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凱湖湖權之爭,為何興凱湖只有三分之一在中國?

提到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江西的鄱陽湖或者湖南的洞庭湖,可在中國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中國曾經擁有一個面積遠超鄱陽湖的淡水湖,那就是位於黑龍江省中俄邊境的興凱湖,其水域面積達到了4380平方公里,超過目前的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3150平方公里。

興凱湖湖權之爭,為何興凱湖只有三分之一在中國?

中俄邊境的興凱湖

明明興凱湖的面積比鄱陽湖大了1000多平方公里,可為什麼中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湖確實鄱陽湖?那是因為興凱湖只有三分之一在中國境內,剩下的水域則屬於俄羅斯,興凱湖也因此成為中國的傷心之湖。

歷史上的興凱湖

興凱湖第一次在中國歷史出現,最早可追述到唐朝。

隋唐時期,高麗崛起成為東北地區的強國,生活在粟末水(今松花江)流域的靺鞨族被迫依附於高句麗。到了唐高宗時期,經過幾十年的戰爭,唐朝終於滅亡了高麗,而依附於高麗的靺鞨則被唐朝安置在遼東一帶,並封靺鞨首領乞乞仲象為震國公。

698年,大祚榮(乞乞仲象之子)率靺鞨部族遷回粟末水故土,並建立政權,稱震國王。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渤海國正式成為唐朝治下的藩屬國。

興凱湖湖權之爭,為何興凱湖只有三分之一在中國?

大祚榮石像

由於大祚榮自幼在遼東長大,深受中原文化影響,因此在渤海國成立後,仿照唐朝制度,在地方設立州府制度。而那時的興凱湖,應為處在渤海國東平府的湄州和沱州之間,因此稱為湄沱湖,盛產“湄沱之鯽”。

興凱湖湖權之爭,為何興凱湖只有三分之一在中國?

渤海國設立的州府和湄沱湖

渤海國在五代十國時期,被崛起的契丹所滅。在遼金時期,因為興凱湖形如月琴,當時的人們便以此稱呼興凱湖為“月琴湖”、“北琴海”

興凱湖湖權之爭,為何興凱湖只有三分之一在中國?

中國傳統樂器月琴

而現在的興凱之名,則轉譯自清朝的滿語,其滿語本意為“水耗子”。滿清在入關之後,將東北視為龍興之地,採取封禁政策,禁止關內漢民移民墾荒。

興凱湖湖權之爭,為何興凱湖只有三分之一在中國?

水耗子

清朝的東北封禁政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東北地區的生態環境,但東北自古便人煙稀薄,滿清入關後,願意留在東北的滿洲旗人更是寥寥無幾,這使得包括興凱湖在內的東北地區完全淪為“無主之地”,為後來清朝失去大半個興凱湖埋下了伏筆。

17世紀,俄國僱傭的哥薩克強盜已經向東探索到了太平洋沿岸,而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和夢寐以求的不凍港,俄國人開始向南擴張,最終在康熙年間與清朝發生正面衝突,即著名的雅克薩之戰。戰敗的俄國,不甘心的同清朝簽訂了

《尼布楚條約》,確定了中俄在東北地區的邊境,但俄國並沒有因此停止南下的腳步。

興凱湖湖權之爭,為何興凱湖只有三分之一在中國?

1854年,俄國東西伯利亞總督率領武裝船隊從黑龍江入海口沿江而上,而由於清朝長期的東北封禁,導致這一地區根本就無人管理,以至於俄國輕而易舉的佔領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東岸地區,並私自建立所謂的“東西伯利亞濱海省”。

1858年,俄國利用第二次鴉片戰爭趁火打劫。當時的英法聯軍已經攻佔了天津大沽口,帝都北京門戶大開。俄國人以“助華防英”為名,假意幫助清朝與英法聯軍斡旋停戰,與清朝簽訂《璦琿條約》,鯨吞了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時迫使清政府將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劃為中俄共管之地。

興凱湖湖權之爭,為何興凱湖只有三分之一在中國?

1859年,不甘受辱的清政府,因換約的問題再次與英法爆發矛盾,英法聯軍捲土重來,並於1860年攻佔北京,火燒圓明園。北京陷落徹底打碎了清政府最後一絲自尊,為了維持自己的清王朝的統治而委曲求和。為了能讓英法聯軍儘快撤出北京,清政府卑躬屈膝的請求俄國駐華公使出面調停,為此與俄國簽訂了

《中俄北京條約》,將原烏蘇里江以東四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相讓,而興凱湖便位於烏蘇里江上游,並因為俄國在《北京條約》做的手腳而引出了興凱湖湖權之爭。

俄國“無中生有”侵吞興凱湖

根據《中俄北京條約》規定,興凱湖一帶的國界為:“自松阿察河之源,兩國交界逾興凱湖直至白稜河,自白稜河口順山嶺至瑚布圖河口。”可事實上,在興凱湖一帶並沒有一條名字叫“白稜河”的河流,甚至在俄國提供的“且遵天津和約第九條議定繪畫地圖”也並沒有標記為白稜的河流,這條所謂的白稜河完全是俄國人為侵奪土地而認為編造的河流。

俄國自知並無白稜河,因此在簽訂條約時,利用清朝代表不識俄文,在提供給中方的條約書上並沒有註明白稜河,白稜河只存在俄文條約之上。同一份條約,中文和俄文版本卻大相徑庭,其用心不言而喻。

興凱湖湖權之爭,為何興凱湖只有三分之一在中國?

《北京條約》

1861年開春,中俄雙方正式開始勘界工作。俄方代表要求以松阿察河之源至白稜河為界劃分興凱湖,可無論是實地還是地圖,並沒有白稜河這條河流。清朝勘界官員告知俄方,“遍查吉林所繪各圖,暨早年所存之通省全圖”,以及“上年俄使伊格納切夫在京所進地圖(即《北京條約·附圖》——引者)”皆“無白稜河字樣”,並指出白稜河是俄國對為興凱湖西南側白志河的誤讀

興凱湖湖權之爭,為何興凱湖只有三分之一在中國?

不過俄國早有準備。早在勘界開始前,俄國軍隊就已經開赴興凱湖西北的奎屯比拉一帶建立軍營,造成這裡是俄國領土的既成事實。對清朝官員“無白稜河字樣”說法,俄方宣稱奎屯比拉附近的土爾必拉就是白稜河。

然而,根據俄國提供的《北京條約·附圖》來看,興凱湖一帶的中俄邊界應在興凱湖的西南側,而土爾必拉河卻在西北側,因此確定興凱湖邊界的白稜河應為興凱湖西南側的白志河。如果以白志河為中俄邊界,那麼中國將獲得興凱湖八成水域。

興凱湖湖權之爭,為何興凱湖只有三分之一在中國?

可面對俄國人的強詞奪理,肆意曲解,清朝代表卻最終選擇了默認,使得興凱湖的邊界北移到現在的位置,使中國只剩下三分一的興凱湖,而那條無中生有的白稜河也就此留在了地圖之上。

由於興凱湖邊界從西南角移至西北角,使得興凱湖西至瑚布圖河之間的7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也被俄方佔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