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在汽車發明之前,四輪馬車是一種非常完美的貨運車輛。在速度,載重成本方面達到完美的平衡,在19世紀初期的拿破崙戰爭時期馬車的使用達到高峰,當時的各國使用四輪馬車動輒上十萬,承擔起陸地物流的主要職責。

到第一世界大戰之後,各國軍方才認為有必要用卡車來替代馬車,所以四輪馬車的使用居然從古羅馬帝國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


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四輪馬車


可偏偏在古代中國,四輪馬車的使用一直不普及,其原因說法眾說紛紜,最有代表性的一種說法是中國沒有發明轉向裝置,所以馬車前輪不能轉彎,只能靠牲口生拉硬拽轉彎,所以在晚清之前中國不使用四輪馬車。


但我認為並非如此,因為"需要乃發明之母",發明不是從天才頭腦裡蹦出來的,絕大多數科技發明都是因為有社會上存在這種需要,滿足這種"需要"能得到獎勵,才促使人們去不斷改進,才最終普及。


例如蒸汽機的發明,一般會歸功於英國人詹姆士.瓦特,但實際上瓦特並不是第一個發明蒸汽機的人,他實際是在修理一臺托馬斯.紐克曼製造的原型蒸汽機時產生的想法,這種蒸汽機發明於57年前,到瓦特的時候,全英格蘭已有100多臺,而紐克曼蒸汽機實際上又是英國人,托馬斯薩福於1698年獲得專利權以後才發明的的,在更早之前,法國人和荷蘭人都已經提出過蒸汽機的設計思想。

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詹姆士瓦特被後世認為是發明者,是因為1769年他大大改進了前人的設計,所以蒸汽機才開始普及到社會各方面。而為什麼數百年來有人不斷去改造這種機器呢?因為蒸汽機最早的目的是要抽出煤礦裡的地下水,企業主們會對發明這種機器的人提供獎勵!


跟蒸汽機相比,四輪馬車轉向裝置要簡單得多,實際上在古羅馬帝國時期,在羅馬大道上跑的四輪馬車上已經有轉向裝置了。以中國古代能工巧匠的技術實力來看,沒有任何理由認為中國的工匠們發明不了轉向裝置。


所以只有一種解釋:


四輪馬車的使用並不普遍,很難引起工匠的注意去改進它。


中國古代其實一直有四輪畜車,宋代孟元老曾經記載有十幾種民用的貨車,比如串車(獨輪),浪子車(兩輪),羊頭車,江州車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種四輪的"太平車"。


上有箱無蓋,箱如構欄而平,板壁前出兩木,長二三尺許,駕車人在中間,兩手扶捉鞭裡駕之,前列騾或驢二十餘,前後作兩行;或牛五七頭拽之。車兩輪與箱齊,後有兩斜木腳拖夜;中間懸一鐵鈴,行即有聲,使遠來者車相避。乃於車後系驢騾二頭,遇下峻險橋路,以鞭唬之,使倒坐綞車,令緩行也。可載數十石。官中車惟用驢差小耳。

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太平車


這種車的優點是載重大,但首要缺點是實在太慢了,一天居然走不了三十里,所以才叫"太平"。另外是成本太高,需要七到八頭牛甚至二十幾頭驢來牽引,這一天下來要吃多少飼料?所以太平車應用並不廣泛。

如果你是宋朝的工匠,想改進這種車輛,首要問題是給車換"發動機提速",但宋代偏偏缺馬嚴重,不解決這個"發動機"問題,車速無法提高,至於轉向問題反而是次要的,反正牛的力氣大,硬拉著轉向就好。


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宋應星《天工開物》


到明代,馬匹沒有宋朝那麼缺乏,開始有了四輪馬車。宋應星記載:


"大車有四輪和二輪之分,其四輪車可載五十石,由馬或騾牽引運行,或十二匹,或十匹,八匹馬騾不等"


明代的四輪大車可載重五十石,用馬或騾牽引運行,用馬騾八到十二匹。速度應該比宋代快得多,不過他也說出了這種運輸工具的缺陷:"凡大車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徑小路亦止

在明代,四輪大車對地形要求很高,宋應星說這種車只有在徐州,兗州,汴梁之間方圓三百里的範圍內最為普及。


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大明如此之大,為何偏偏是徐州,汴梁,兗州(濟寧一帶)這三地之間?我找來地圖一看,這個三角地帶正好是沒有山也沒河 ,方圓三百里內一馬平川。


而且,這個地區又靠近明代南北經濟大動脈----京杭大運河,有很多繁榮的城鎮,從運河上下來的南北商品在這裡下船轉為陸運,所以速度快,載運量又大的四輪馬車成為經濟上的首選。


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明代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不計成本的皇家才用得起四輪馬車


牛車和馬車的優缺點


在古代,馬的價格比牛貴得多,牛的力氣確實更大。但馬的用途卻比牛多,可以騎乘,馱貨,拉車更具靈活性。特別是速度比牛快,在運輸商品價值比較高的紡織品等"輕貨"時,用馬車很有優勢。宋應星還特別提到:在山西,牛車更為普遍,用來運輸而體積大,對速度不那麼看重的糧食等貨物。


根據《中國曆代物價問題考述》,萬曆年間,北京的馬價平均為二十兩,而牛僅為五到六兩。


所以,宋應星談到的,由"八匹到十二匹"馬或騾牽引的四輪大車,運費有多麼昂貴可想而知,能負擔這種高昂運價的商人,一定是要爭分奪秒,比競爭對手早一日到達目的地,才能把手頭的商品賣出高價。


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牛車載重高,但速度慢不適合講求效率的商業運輸


所以,影響明代四輪馬車的普及的因素至少有以下幾個:

第一,這個地帶商貿是否發達,是否有大量價值高昂的商品需要運輸。(地廣人稀的山西陝西不合適)

第二,地形以平原為主,道路情況好。(西南地區沒指望了)

第三,不存在可替代的水路運輸(江南沒必要用)

第四,馬匹獲取成本不能太高。

最後只有商貿相對發達,地勢又平坦,又缺乏水運的華北平原,四輪馬車才有用武之地。

至於技術問題反倒比較好解決,可以發明改進,可以引進學習,只有有這種需求就不是問題。


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注意英格蘭的地形---也是平原


看到這裡,就有疑問了,作者你說得不對,歐洲地形比中國更復雜,為何四輪馬車能行得通呢?


其實羅馬帝國時期之後,中世紀歐洲的四輪馬車也一度失去了蹤影。馬車的重新普及是從英格蘭中部平原開始的。

英國地勢的特點是西北多高原;而東部和東南部則主要是低地,特別是英格蘭,地勢平緩,多為平原、丘陵和沼澤地。

在中世紀史專家郎博(JohnLangdon)教授的著作《馬,公牛和技術革新,英國農業中挽畜的使用》一書中計算,馬的使用成本遠遠高於牛。馬的"年維護成本"是24先令,高出牛三倍還多,所以在12世紀以前,英格蘭和中國一樣,馬匹稀少貴重,民間牛車更為常見,

但從12世紀後,卻開始了一場"運輸革命",馬車開始取代牛車成為運輸的主力,馬車首先在英格蘭的中部平原農業區密德蘭地區開始普及 ,到15世紀之後,各種馬車在全英格蘭取得了統治地位。


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密德蘭地區有什麼獨特之處?除了地處平原外,這裡很早就流行"三田制"。

我們中國人古代有"春荒",即秋收收穫的糧食,如果積蓄不夠,吃到春天時就會斷糧。而中世紀的英國人一樣有這個苦惱,於是會把土地分為三等分,一分在冬天種小麥,另一份在春天種下燕麥,另一分空著恢復地力,第二年再輪換。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小麥青黃不接的時候,燕麥又收穫了不愁餓肚子。而且燕麥是非常好的馬飼料,馬一般不用和人搶奪食物,這樣馬飼料的問題解決,農夫就能大膽養馬了。養匹馬的用途可比牛有用多了。既可以耕田,也能把收穫的糧食運到市場上去賣,平時還可以騎著當交通工具。於是到十五世紀後,在英國農業運輸中馬車幾乎徹底取代了牛車。

燕麥在北歐的歷史上,對馬匹的普及有很重要的意義,相反在歐洲南部和地中海地區某些地區氣候不同,不適合種植燕麥,所以牛一直都是農業運輸的主力。(很可惜中國古代燕麥只種於塞外地區)

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沒錯,就是你現在吃的燕麥片


如果看過我以前發的文章《成為海洋國家----16世紀英國何以崛起?》的應該知道,英國以前是個農牧為主的國家,從16世紀的都鐸王朝開始,英國才逐漸走上成為海洋國家的道路。開始注重商貿,為了海外市場的需求有意識的調整國內產業,從此國內的城市和商貿逐漸發展起來。


到17世紀,即1620年,明朝天啟年間。倫敦出現了第一家四輪馬車出租車隊,儘管整個車隊才有四輛馬車 ,但是車伕們穿著統一訂做的制服.行駛於街道上還是引來了眾人的關注,這就是今天出租車公司的前身。


四輪馬車從此在英國成為日常貨運和客運的主力運輸工具,而且隨著時間的發展,在歐洲各地全面普及。

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19世紀倫敦的馬拉公交汽車


道路網的更新


我們前面說過,制約四輪馬車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地形因素,那在平原以外的山區又是怎麼辦呢?


答案是人工改造自然-----修路!


16世紀-17世紀,英國國內的城市越來越大,之間的交通需求越來越大,由於重型四輪馬車已經成為道路上的主力,那麼就要為了這種車輛的行駛重新建造道路了,這就像現代為了適應小汽車的普及,大力普及高速公路一樣。

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中國古代北方一般都是土路


為什麼需要硬質路面?因為土路上會壓出很深的車轍,無論有沒有轉向裝置,四輪車都很難轉向。


17世紀開始,英國開始全面更新國內的道路系統,原先的土路被換成適合重型四輪馬車行駛的硬質路面,籌備資金的手段和20世紀中國普及高速公路的方法一樣---建收費站,誰投資誰受益。


這麼做當然弊端少不了,但幾十年後,英國的道路系統煥然一新,由於道路的完善,英國人驚喜的發現,原來需要四匹馬才拉得動的貨物,現在三匹馬就夠了。而且倫敦已經通過公共馬車與王國的各個" 邊遠地區" 聯繫起來 ,公共馬車就像今天來往於城市的長途大巴那樣有固定的班次。

四輪馬車為何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問題不在沒有技術發明


由於道路狀況的良好,夜間行車也變得可能,四輪馬車的行駛速度達到了每小時10英里(16公里),從倫敦到愛丁堡650公里到旅程,在18世紀縮短到44小時,在還未出現工業革命的世代,這是非常驚人的速度。


而且這種速度的普及是惠及全民的。在1782年,即乾隆四十七年,一位德國人遊歷了英國。當他打算按在德國的方式徒步旅行時,卻發現身邊人覺得他很奇怪,因為在英國,哪怕是下層階級,旅行也會乘坐公共馬車。


在那個時代 ,英國人自傲地說:

"在一個國家的內地交通方面 , 人們從未見過任何革命能夠比得上英國在幾年時間內所實現的那種革命 。穀物 、煤炭 、各種貨物的運輸, 幾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馬匹的半數 。商業旅行快了一倍以上。農業進步與商業進步並肩前進 。一切都 呈現繁榮的樣子,我們的一切出產都增加了價值。 作為這個大運動的樞紐的東西就是我們道路的改革。"


這就是四輪馬車和英國工業革命來臨之前的"道路革命",四輪馬車沒有在古代中國普及,其原因和影響可能比我們原先想的要複雜很多。


參考文獻:


明代交通運輸散論

三圃制與中古英國的運輸革命

羅馬帝國時期信息網的建設

工業革命前英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