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的基金究竟是為基金公司賺錢or既為公司又為投資者去賺錢呢?

你買的基金究竟是為基金公司賺錢or既為公司又為投資者去賺錢呢?

關於上面的一個問題,我想先問問大家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情。

大家看到基金宣傳的時候,那些基金都已經漲了很多,那在這隻基金還沒怎麼漲或者剛開始漲的時候,基金公司怎麼就不宣傳了呢?

這裡面有什麼乾坤呢?


來看看這隻在2018年11月成立的基金的收益率以及規模變化。

你買的基金究竟是為基金公司賺錢or既為公司又為投資者去賺錢呢?

數據來源於天天基金網,藍色線代表的是該基金的收益率走勢


你買的基金究竟是為基金公司賺錢or既為公司又為投資者去賺錢呢?

數據來源於天天基金網,藍色線代表的是該基金的規模變化

兩張圖結合一起來看,可以看到在2019年大部分時間這隻基金規模很小,數據顯示在2019年9月30日淨資產規模為8.63億元。而這段期間,基金淨值漲幅超過50%。


到了2019年第四季度,這隻基金突然規模暴增起來。

這是什麼回事呢?

這反映的是不少基金公司的“套路”——

因為一般來說,規模較大的股票方向基金容易受到股票流動性的限制,而且市場上優質的股票是有限的,能買到的量也是有限的,基金在基金規模小的時候,可以很容易地“買足夠”,把業績做上去。

當規模變大的時候,基金經理需要在股市裡面找更多大市值的股票來填補未滿的倉位。基金規模增大必然伴隨著選股的難度增大,要把業績做上去並不容易。

比起規模穩定在10億以上並且規模還不斷增加的基金,迷你基要做翻倍收益要容易得多。


我研究基金有16年了,看過很多這樣的“案例”,基金公司會利用“船小好調頭”,趁基金規模還小的時候,把基金業績做上去,在這個過程當中都很少會去宣傳基金,等到收益上來了,足夠吸引人了,就會開始一系列的包裝和推廣,規模就迅速增大了,上面圖片裡面展示的,就是這樣的一隻基金。


規模增大以後,對收益增速有沒有影響,這才是這隻基金髮揮真正水平的時候,但有點跑出今天我要講的內容了。

我希望提醒到投資者的是,市場上存在著某些基金公司會打擦邊球,利用幾隻迷你基去做業績搶排名,哪隻在接近年末的時候收益“討人喜歡”,就會全力給那隻做廣告,等群眾看著感覺好厲害就買買買,規模就輕鬆增長N倍。

到了這個時候,基金規模大,基金公司可以收到的申購費、管理費就很可觀了。

至於投資者買了之後,賺不賺錢,還不清楚。

清楚的是,基金公司賺錢了,賺的是就是投資者給的費用。


所以如果看某隻基金的宣傳說收益多麼多麼好,買入的時候還是要留個心眼,這麼好的收益,是不是會因為存在規模小、易操作的“水分”呢?

自己買入之後,這隻基金還能不能繼續漲個不停呢?

這隻基金究竟是為基金公司賺錢,還是既為公司又為投資者去賺錢呢?


你們在買基金之前都想清楚、看清楚了嗎?

感覺自己買得明明白白,卻虧得不明不白嗎?

關注我的頭條號,你會知道關於基金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