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中国四大名著去掉一个,你认为去掉哪一个最合适?

用户7027178687015


个人认为,四大名著讲的是千百年来,备受中国读书人推崇的人生追求的四重境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部名著讲一个方面: “西游”讲修身,“红楼”讲齐家,“三国”讲治国,“水浒”讲平天下,所以四大名著构成中华文化大观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缺一不可。

《西游记》讲修身。唐僧师徒四个外加一匹白龙马,结伴西游,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这五位,出身不一,履历各异,却殊途同归,志向日趋一致,直面人生大考——领取的是东土大唐的任务,接受的是上天佛祖的考察,收获的是各自修身的正果。

《红楼梦》讲齐家。无论是甄士隐还是贾雨村,是“宝黛钗凤”还是“元迎探惜”,都归附于“贾史王薛”四家,围绕在“宁国荣国”二府。大厦将倾,贾政正经八百齐家,然虚有其表的面子,总盖不住贾敷贾衍败家,敷衍了事、烂在根子上的里子。整个大家族的齐、败、兴、衰,全收束在一支以功名、金银、娇妻、儿孙为内核的“好了歌”里,曲终人散。

《三国演义》讲治国。这倒不是看到“三国”其名,就说“治国”其实。根本一条在于,罗贯中先生也好,普天下三国读者也罢,内心深处认为刘备、孙权、曹操们与“平天下”的境界,还有不小的距离。是的,历史上真实的曹操雄才大略,有“平天下”的抱负和才能,可是遗憾的很,有民间流传了千百年的三国故事“民意”在先,再有罗贯中先生撰写三国演义“小说”在后。罗先生很想写平天下的真事,当他预料到普天下读者不买账时,也只好作罢。于是历史上的一代英雄成了《三国演义》里的标准奸贼。

再说刘备吧。汉景帝阁下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上承刘汉基因血统,可谓先天很足;爱惜百姓,礼贤下士,“玄德”无量,后天也蛮拼的,甚至亮点颇多,当是“平天下”中兴之主的不二人选?同样遗憾的很,作者笔下,读者心里,感觉很是一致:刘主公 战阵前“摔阿斗”很“作”,溃逃时“护百姓”很“伪”,白帝城“托孤”很“假”,以上三端,加上战力不齐、心怀各异的“五虎上将”,已是自顾不暇,遑论“平天下”?歇歇吧您。

最后看孙权。坐拥东南富庶地利,手下战将、谋士不弱,“生子当如孙仲谋”,主公本人也绝对抱负不凡,可以“平天下”了吧?NO。罗贯中心里早有一本账:和老曹这块巨石相比,你小孙就是鸡蛋!东吴平天下,曹魏脸往哪搁?即使我老罗硬这么写,老百姓也一百个不答应,是吧?

综上,窃以为《三国演义》是一部讲治国的书。面对“治国”这道命题作文,曹操游刃有余,孙权考试及格,刘备捉襟见肘。

《水浒传》讲平天下。看到这个结论,你第一时间感到的是突兀没错。是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这班人,似乎离“平天下”很远,简直是不挨着。

之所以给予梁山好汉如此高的评价,正是基于作者施耐庵的创作原意,以及千百年来植根于民间的更为广泛的百姓愿景。读罢《水浒》,掩卷沉思,终生难忘的是: 嫉恶如仇、义薄云天的好汉个性,“生死之交一碗酒,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传奇故事。至于昏庸帝王,权臣贪官,恶霸地痞,奸夫淫妇,还有一百单八将最后的投降招安,鲜有善终,一切的一切,无论是作者笔下,还是万千读者心中,都是陪衬,都为突出小说主题——“平天下”而设。为何是这样?

首先,好汉们“逼上梁山”前,几乎都有一身好武艺,一个幸福的家。他们的“修身”、“齐家”两门功课都是优秀。不但不是天生的“賊”,恰恰相反,他们循规守矩,大大超过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朝廷命官。诸如地位很高的柴进、卢俊义,地位不低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林冲,地位极低的宋押司、武都头,都在勤勉做事,默默为国效力。武松打虎为民除害自不必说,为了“齐家”,手刃奸夫淫妇后,主动投案自首,良民大大的一个。奈何后来一系列的官恶勾结陷害,逼上梁山。一连串狗血的事实描写,指向一个主题:奸佞当道,纲纪败坏,国将不国,只有揭竿而起了。“黑旋风”李逵在先前的聚义厅,后来叫“忠义堂”里,一怒就口无遮拦:“杀到东京,夺了鸟位!”看似冲动、无脑,实际是大众心底有此强烈意愿,只是借李逵之口表达出来罢了,就如红楼里的宁荣二府都烂到骨子里去了,作者或者书中别的人说出这个事实都不太合适,只好借喝醉了的老家奴焦大之口骂出来,是一个道理。

“天下为公”,是古典籍里“平天下”思想的本义。梁山好汉之所以称“好汉”,是他们的实际行动,既完美诠释了从那时至今,留存于世人心底分量极其沉重的公平正义,又痛快宣泄了百姓对现实丑恶的愤怒与不满。好汉的作为,粗看是杀人越货,细看是除暴安良,深看是公平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说,四大名著中,《水浒传》作者的理想追求最高。










小园微吟


去掉红楼!红楼害了好多人。女的中毒就娇情,无病呻吟,男的中毒就神经不正常!高中有个隔壁床同学,大家都睡觉了,他一人口里碎碎念,问他干嘛,他说背红楼里的诗词。若干年后同学都成家立业,他大学毕业后分在县委,最后神鼓叨叨被领导看不下去了,分到看档案,四十岁了还没结婚


用户7743200264160


你见或者不见,你念或者不念,历史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不来不去。四大名著四个时代,一代江山一抺色彩,抹不去的色彩。

若一定要去一本,个人认为《水浒传》。原因如下:

书中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因各种原因聚在一起,由反抗到被招安,为朝延征方腊,最后覆灭,死散归尘的故事。先说108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明显的道教学说。道教主张得道成仙、济世救人,那么108将救了自己还是救了世人,没有,只是沦为了世人,有一些义士为逃避死亡上梁山,最后却莫名身死。让人感觉上梁山只是为了入世或入仕。本来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再正常不过,只是山回路转一大圈仍没有逃出宿命,最后沦为朝廷的棋子和弃子,让人觉得梁山上有一股气,不甘心的气。

从阶级斗争来说,梁山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属于被压迫阶级,与高俅等压迫阶级的矛盾是和解不的,寄希望于顺从压迫阶级来取得更大生存空间是不现实、不可取的。

综上,被召安乃是一书败笔,否定了初上梁山的抗争精神,让一众好汉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懋启


去掉《水浒传》吧。

这当然只是在下个人的看法。

我觉得,四大名著中,排第一应该《红楼梦》,因为它文学性和思想性最高。

对于古人而言,《红楼梦》的思想太超前,有离经叛道的嫌疑,但对于当代人而言,《红楼梦》却实在是最好阅读的小说,其思想,即便是当代很多人,都会觉得很前卫的。

《红楼梦》至少开创了个第一:

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中国第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

中国第一部真正跨越性别鸿沟由衷赞美女性的小说;

四大名著,《西游记》应排第二。

因为《西游记》是中国第一部长篇魔幻小说,它的艺术形象创造的功劳,都堪称是开天辟地式的。

最近看了《魔戒》,有一个感觉,觉得小说的架构和故事,与《西游记》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西天真经;

《魔戒》中,佛罗多和山姆、梅里、皮聘,也是四人,去末日火山销毁魔戒,也是历经造成磨难,最终将魔戒扔进了末日火山,使人类最终获得了光明和平安。

这是是《西游记》的影响力和超越性。

《三国演义》可排第三。

说实话,四大名著中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水许传》。

一是我不喜欢《水许传》中宣扬的疯狂杀戮。

你看劫法场那一段,为了救一个杀妻的宋江,梁山好汉杀进人群,无论官吏、观众,皆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而且,李逵那板斧一路披过去,简直是血流如注、人头滚滚,那滚下来的,很多都是无辜的寻常百姓,而书中所透露出来的,却有一种杀戮的快感,实在让人反感;

二是也不喜欢里面的阴谋手段。

梁山以“替天行道”自诩,但在替天行道的过程中,那些所谓的好汉却用尽阴谋手段,对自己的兄弟都是如此,比如,宋江为拉秦明、卢俊义等人入伙,竟然弄得他们家破人亡;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竟然将花荣的妹妹当礼物“送”给秦明,把一个貌美如花的扈三娘送给残忍好色王英,为了自己招安,那些兄弟杀的杀、害的害,还一杯毒酒将李逵送上了西天。

这哪是什么义,纯粹一群混世魔王。

所以,《水许传》不符合我的审美观,我不是很喜欢。


帝国的脸谱


所谓名著,其实就是从对后世的影响力和教育意义来定义的。如果说,去掉,本人不够资格。如果按朝代只选明代名著,去掉《红楼梦》好了,毕竟他成书于清代。

如果加的话,我倒可以做“明清二十一大名著”注解:

典籍类:

《永乐大典》

《四库全书》

名著类:

《红楼梦》 清 曹雪芹

《三国演义》 明 罗贯中

《水浒传》 明 施耐庵

《西游记》 明 吴承恩

《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明 凌蒙初

《聊斋志异》 清 蒲松龄

《老残游记》 清 刘锷

《孽海花》 清 曾朴

《官场现形记》 清 李宝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 吴趼人

《儒林外史》 清 吴敬梓

《隋唐演义》 清 褚人获

《东周列国志》 明 冯梦龙

《封神演义》 清 许仲琳

《金瓶梅》 明 笑笑生


快乐要永恒生命须怒放


把水浒去掉吧!坑蒙拐骗偷 吃喝嫖赌抽 天黑风高夜 杀人放火时!


孤傲的男人123


大家回答的很专业。我个人的看法,最该拿掉的是《红楼梦》。我们看四大名著的其他三著:

1、《三国演义》传达出一个观念:那就是最强大的武力和最高深的智谋都不如活的久活的好的。人中吕布,武力第一,早早被杀。郭嘉不死,孔明不出,郭嘉才智第一,早早夭亡,孔明多智如妖还不是呕心沥血命丧前线。陆逊周瑜智计卓绝结果都很悲催,关老爷过五关斩六将还不是身首异处。倒是司马懿心胸开阔隐忍长寿得了大便宜。三国演义三观很正。

2、《水浒传》传达出的观念:要讲政治。政治再黑暗也不允许滥用暴力杀人越货,你可以革命,但不能滥杀无辜,搞啥纳投名状这类没人性的事,也就是政治黑暗不是个人作恶的遮羞布,最后还是要被收拾,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梁山的结局符合主流价值观。我党当年就说过,搞暗杀不是政治。梁山集团本质就是土匪路霸恐怖组织。

3、《西游记》传达出的观念:单打独斗没有出路,要发展要融入组织服从安排。孙悟空使出浑身解数打打闹闹看似牛逼,也只落个被困五指山的下场。加入组织,服从领导,兢兢业业,轻轻松松就能修成正果。说实话,非常正能量。

综上三部,传递的信息都是正能量且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再看《红楼梦》,表达什么?鸡毛蒜皮,吃喝拉撒,莺莺燕燕,卿卿我我,无处不在的病态思想和负能量,读来于人有何好处?所以,如果一定要拿掉一本,那就是红楼了。


博士祭酒张大帅


伪命题!四部名著各有千秋,舍掉谁都不合适!小编有两条腿两只胳膊,看看去掉那个合适?答:都不合适!


围城锁


水浒


阿里虎勇


除掉红楼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