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美元!抄底原油?

在上週五的一片慘跌之下,紐約WTI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至44美元/桶,本週一甚至下探43美元。

45美元!抄底原油?

大家還記得我9個月之前(2019年6月6日)的那篇文章麼?

“ ”

等了9個月,才第一次等來原油低於45美元,出現天賜的做多原油的機會。

終於等到你,還好沒放棄……

等等,等等,不是說新冠疫情即將蔓延全球,原油需求將會大跌的麼?

全球頭號投行高盛不都預測了麼?說疫情可能導致全球原油需求暴跌至現在的一半!

為什麼WTI原油到達45美元,我就認為到了做多的機會呢?

在我分析的原油價格邏輯框架下,原油的價格波動,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很簡單,簡單到什麼地步呢?簡單到——

原油的現貨價格,始終圍繞著遠期期貨價格上下波動,從不偏離太遠。

我這裡所說的遠期,是指3-5年甚至更長期以後交割的原油期貨合約——

這些期貨合約所約定的交割原油價格,基本就是當前原油價格的錨。

可能有不懂的人會說了,你開什麼玩笑,哪裡有3-5年以後的原油期貨?

當然有咯!

只要市場有需求,買家和賣家接受,不僅有3年後、5年後的期貨合約,甚至還有8年後、10年後的期貨合約,而且還都是在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隨時可以交易的標準期貨合約呢!

比方說,下面三幅圖,就是我在寫文章的時候(北京時間3月1日晚上8:00)直接用手機從美國NYMEX截圖的2023年4月到期、2025年4月到期和2028年4月到期的WTI原油期貨價格在最近2年的價格變動情況。

45美元!抄底原油?

45美元!抄底原油?

45美元!抄底原油?

我列個表格對比一下最近2年不同期貨合約的最高價、最低價和平均價,你就能明白差異了。

45美元!抄底原油?

發現沒?

近期價格像跳猴,遠期價格穩如狗!

越近期價格波動越大,越遠期價格波動越小。

不太清楚原油期貨的人可能會很奇怪,3年5年乃至8年10年後的事兒,有誰能知道呢?都是誰在買和賣這些遠期的原油期貨合約?這些人難道不知道,這些遠期合約買賣會讓自己陷入巨大的不可知風險之中麼?

世界這麼亂,裝穩給誰看?

這個問題嘛,懂的人自然就懂。

敢賣空遠期原油期貨的人並不難猜測,基本上都是原油生產商。

只要原油生產條件不發生根本性變化(實際上,傳統的陸上原油生產技術,除了2007年以來的頁岩油革命,基本上幾十年沒啥根本性變化),它們的原油會定期生產出來並賣出去,他們大致能夠預估自己未來3年、5年乃至8年、10年的原油產量,當然有膽量、有勇氣賣出3/5年或者8/10年之後的原油期貨。

買遠期原油期貨的人又是哪些呢?

當然就是大量需求原油的煉油公司、運輸公司、化工廠、甚至是國家原油儲備部門。它們或是利用原油生產各種社會需要的商品,或是原油產品下游的大客戶,原油需求量巨大,當然不希望原油價格出現巨大波動。如果花少量的錢,能夠提前鎖定遠期的成本,那當然是非常划算的。

可以說,那些買賣原油遠期期貨的人,大部分都是擁有巨量資金並在社會上影響巨大的公司,甚至是國家部門。它們對於當前技術條件下的原油生產成本、原油產能、原油需求的理解,應該比我們絕大多數人要更深入。

這樣的買賣雙方,博弈下來的遠期原油期貨價格,基本就是現有技術條件下,當代社會的開採、運輸、煉化以及消費原油的平衡價格,而且考慮到了在3/5/8/10年之內可能發生的各種社會風險衝擊生產和供應……

當然,遠期的原油價格當然也會受到近期原油價格的影響。但本質上說,遠期的價格是經各種社會風險衝擊考慮在內的價格,所以其相對於現貨原油,價格要穩定很多很多。

最典型的是2019年9月14日,沙特油田週日遇襲,週一一開市,最近期的原油期貨價格(最接近現貨價格)從55美元/桶一下子飆升到了64美元/桶。但2023年的原油期貨,卻只是從51.5美元上漲到53.5美元,漲幅只有最近期期貨價格的1/5——至於更遠期的2028年的原油期貨價格,基本上沒啥變化。

進一步觀察上面的表格,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情況。2023年和2025年交割的期貨雖然波動幅度有所差異,但平均價卻剛好一樣。這反映出來3-5年期貨的交易者對到期原油價格看法基本一樣,只要不發生根本性的原油生產或替代技術變革,當代金融體系也不發生根本性的大變化。那麼——

55美元左右的價格,就是未來3-5年內的原油價格中樞。

更有趣的是2028年的原油價格中樞,居然給降到了52.75美元,這說明了什麼情況?!這說明了交易者都在預期2025年以後,原油生產技術或者能源替代技術將得到大規模的應用,到期的原油價格,應該比2023-2025年的價格中樞再低2-3美元。

前面講了這麼一堆東西,跟交易都沒啥關係,主要是想讓大家明白,我當前關於原油價格的邏輯中,最底層的基礎知識支撐。

45美元!抄底原油?

--------分割線1--------------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原油一直是人類當代社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沒有之一),更是維持現代文明最核心的資源。

美國資深政治家基辛格就曾說過:

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

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

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在2013年之前,原油價格還一直高高在上,很長時間甚至維持在100美元/桶以上,這才幾年時間,價格中樞就降到了55美元:

原先一起看月亮的時候,叫人家小甜甜;

現在,新人勝舊人了,叫人家牛夫人!

45美元!抄底原油?

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大的變故呢?

如果只考慮供應端的情況,答案是:

頁岩油革命。

下圖,就是頁岩油的來源——油頁岩。

45美元!抄底原油?

頁岩油是非常規油氣資源的一種。之所以稱為“非常規”,是因為這種玩意兒,在地質上通常被視為石頭,所謂“油頁岩”,其實就是縫裡有油的頁岩,根據傳統的油氣儲藏理論,油頁岩一般是傳統油氣儲層的蓋層——如果把傳統的原油儲層,視作一個盆裡裝滿了油的話,那麼油頁岩其實就是這個原油盆的蓋子。

開採頁岩油,就是要從這個蓋子的石頭縫裡榨出油來,你說容易麼?

當然,石頭縫裡也不是說榨不出來油,油頁岩的開採技術很早就有了,但在1999年以前,從石頭縫裡榨油的技術不成熟,成本異常高昂,根本無法與傳統的油氣生產競爭。

2000年開始,隨著美國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成功應用,頁岩油的開採規模開始擴大,2007年原油價格飆升,更是極大的促進了頁岩油開採技術的研發,到了2007年,美國頁岩油的產量首次突破100萬噸/年,這意味著頁岩油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商業化生產。

原來被稱為油頁岩,當石頭看;

現在被稱為油儲量,當原油看。

你說這區別大不大?

具體的頁岩油開發技術,我不是很懂,也不想多講,只是想告訴大家,從2008年開始,美國的頁岩油產量開始快速增長,併成為全球原油供應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2011年,頁岩油年產量首次突破5000萬噸;

2012年達到1億噸;

2014年達到2億噸;

……

2億噸是什麼概念?

就在2014年,中國的原油總產量才2.1億噸!

大家看一下剛才的原油價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暴跌的呢?

正好就是2014年下半年!

美國的頁岩油產量猛增,讓世界各國紛紛開始下功夫研究頁岩油開採技術,特別是像中國這種頁岩油資源豐富,但常規原油儲量相對較少,同時又極度依賴原油消費的國家,對頁岩油研究那真的是不遺餘力(我們有個美女會員,就是做頁岩油開採技術研究的)。

要知道,自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以來,原油的定價權就被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牢牢抓在手中,通過統一和一致的產量削減或增產,它們始終將原油價格維持在自身能夠最大化獲取利益的水平,變成了趴在全世界經濟體系上的“吸血專業戶”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也極度依賴原油出口,而俄羅斯也是OPEC之外全球最大的產油國,於是俄羅斯和OPEC之間很快就勾兌起來。正是在OPEC+俄羅斯等一幫子世界經濟體系“吸血專業戶”刻意限制產量的操縱之下,在中國經濟最快速增長的2007-2012年,因為中國的需求,沙特、俄羅斯把油價長期維持在100美元以上,賺得盆滿缽滿。

在當代原油生產技術條件下,以OPEC+俄羅斯的原油產能和生產成本,原本全世界應該享用是20-30美元左右的原油價格,但硬生生被它們給抬升到了100美元以上。

吸血幾十年,從未失手過——

直到,它們遇到了美帝國主義的頁岩油。

最近兩年,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能夠使用如此廉價的原油,最應該感謝的,就是美國的頁岩油開發商。正是他們投入巨資孜孜不倦進行頁岩油開採技術的研發,讓世界原油供應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原油的定價權由此再次從中東轉向了美國。

隨著美國的頁岩油開採技術向全世界擴散,沙特這個依賴原油的中東土豪慌了,因為全球頁岩油的儲量遠大於常規原油儲量,如果頁岩油開採成本降到和常規原油的開採成本接近,那意味著沙特、俄羅斯之類趴在全世界經濟體系上使勁兒吸血吸了幾十年的國家,以後可怎麼去吸血啊?!

怎麼辦呢?好吧,那就忍受一點兒痛苦,來測試一下美帝的頁岩油到底能承受什麼樣的成本吧!

2015年,沙特和俄羅斯屢次商定產量未果,沙特乾脆也不限產,供應衝擊之下,WTI原油價格從受頁岩油衝擊後的65美元/桶一瀉而下,到2015年底和2016年初,達到了26美元/桶的歷史低位。

你知道這是什麼價格麼?

38年前的1979年,OPEC操縱下的原油,就曾經超過30美元/桶!

在這樣的低價衝擊之下,2015-2016年,許多成本較高的中小頁岩油生產商紛紛關門大吉,大型原油生產商也減少了高成本原油的開採,頁岩油產量大減,由此帶動美國原油產量暴跌,沙特終於達到了擴張自己市場份額的結果。

45美元!抄底原油?

問題是——

對沙特這種習慣了躺著賺錢的土豪來說,這種低價傾銷的做法,是殺敵800自損1000的事兒。

根據專業人士估算,沙特的原油原始生產成本很可能低於5美元/桶,即便考慮到運輸成本什麼的,也不會超過10美元/桶。表面看起來,即便原油價格維持在26美元/桶,沙特土豪仍然是躺著掙錢的節奏?

錯!

原始成本的確很低,但沙特需要把整個王室(有5000個王子)的奢華生活,把整個國家的運行成本都計算在油價裡。舉例來說,沙特王室每個人都會根據其與開國國王伊本-沙特關係的遠近,定期到石油公司領錢,其中的直系王子,每個月可以領到20萬美元。

這錢是怎麼來的?當然是高油價給的!

進一步說,這高油價又何嘗不是全世界人民的膏血呢?

尤其是中國這樣的原油進口國!

如果把整個社會成本都算上,沙特別說接受什麼10美元、20美元的油價,如果油價跌到30美元並持續下去,根據公開資料推斷,沙特阿美這家全球最大的原油公司,就會出現虧損。如果30美元一直持續下去,整個沙特現有的社會福利體系就會崩盤,沙特很可能發生革命,王室會遭到沙特民眾的清算……

你說,沙特王室會讓這一切發生麼?

有人可能會問了,那到底多高的油價,沙特才能爽歪歪呢?

這個,當然有人做過很嚴謹的測算,答案是Brent原油達到80-85美元(對應WTI原油大約是75美元),沙特才能達到正常的財政平衡,才能歡快地繼續自己的土豪生活。

還有一個吸血鬼俄羅斯,其原油生產成本,大約在20美元/桶左右。但與沙特一樣,俄羅斯需要把整個社會的運行成本計入油價,這樣算下來,俄羅斯也是隻有在Brent原油價格達到80美元/桶以上的時候,普京大帝20年前“給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的許諾才能實現。

2018年,全球原油產量構成中,美國、沙特、俄羅斯佔據了前三甲,分別佔世界原油總產量的18%、12%和11%,合起來佔全球原油總產量的40%還多,直接決定了全球的原油供應,在全球原油需求保持穩定的前提下,當然也就決定了原油價格。

在現有的原油生產格局下,有美帝頁岩油這個攔路虎,如果中東或世界政治格局不發生大的變化,80-85美元的油價,

就讓它們永遠存在於沙特和俄羅斯那些獨裁者的腦海裡吧,這對世界是最好的結果

在這裡,我只是告訴大家,原油生產成本最高的美國(按照WTI原油價格計算,整體大約是40美元/桶),特別是頁岩油的生產成本,才是現在全球原油價格真正的決定者。

關於美、沙、俄在原油供應市場的三國演義,是如何影響原油價格和原油供應,如何決定了它們三家各自在全球原油市場上的份額,其他國家的原油生產成本為什麼並不重要,具體原因還是請點擊: 。

45美元!抄底原油?

--------分割線2--------------

上面又扯了半天和交易無關的東西,但那些東西,也是我判斷45美元/桶的油價可以抄底的基礎,你就耐著性子看完吧!

前面說了,美國的頁岩油才真正決定了全球的原油價格,如果沒有頁岩油,以沙特王室和普大帝的思維,恨不得立即將原油價格再次推高到100美元/桶以上。

2008年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印刷了上萬億美元的鈔票,但全世界主要國家的日常消費物價卻基本沒有怎麼漲,這是為啥呢?

奧妙就在原油價格這裡!

在當代社會中,糧食蔬菜肉畜生產靠原油(化肥),個人交通方式靠原油(汽車),所以原油價格幾乎是整個社會通貨膨脹的基礎,只要原油價格不漲,其他的,都漲不起來。

不信,你看看2014年迄今的原油價格,都是個什麼樣子?

作為一個普通人,能過上現在這樣的低成本生活,我們要感謝美帝的頁岩油生產商。

但是,美帝頁岩油生產商們,生產原油也是有成本的,而這個成本,也基本決定了當前原油價格的底部區域。

所以,判斷45美元的原油是否可以抄底——

關鍵就在於判斷美帝頁岩油的生產成本。

按照全球已探明的頁岩油儲量排名,其實俄羅斯排第一,美國排第二,中國排第三。但是,俄羅斯的頁岩油差不多全部分佈在西伯利亞的沉積層,以現有技術根本不具備開採價值,中國的頁岩油開發技術整體上還處於研發階段……

所以,儘管“頁岩油革命”已經發生10多年了,但真正能把頁岩油低成本大批量開採出來的,卻只有美帝國主義的頁岩油生產商,美國頁岩油產量佔了全球的90%,其他的一點點產量又有80%被與美國緊鄰的加拿大拿下……

進一步分析呢,美國的頁岩油,又主要分佈在Permian、EagleFord和Bakken這三個區域。下面這個表格,就是2018年美國最重要的頁岩油生產商以及它們的油井分佈區。

45美元!抄底原油?

針對這些公司,這些產區(這些產區也是美國頁岩油的主產區)的頁岩油,進行生產成本的測算,基本就能得知美國頁岩油的生產成本。

頁岩油的成本主要由鑽井成本(30-40%)、完井成本(55-70%)和設備成本(7-8%)構成,此外還有一部分運營成本。

有一本叫做《美國頁岩油未來幾年將對全球油價形成持續壓制》的報告,對美國一些代表性的頁岩油生產公司和頁岩油產區,進行過一個詳細而又綜合的分析,得出了主要頁岩油公司的生產成本。

我這裡直接引用結果,將幾家代表性的頁岩油公司2016-2018年的原油生產成本列出來。

45美元!抄底原油?

顯然,從2016年到2018年,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原油生產成本,整體上是逐漸下降的,其中產量佔比最大的兩家公司Chevron和EOG公司(產量佔比合計高達60%),其2018年的頁岩油全維持生產成本分別在48.4和49.7美元/桶,其他的生產商雖然有成本更低的,但產量佔比不大。

一般而言,礦業公司生產成本分為全維持成本(All-in Sustaining Costs,AISC)和現金成本(Cash Costs)兩種,若開採的資源價格高於現金成本而低於全維持成本,意味著企業還是會進行生產,因為不生產會賠得更多;但是,如果低於現金成本,則企業會選擇直接停產。

即便考慮到這兩家全球最大的頁岩油生產公司2019年的生產成本有所下降,目前45美元/桶的油價,應該已經低於其AISC,但應該高於其現金成本,但45美元油價一直維持下去,對於頁岩油生產而言是不可持續的。

也就是說,如果45美元/桶以下的WTI油價持續下去,將有相當一部分頁岩油將退出市場,這意味著原油市場的供應大減,即便是考慮到新冠疫情對全球原油需求的抑制,頁岩油巨大產量的退出,也足以撬動市場上原油價格的回升。

更何況,一直

“受苦於”低油價的沙特和俄羅斯,也肯定會趁這個時候,達成聯合的限產協議,最終促使油價回升到45美元以上。

45美元!抄底原油?

根據以上信息判斷,45美元的原油價格當然是處於底部區域,但會不會漲可不一定——敢不敢下手抄底,我還要看另外一個信號。

45美元!抄底原油?

看了上面的分析,你應該已經大致明白,我為什麼會選擇在45美元抄底原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