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德治 自治 法治”相融合 开启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捡垃圾可以当钱花,10月16日,留坝县紫柏街道办淘沙坝村村民杨建平,用积攒的116分在村里兑换了米面油,“我还想再攒够200多分,兑换一个电饭煲呢。”

当天上午,有不少老百姓推着三轮、背着背篓载上垃圾,排队分类、过磅,将积分记到自己的名下。


留坝:“德治 自治 法治”相融合 开启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前来兑换物品的村民。

留坝:“德治 自治 法治”相融合 开启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在“德美屋”里选物品。

“垃圾银行”成环境治理的支点

今年5月,陶沙坝村作为首期试点,自主探索“垃圾分类”处理,建起“垃圾银行”,将垃圾回收与“德美屋”积分奖励挂钩,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只要把旧衣服、塑料制品、啤酒瓶、电池等生活垃圾交到“垃圾银行”,经清点、过称,就可以攒积分,一个积分相当于一元钱。


留坝:“德治 自治 法治”相融合 开启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分拣垃圾,记账积分。

通过院坝说事会推广,介绍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再到德美屋里及时兑现,留坝县试点工作不到半年,已在全县60个村全面铺开。

根据留坝县委宣传部“弘六德 展六美”方案要求,“德美屋”里装满孝、善、诚、勤、俭、美六种积分。

孝老爱亲、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勤奋劳作、移风易俗、庭院整洁等都要加分,进行红榜表彰;对于不赡养父母、聚众滋事、无理取闹、缠访闹访、不按时参加村民会议、乱搭乱建、乱堆乱扔垃圾等要扣分,进行黑榜揭丑。


留坝:“德治 自治 法治”相融合 开启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表现不好,就会上黑榜。

要求规定,积分评定每月开展一次,由村民道德评议会主持开展。捡垃圾存入“银行”挣积分,是其中一项内容,并与其它的积分转入“德美屋”。村民可按1分等于1元的标准,到“德美屋”的“爱心超市”兑换物品,积分可以当钱花。

“德美屋”资金主要来源:一是县委宣传部拨付的启动资金;二是民政部门下拨给“爱心超市”的资金;三是社会及双联部门每年采购的物资不低于3000元;四是各村扶贫社集体积累资金购买的物资。


留坝:“德治 自治 法治”相融合 开启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电脑记账,销分领物品。

采访的当天,在江口镇柳川沟村“爱心超市”,正巧遇到“德美屋”兑换积分。记者看到,电脑记账,刷卡销分,操作简便。系统刷新显示,有96户村民兑换了洗衣粉、水壶、卫生纸等物品,价值3200元。

因为激励措施到位,村民为了积攒高分拿到奖励,不但把自家的垃圾捡好,还主动到道路和河道里捡,有的甚至还把填埋的垃圾挖出来上交。

在公路沿线和河道边,经常看到手持火钳和手提袋,捡拾垃圾的人。“所以,留坝的环境卫生能保持得这么干净,这跟‘弘六德 展六美’活动持续开展不无关系。”这里的群众普遍认为,一个小小的‘垃圾银行’成为农村环境整治的支点。

别开生面的“院坝说事会”

一块小黑板、几十个木方凳,大家围坐一圈畅所欲言。记者走进玉皇庙镇玉皇庙村村主任杨本军家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说事会”正在开展。


留坝:“德治 自治 法治”相融合 开启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院坝说事会,开到群众的心坎上。

“最近村上搞的环境整治,效果很好。”村民王克富清“嗯嗯”两声,清了清嗓子先发问:修建新厕所每户补助2500元,改建每户补助1500元,“我认为这个补助标准是不是低了,另外,为啥有些人厕所改建完了,政府的补助还不到位?”

“你的问题我来给解释。”该村帮扶单位留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伟答复说,我们前期做过充分调研,也跟其它县做过比较,核算过,新修一座基本达到无害化的厕所大概需要三四千元。你的厕所修的档次高,所以钱花多了。”


留坝:“德治 自治 法治”相融合 开启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院坝说事会,“我有话要说”。

“有的村民改建地早,有的还在改建当中”,何伟接着解释说,厕所修建是县上整村推进项目,要整村全部完成,总体验收合格后才能兑现补助款。“不是改建一户,兑现一户”

“修厕所,都是自己享受,有补助总比没有强。”村民插话说,“馍馍不吃,放在蒸笼里,迟早都是你的,大家不要着急。”

这句话,引起阵阵笑声,大家发言更加踊跃。“我有个问题要说。”村民马小义举手,我们村1组和2组的堰渠下雨塌方堵塞,直接影响农作物灌溉,3亩油菜颗粒无收,希望村上想个办法,能够解决一下。”

“这个我来说。”村主任杨本军回答,村上有两条堰渠需要清理,情况已经给镇上汇报过,县上有项目,马上动工,年底前整改到位,不影响明年的春耕生产。”

“我开了个商店,以前群众积分兑换物品都是到我的商店里来兑换。”村民贾冰问,以后的积分兑换是继续到我的商店,还是到里村‘德美屋’的‘爱心超市’里兑换?”

“之前,村上考虑过,你商店里的东西多,群众兑换起来方便。但是,今年村上又增加了垃圾分类,像纸板、酒瓶子之类的东西,你那儿没法收拾,加上过称、记账工作都很繁琐,所以我们综合考虑,以后群众都到村上的‘爱心超市’兑换。”玉皇庙镇党委副书记张伟回答。

在院坝里说事,板凳上交心。参会的干部,对群众的提问都做了解释和答复,对于棘手的问题,还做出了限期办结的承诺。

江西营 “乱村”变好村

江口镇江西营,在上世纪90年代,是全省有名的“乱村”。


留坝:“德治 自治 法治”相融合 开启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接受媒体采访。

以前的江西营,民风不古,村容村貌一塌糊涂,经常出现打架斗殴案件,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侵占公共财产,甚至有人把村干部打伤住院。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修建期间的拆迁补偿,漫天要价、胡搅蛮缠,有人为了非正常利益,越级上访、无理取闹、黄毒赌盛行。

2018年4月被确定为“乱村”以来,成立了以县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抽调公检法司工作组入驻该村,任命江口镇党委副书记担任村支部书记,成立新的村领导班子。


“治乱,是扫黑除恶的延伸。”江口镇镇长何孝军说,结合扫黑除恶背景征集线索。“群众的事,群众说,群众定”,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共梳理出7个方面21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拿出具体整治方案”。

召开院坝说事会现场说法,道德评议公示,广众之下现场拘留3人,“当面认错,公开赔礼道歉,让坏人颜面扫地,灰头土脸无处遁形。”

随着扫黑除恶向纵深推进,“让村民全程参与,对过去的事情要翻旧账,公开黑榜揭丑曝光,起到震慑作用”。有人主动上缴16支枪支。

“德美屋”,它时刻考量着村民的道德标准。而“红黑榜”,却成了奖惩利器,好人好事,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对于坏人坏事,都要上“黑榜揭丑”;严重者,在宅基地审批、各项补助款领取和扶贫社分红方面受到限制,进行“歇帮”惩戒。院坝说事会,打开天窗说亮话,让丑恶无处藏身。

打出“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组合拳,是治理江西营村由“乱”变好的缩影。”如今的江西营村,环境整洁,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民风向善向好,村委班子团结,黄赌毒销声匿迹。

“三治”融合 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留坝:“德治 自治 法治”相融合 开启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河口村民居美如画。

河口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

走进武关驿镇河口村,文川河穿境而过,河水清澈,绿树成荫,几个戏水池、垂钓池,木质护栏步道,村容整洁、院落干净,民居房后有树,庭前有花。

村旁立块石碑,上书“孝勤和善美”村规民约,并附说明,此村规民约经全体村民表决通过,要求共同遵守。


留坝:“德治 自治 法治”相融合 开启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河口村村规民约。

路的两边,有大型停车场,健身小广场;石头上镌刻着大红的“美”字,熠熠生辉,是村民追求之要义;墙壁上,附有“文川古道简介”文字说明,石碾石磨,平添几分文化、怀古韵味。乡村充满活力,村民精神饱满,乡风文明、和谐有序。


留坝:“德治 自治 法治”相融合 开启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文化墙。

留坝健全德治、自治和法治“三治”融合相辅相成,环环相扣。通过“红黑榜”“德美屋”、“院坝说事会”和村规民约等多种形式,回答了拿什么“治”和怎么样“治”。找到乡风文明的“金钥匙”。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

已经摘掉“贫困帽”的留坝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阔步前进!

来源:陕西农村报(记者 姚远)、文明汉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