55歲以下的人該幹嘛還得幹嘛去,上有老還在,下有小的,為了讓兒子討上媳婦,順便在抱一個大孫子,不拼老命還行嗎?56~65歲這個年齡段可謂一歲年紀一歲人,孫子也有了,香火有了延續了,是時候讓兒子頂上去了,也該享享清福了,勞累了一輩子,出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吧,再過個幾年想去看看也走不動了,只有十年時間走動走動哈,65歲以後只能靠回憶打發日子了[捂臉]


魏祥玖


這個是二個年齡段,應40~55歲屬壯年,56~65歲進入老年,疫情過後,55歲以下的人該幹嘛還得幹嘛去,上有老還在,下有小的,為了讓兒子討上媳婦,順便在抱一個大孫子,不拼老命還行嗎?56~65歲這個年齡段可謂一歲年紀一歲人,孫子也有了,香火有了延續了,是時候讓兒子頂上去了,也該享享清福了,勞累了一輩子,出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吧,再過個幾年想去看看也走不動了,只有十年時間走動走動哈,65歲以後只能靠回憶打發日子了




兔丶幸運


這個問題所問的人的年齡跨度也太大了,整整相差25歲,根據推斷就是兩代人。

現在40歲的人,無論男女,正處於人生的中年,正是從事生活和工作的最佳年齡段。不管是疫情前後,該乾的事還得接差幹,只要還活著,就不能有絲毫懈怠。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後面有人追,前面有人拽,不用揚鞭自奮蹄。

疫情是突發事件。病毒也不認識人,任何人只要給它提供了可乘之機,對不起,害你不商量。它才不管你40歲還是65歲,只要進入到人身上,稍有不慎,輕者讓你在鬼門關前走一遭,重者直接送你見閻王爺。

至於疫情過後,那才是陽光燦爛,百花爭豔的大好春光。社會生活逐漸恢復到正常的規道,農民春耕,工人做工,學生上學讀書學習,超市開門營業等等,不正是人們渴望已久的祥和生活。

人在40歲上下,心理方面比年輕人多了幾分成熟,生理方面正處於年富力強。疫情過後,40歲上下的人,千方百計也要把因疫情所造成的損失給奪回來,對家人、對社會和對國家都是做貢獻。

至於題主所說的65歲左右的老年人,結合自身和家庭情況,做好後勤保障工作,間接參與到恢復生活、恢復工作的過程中去,也就是支援了國家建設。具體可以幫子女們買買糧菜,接送孫子孫女上學入托,還可以乾乾家務,讓處於前方上班打拼的人們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生活環境。(2020/03/10)


吉祥如意


人到了40歲以後,什麼都應該明白,不是有40不惑這句嗎。要明白很多道理,不再迷茫才是你的最佳狀態,對待工作、家庭、老人、孩子該管的要有擔當,一家子的頂樑柱,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熟重熟輕。

40歲以後身體各個器官漸漸衰老,要注意自己身體,同時40—50歲又是生命脆弱期,要加強鍛鍊,不鍛鍊也應注意保養得法。

今年經歷了有史以來最歷害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相信每個人都有不盡相同的認知度,通過各種報道文章,看到了許多情理之中的事,看到了奇皅事也不少,大災大難面前,疫情面前,直擊人性,社會的正能量時刻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那些衝在一線的醫務人員,還有那些最可愛的人——解放軍戰士,無私無畏,令人動容。我們榮幸生在這樣一個國度裡,就應當;“與公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與私要照顧好家人,身邊人"。這是一個40歲以上的男人們的擔當。

相信疫情不久會消退,但是我們更應該懂得活好當下,珍惜陽光明媚的日子,你財我財他財均是身外之物,看淡點兒,別鑽進錢眼裡出不來。珍惜人與人之間那情份,一輩子不長,下輩子不一定能見,珍惜這些不會錯。




孤旅2007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疫情席捲全球,尤其是中國的武漢更為嚴重,全國很多人在家待業,崗位不能離開,家裡不能出去,公司,工廠,門面停業,學生停課,在中國有一個40-65階段是比較難度過的,不年輕,但又不算老年生活,這個年齡段經歷很多波折,生活以及工作的雙重壓力,使得生活節奏更讓人憔悴,不像20歲的小夥子,血氣方剛,談不上七老八死,老弱殘兵,雖然說創業是沒有年齡段,但這個年齡段的中年人迫切需要資金養家,按正常的生活節奏40-65應該是妻兒成全,工作穩定,生意上也是比較順利的,恰恰相反疫情的到來打破了所有人節奏,我建議40-65歲的人再一次經歷生活的苦難,讓人心驚膽戰的病毒過後再次選擇低成本的創業,同時也建議哪些生活沒有比較安逸的40-65歲保持現有的工作崗位,積極向上的面對生活,畢竟還有一家老小等著開鍋呢,越是困難越要創業,或者低風險經商,只有這樣才能鹹魚翻身!最後希望疫情快點過去,給世界代來和平,



大鵬先生論


雖然我已經過了這個年齡段,但還是覺得十分有意義。因為這次疫情,我們宅在家裡,有了更多思考人生,回往過首,展望未來的深度思考。

那麼,我們首先要回答的一個問題是,在這次疫情當中,你得到了什麼?你又失去了什麼?簡而言之,在這次疫情中,我們得到了時間,因為宅於家中,你有大把的時間,去重新考量人生。過於拼搏,是否值?太過懶惰,是否錯?如果能在此間尋求到今後的人生座標校準,這就是你的“得”了。那麼,又失去了什麼?疫情之下,班上不了,店開不成,錢只有出沒有進,不要說追求什麼人生新夢,就是眼前找個飯碗都難。那麼這種種之失,就是得到和失去,只不過是另外一次追求,一段人生的模擬,從時光的隧道走開去,你是否有一個全新的開始。

疫情,是一次大考,尤其對40歲和65歲的人來說。40歲,正是事業、家庭爬坡的關鍵時刻。上有老,下有小,事業和家庭確實有點兩難。然而,咬咬牙,或許你就挺過去了。喝喝別人遞過來的咖啡。不想或少想,惹你生氣的那些人和事。儘量把人放在今日事,今日畢的平臺上。有更多時間校正自己的座標,甚至不惜脫胎換骨,爭取搶回一個從40歲到64歲的黃金時期。

如果你有65歲了,那麼,你一定要從頭到尾審視一下自己的人生,對與錯之間,原本並無太多差異,只要尋找自己心怡的方向。而65歲以後,餘生也不會很多了,那就千萬要注意到幾點:

第一,別總回頭,找些蝨子頭上爬,一切看淡;第二,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健康是買不回來的,加強體育斷了,加強心態調整,甚至,假想自己才只有30歲,25歲,爭取有更長壽命。第三,撿自己喜歡的事做做,爬高山,乘郵輪,坐飛機,去世界各地走走看看,不要落下“世界那麼大,怎麼沒有去看看”的遺憾。有愛好,是老年人長壽的一大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