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肝病”越來越多?提醒:3件事最好改掉,養肝排毒更健康

據估計,我國各類肝病患者約4億人,其中,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佔23.5%,酒精性肝病佔15%,非酒精性肝病佔50%。

為何“肝病”越來越多?提醒:3件事最好改掉,養肝排毒更健康

肝病中最可怕的是肝癌,被人們稱為“癌中之王”。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新發肝癌患者約一半在中國,其中,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癌約佔85%。

為何“肝病”越來越多?

一方面,與肝臟結構有關。肝臟是唯一沒有末梢神經的器官,當肝臟受損時,也不會有明顯的不適表現,所以,多數情況下,肝被確診時已發展到中晚期。

為何“肝病”越來越多?提醒:3件事最好改掉,養肝排毒更健康

另一方面,與肝臟功能有關。肝臟具有很強大的自我修復和代償功能,即便肝臟受損,只要有1/3肝臟是健康,肝臟就會一直髮揮其功能。所以,當身體感覺不適時,肝臟受損嚴重,導致治癒率很低。


提醒:3件事最好改掉,養肝排毒更健康!

第1件:酗酒

為何“肝病”越來越多?提醒:3件事最好改掉,養肝排毒更健康

酒精在人體內主要經肝臟代謝。正常情況下,酒精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分解為乙醛,再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分解為乙酸,最終以水和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

如果酒精攝入過多,相關酶的數量不足,就容易導致乙醛滯留在肝臟內,而乙醛具有一定的毒性,會促使肝細胞變性,從而誘發肝炎。

若酒精長期反覆攝入過多,不戒酒,會使受損的肝臟繼續病變,嚴重可誘發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癌。

建議:戒酒

為何“肝病”越來越多?提醒:3件事最好改掉,養肝排毒更健康

保護好肝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戒酒,尤其是有酒精依賴症的人,更應早點遠離酒精。

以茶代酒,更養肝,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減輕肝臟代謝負擔,還有助於提高肝功能。如蒲公英茶、菊苣根茶、枸杞茶、菊花茶等。

蒲公英被稱為“尿床草”,具有很好的利尿、排毒作用,歸肝經,又擅於降肝火、排肝毒,所以,平時用蒲公英茶泡水喝,利於養肝護肝。

第2件:熬夜

為何“肝病”越來越多?提醒:3件事最好改掉,養肝排毒更健康

熬夜已成為現代人最常見的不良習慣。

一般來說,過了晚上12點就屬於熬夜,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習慣凌晨後睡覺,這樣會使睡眠不足,影響第二天工作、學習。

如果長期熬夜,會使身體免疫力下降,還會讓身體各個器官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促使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出。

中醫認為,凌晨1-3點之間是肝經當令時間,若人沒有處於熟睡狀態,會使全身血液無法迴流至肝臟,不能進行解毒,會影響肝臟健康。

建議:作息規律

為何“肝病”越來越多?提醒:3件事最好改掉,養肝排毒更健康

保護好肝臟,作息上養成規律的習慣,最好能在每晚11點之前入睡,保證每晚睡眠時間7-8個小時為宜。

中醫認為“人臥則血歸於肝”,所以,在肝經當令時間段,人處於熟睡狀態最好,利於肝臟解毒、排毒。

第3件:吃“長毛”的食物

為何“肝病”越來越多?提醒:3件事最好改掉,養肝排毒更健康

食物“長毛”了,說明食物壞了。如果食物變質了,壞的部位比較多,很多人都會自覺丟掉。

但食物僅壞了一小壞,多數人會將壞的部位切掉,將好的部位吃了。這樣做,看似節約了,但很可能會使毒素進入體內。

食物變質後,可能產生一種黴菌——黃麴黴菌,其代謝產物黃麴黴毒素具有很強的致癌性,其中,黃麴黴毒素B1的毒素是砒霜的68倍。

為何“肝病”越來越多?提醒:3件事最好改掉,養肝排毒更健康

長期攝入黃麴黴毒素易造成中毒,其主要表現為食慾不振、嘔吐、發燒及腹痛等。

研究發現,體內黃麴黴毒素如果達到1毫克/公斤以上,就可誘發癌症,這僅相當於1噸糧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黃麴黴毒素。

所以,食物壞了,變質了,不要省,反而容易“省”出病來。

建議:合理節約

為何“肝病”越來越多?提醒:3件事最好改掉,養肝排毒更健康

​食物壞了,就丟掉。如果不想浪費食物,那就少儲存,並按需將相應的食物放在該放的地方,如水果,放在陰涼處;糧食,放在通風乾燥處。

要知道,黃麴黴菌容易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滋生,所以,食物儲存條件上也要注意。

此外,除了食物,還有些廚房用具用久了也會發黴,如竹筷子、木質案板等,這些廚房用具用完要放在通風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