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取得成功的人都是“順應自然”的人,你若不信,看看歷史便知

每個人對“成功”的概念都不一樣,但本質上都是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那個“夢”,人們往這個方面靠攏,甚至一生的努力都在這個上面。

不去說那些比較“虛”的事情,現實層面上,人們需要生活,需要面對人生各個階段各種不同的事情,唯有理解這些事情,把這些事情解決掉,才能讓生活走上正軌,才能迎接屬於自己的快樂時光。

能取得成功的人都是“順應自然”的人,你若不信,看看歷史便知

那怎麼才能讓自己生活變成自己想象中的那個樣子了,唯有學習理解呀,朋友們。唯有把自身的行為和自然道理相結合時,才能發現最為根本的那個自己,這樣也才能讓自己的生活走上正軌,也才能以一個更加符合生活的態度去面的生活,去體驗生活,把自身該有的價值發揮出來。

能取得成功的人都是“順應自然”的人,你若不信,看看歷史便知

歷史上很多人都如此,比如三國這個時期。群雄爭霸,想瓜分中原,我們看過這段時間的歷史,曉得結局,可以做個事後諸葛亮。當時有三個人物出現,分別是劉備、曹操、孫權,他們建立了蜀漢、曹魏、東吳,這三個政黨統治著當時的中華大地。從結局上看曹操更勝一籌,這是因為曹操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神助,他無一不佔,因此取得了最後的成功。

能取得成功的人都是“順應自然”的人,你若不信,看看歷史便知

與此同時劉備和孫權也都有各自的天命,劉備更為勵志。劉備稱作劉玄德,這可不是一般的稱呼,也沒幾個人敢這麼大言不慚的稱呼自己是“玄德”。玄德來自《道德經》,這是對“道”有了一定了解之後才有的體現。劉備一生最起碼在表面功夫上做到了“玄德”之稱。他也正是靠著自己的人品,才取得這天下的三分之一。

三讓荊州的故事大家曉得,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也曉得,在他要離世的時候向諸葛亮說,如果自己的兒子不成器,你就當這個蜀國的“王”帶領人民走向勝利。這種大肚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具體是怎麼樣的人物設定,在《三國演義》裡作者給了詳細的塑造,當然這是羅貫中對劉備的描寫和評價。

能取得成功的人都是“順應自然”的人,你若不信,看看歷史便知

劉備一生如此,讓人感慨在亂世中還能保持這樣一個德行確實佩服之極,這從側面也表示出劉備的“順其自然”。他的成功符合自然發展規律。首先他佔了天時,生在那個年代,對普通人而言是一場災難,但對那些心中有抱負的人而言,這便是一場機遇。再加上劉備說自己是漢室血脈,這就又佔了地利,又有張飛和關羽幫助,佔了人和,就是這個神助沒有佔,劉禪時期,蜀漢滅亡。

孫權大致也是這樣的情況,自己老父親和哥哥為自己打來天下,天時、地利、人和都佔據了,並且與蜀漢合作,共同抵擋曹魏集團,可是“神助”也就是運氣不行,導致的結果也是被覆滅,這是都是時勢安排的,非人力所能為。

能取得成功的人都是“順應自然”的人,你若不信,看看歷史便知

但在此過程中,還有更多可以改變的事情,比如劉備如果不拼一拼,他也不會史上留名,成為人們學習的典範。這個就又要說到另一句老話了“謀者在人,成者在天”。當一個人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完完全全做好,把人力可以解決的事情解決好,接下來那些非人力可以解決的問題只能“聽天由命”了,這何嘗不是一種成功的途徑呢?

成功是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得到夢想中的結果這是一個成功,這個過程中的體驗同樣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成功,所以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這便是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