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街頭巷尾說歷史,茶餘飯後話三國。

公元208年9月26日,建安七子之一的漢末三國大名士孔融,被曹操下令殺害,時年五十六歲

歲月流年,往事蹉跎。時間雖然已經跨越了1800年之久,孔融在今天的名氣依舊不減當年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四歲讓梨】的故事婦孺皆知,十歲【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也是家喻戶曉。

幾近花甲之年,喪身殞命,慘遭棄市的命運結局,更是讓人唏噓感慨。

曹操為什麼要殺孔融呢?

有人說孔融的死是禍從口出,咎由自取;也有人說孔融的死是逞口舌之快,玩過了火,不作死就不會死;還有人說孔融的死是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做了士人集團的替罪羊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滄海桑田,難免一問,是這樣嗎?不是

孔融的死沒那麼簡單

曹操殺孔融不是因為哪個人,哪件事,哪一次爭吵,哪一回怨恨,而是一個漫漫積累的過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積怨成仇亦非一日之功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壓倒大象的每一根稻草

孔融這個人真的是太毒舌了,有意見是可以好好提的,講事實擺道理的方式不是很好嗎?

no!不好,偏不。這樣多沒個性,多循規蹈矩。

名士就要有名士的風範,語言要有魅力,辯論要講藝術,追求要與眾不同,方式要鶴立雞群,形象要金雞獨立。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孔融和曹操的每一次交鋒,都基本做到了以上五點,可謂發揮完美,極盡諷刺之能事。

然而曹操是敗在面上,記在心裡。曹操記下的每一筆賬都成了壓倒孔融的‘每一根稻草’

曹操攻下鄴城,世子曹丕因色起意,私納袁熙的妻子甄氏為妻,這本是隱晦之事,孔融得知後,卻故意寫信給曹操反諷祝賀,編了個莫須有的典故,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博覽群書的曹操從沒看到過這個典故,就向孔融寫信請教典故出自哪裡,這一問正中孔融圈套,孔融說:“以曹公你今天的所做所為來推想的話,武王拿下朝歌的時候,應該是把紂王的妃子妲己賜給了弟弟周公。”,曹操差點沒氣個半死。孔名士之舌何其毒也!

兵荒馬亂,糧食短缺,曹操發佈了禁酒令。用夏桀商紂因喝酒亡國勸告世人,孔融又回懟曹操說,夏桀商紂還因為女人亡國,你咋不禁止談戀愛、結婚、生孩子呢?曹操對孔融的狡辯真是有苦難言。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孔融這個槓精、毒舌男,每次都這樣侮辱挑釁曹操,把逆龍鱗,捋虎鬚當把戲玩。

有人說孔融這就是作死,不作就不會死。非也,沒有現實的利益,孔融在曹操面前怎麼作都不會死,因為曹操是一位政治家,他只看利益,只講有用沒用,不會因喜好、心情殺人。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我不是說曹操對孔融的這些小兒遊戲毫不在乎,但曹操真的沒有特別在意。每一次孔融得逞,曹操無非是一笑而過,或者忍氣吞聲。

同為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替袁紹寫檄文把曹操的祖宗八代罵了個遍,曹操照樣讓陳琳高官得坐,美女得擁。

雖然這些小恩怨不是曹操殺孔融的根本原因,但卻是曹操殺孔融的‘每一根稻草’。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雪崩前的那片雪花

建安十三年七月,公元208年的7月,曹操準備攻佔荊州了,這是他準備了一年之久的大事業,這一次他信心滿滿,志在必得。

自半年前在鄴城附近開鑿玄武湖,建舟造船練兵以來,他每天都在晨光中看著來自北方的勇士們辛苦操練,一直到晚霞漫天的時候也不捨得離開,眼前的一切都是他的希望。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出征前應該不會有什麼差錯了,曹操在他心裡面盤算著。

敵人的蜚語流言是不可怕的,那是他們臨死前的哀鳴,說什麼拖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而自立。老生常談的話了,成不了什麼氣候。

自我奉天子都許以來,這些誹謗之聲就來從來沒有間斷過。在乎這些事的話,我就該歸隱山林,養花種草、垂釣喝茶了。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外部已經沒什麼可擔心的了,內部應該也沒什麼不安的因素了吧。糊塗,我真是老糊塗了,我才54歲啊。怎麼差點把我的那位老哥哥孔融忘了,他比我大兩歲,應該56歲了。

去年,建安十二年,也是七八月份的時候,我北征烏桓,孔融寫信來嘲諷我,說烏桓那種寸草不生的苦寒之地,也值得我勞師動眾,大動干戈。還問我怎麼不順帶手把偷盜蘇武牛羊的盜賊一併給剿滅了,不屑的言語中綿裡藏針,扎的我心裡很不舒服。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烏桓那一仗我打的很辛苦,當時我的主力軍還沒能全部到達前線,很多還在後方,我軍在白狼山和敵軍遭遇了,士兵們很恐懼,本來出征前一幫文人就反對的多,支持的少。若不是張遼將軍指揮得當,我恐怕也難免身死異鄉的厄運。

想這些幹嘛,都是些過去的事了。如今這幫只會誇口舌之能的文人騷客們哪裡懂得用兵的險要,勝負只在一呼一吸之間,稍有差錯就會萬劫不復。哎,算了跟他們也解釋不清楚。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孔融嘲笑我,我是可以忍的,這麼些年不都是已經過來了嗎?他是全天下名望最高的大名士,代表著士人集團的心聲,我要允許反對的聲音存在,能時刻地匡正我自己不是很好嗎?

但是現在這個時間點不行,我馬上就要和將士們一起出徵了,他如果滅我軍威,亂我軍心,我是不能忍的。殊不知打仗最要緊的就是士氣。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我雖然不知道這一次我的老朋友又要發表什麼具體的高論。但是我想肯定不是什麼祝我凱旋的話,保險起見還是找個理由把他殺掉吧,對不起了孔哥哥,I'm,sorry.

曹操對孔融這次必要的擔心終於凝結成了雪崩前的最後一片雪花,落到了心頭。此之前他的心也早已被孔融常年的萬里雪飄凝結成了千里冰封,再也沒有辦法融化消解了,萬丈高山唯餘茫茫……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殺一震百的政治呼喚

公元208年,曹操徹底平定了北方,他再也不需要名士的政治點綴了,也就不需要忍受名士的指指點點了。

曹操恰如其時地給孔融寫了一封信。警告孔融,說我曹操沒什麼本事,但是收拾那些以浮華誇口為能的噴子、鍵盤俠,卻特別有一套,而且辦法還很多,你孔融看著辦吧。

【後漢書記,孤為人臣進不能風化海內,退不能建的和人,然撫養戰士,殺身為國,破浮華交會之徒,計有餘矣。】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孔大名士豈是嚇大的,這愛說的毛病死也不能改呀,黃土只要不埋到頭皮上,光剩個嘴我也得跟你嘚吧嘚吧呀。我呸!嚇唬我,玩去!愛咋咋地!

曹操在給孔融寫這封信的時候,其實已經抱定了必殺孔融的決心。

這是一次政治要求的呼喚,他要在那些不服管教的士人面前立威,擒賊擒王,孔融毫無疑問是最好的人選。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總結和思考

孔融不是作死的,但的確跟作有關係。

他的死很複雜,有機緣巧合的部分,是一個忍無可忍的爆發,碰上了一個恰如其來的政治呼喚。

林林總總,方方面面,交織盤桓,集腋成裘,促成了曹操殺孔融而後快的悲慘結局

孔融死後留了一首臨終詩,其中有兩句,“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可以窺見孔融死的時候很從容。

史話三國:不作死就不會死?曹操殺孔融其實沒那麼簡單

網上對於孔融之死的看法,多趨向於禍從口出的觀點,並以此教育世人,要謹言慎行,提高情商,避免招口舌之禍。

這個觀點我不願苟同,溫柔謹行,恭色遜言或許可以取悅於上司,取媚於領導,取寵於親朋,然天下若無狷狂耿介之士,世間何來忠正亮直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