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品張學良說民國為啥失敗其中看點

以史為鏡可知興衰首先從思想上。國民黨雖然一直高唱三民主義,但是隻是紙上談兵式灌輸。信仰是從內心品德實踐總結,自個生活體會成的結晶……不是旁人給你加上的。只文字灌輸是不能樹立起黨員信仰的。“那三民主義,真正含義幾人能懂?背總理遺囑,就在那兒背,他的真正能理解它的信仰含義嗎!如同老太太,天天嘟嘟囔囔念‘阿彌陀佛’,問她‘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她卻一問三不知!

  張學良說:國民黨“中心思想”根本沒有樹立,蔣介石也一樣:他的思想就是我,我就是思想內容中心……我的利益佔據主要位置。結果各自利益,分東離西,各自心懷鬼胎,發戰爭財!錢財成了進步累贅。

  蔣介石黃埔精神,結果要了黃埔,捨去諸侯。張學良用自己為例分析說:“當年我開始時,中央說的話,我是完全服從,中央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後來我發現這不對呀!中央對我不是這麼回事啊!”

  國民黨沒有把雜牌軍看成自己人,勢必形成各自為戰,離心離德。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系統混亂!最後金錢權力至上,根本沒有進取心。

 張學良回憶,國民黨內部爭權奪利。他們都不是為了國家。”國民黨中央開會“亂七八糟,蔣介石講話新名詞很多,但空洞得很”。“那時候蔣先生講話,最愛說三個詞:死幹、硬幹、快乾。大夥兒也不愛聽,閒得沒事啊,就在那兒做打油詩。”什麼“大委員委小委員,中委,執委,監委,委實無聊”,。這些打油詩表現了這些人組成是什麼思想,什麼人。根本沒有切實思想和志向,這能成形,能成事。 

  一個黨在這樣一群沒有思想沒有志向權利至上的人領導下,又是處於國難當頭的年代,豈有不敗之理?

 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的古書上說,天心自我民心,天聽自我民聽。你不得民心,那你就得等著失敗。”國民黨把大陸丟了,怎麼丟的?“那是自己找的。不是國民黨把大陸丟了,是人民不要國民黨啦。”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千古鐵律。這時候想起了唐人杜牧在嘆惋秦朝滅亡時那句經典名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歷史就是面鏡子,這面鏡子不是用來把玩的。

  打江山用得是人才不是俯首帖耳的奴才。蔣介石只用奴才不用人才,而且熱衷於玩權術,導致軍心動搖,根本沒有形成一定實力。這也是一敗千里最大原因。

  孔子曾經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上樑不正下樑歪。一國之王,一軍之帥,如果帶頭走正道,誰敢不走正道!如果國王和軍隊統帥走邪道、玩權術,那自然是“國將不國”、軍不成軍。一盤散沙。

  張學良晚年口述時,數次引用王新衡對蔣介石的評價:“他不使喚人才,他使喚奴才。”“什麼叫奴才?什麼叫人才?怎麼分辨?人才首先是有一定人格的人,他有良知,有胸懷,這種人不一定你說什麼,他就聽什麼。奴才最大特點就是你要他怎麼的,他就怎麼的,只要能得到好處就行。真正做事情的人,他不一定要好處,他是要做事情啊!”奴才沒有人格,不僅聽話,更關鍵的是他為了滿足個人利益才聽話。其結果沒有成家先開

  “我評論蔣先生,用我們北方話說,蔣先生願意聽小話。你正式跟他說的話,當然他也聽,不是不聽,但抵不過底下嘀嘀咕咕。”蔣介石喜歡這種會說小話的人,“所以他用陳誠啊、戴笠啊,他喜歡這種人”。這種人圍在蔣介石身邊,那真正的人才就不跟他接近了。“咱們中國不是沒有人才,這些人才都無處投奔。社會上的賢哲,都不在政府裡面做事,沒有被運用。”

  “蔣先生我們倆吵得最厲害的一個問題,就是‘安內攘外’的問題。要說西安事變有什麼秘密的話,最大的秘密就是這幾個字。他是先

  抗日戰爭一結束,“蔣先生還是要消滅共產黨。那時候蔣先生手裡有好多的軍隊,包括重武器啊,像杜聿明,全部美式裝備樣。”蔣介石只用奴才不用人才,而且熱衷於玩權術,導致軍心動搖,這也是國民黨軍事失敗的重要原因。

 

  戰略首先著眼於長遠問題。那什麼是長遠問題呢?當然是國家的生存和發展。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沒有國哪有家。國家戰略思想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國家利益。而張學良對國民黨軍事失敗原因的分析明確指出了這一點:“國民政府內部只有四個字:爭權奪利。他們都不是為了國家,而是為了個人利益角涿。”也就是錯吧奴才當成了人才,結果父不慈遠走他鄉,國不成另投明主!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張學良首先強調的是產生戰略的基礎——思想信仰,指出國民黨因為“沒有中心思想”導致正確戰略不能產生。接著他指出官員的腐敗,因為任何戰略計劃都是要由人來把它變成現實,軍政官員的腐敗、具體政策的錯誤,不僅癱瘓了政府,也癱瘓了前線指揮機關。也就是系統癱瘓。國家機器也就名存實亡,江山易主只是時間問題。這是張學良回憶的總結看點吧。

品品張學良說民國為啥失敗其中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