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的歷史之《張蔭麟、呂思勉:《秦漢歷史的教訓》

【前言】宅,並不意味著一動不動;宅,可以思緒縹緲,穿越時空;而宅在家裡閱讀,以書為伴,無疑為靈魂的時空隧道。本文系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的又一篇讀書心得,敬請朋友們指正。




書中的歷史之《張蔭麟、呂思勉:《秦漢歷史的教訓》

初讀此書,嘆息作者之一張蔭麟之年輕,一生37歲(1905-1942)。


書中的歷史之《張蔭麟、呂思勉:《秦漢歷史的教訓》

張蔭麟(1905.11-1942.10.24)

該書內容也就是形成於我這個年齡之前,而我今時今日讀此書,有許多字還需要翻閱字典,實在慚愧,可見現在我的文化水平大有名不副實之處,更是大不如那個和平不得難以靜心讀書消遣的時代,我輩當惕勵自省。

在讀完孫皓暉《大秦帝國》六部鉅著五百萬言之後,數年間浸染在其中的歷史風雲激盪,周身一種秦漢的特有氣息,對那段歷史可謂意猶未盡。我對楚漢相爭、對那個時代不同角度的遙望,都是極為感興趣,於是又購置了一些這方面的書籍《李斯與秦帝國》、《流血的皇權—楚漢相爭》,如獲至寶。如果能多個視角看那段歷史,相信歷史就會變得更加立體與清晰,或許還能由此發掘出之前未曾認識到的一些真知灼見。

正所謂吃著碗裡瞧著鍋裡,新書未開封,卻見此前書架上《秦漢歷史的教訓》題目吸引人,書也比較薄,先易後難,故先閱此書。




書中的歷史之《張蔭麟、呂思勉:《秦漢歷史的教訓》

《古風·秦王掃六合》

唐·李白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開篇就援引李白的詩,整篇內容中好幾個字不知道發音,一邊讀一邊用手機網上查讀音,紅著臉硬著頭皮讀下去。作者對兩千年前的歷史信手拈來,講故事一般輕鬆,其用語似聊天,輕鬆談笑間幾個詞彙之意即彰顯出作者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肯定或否定評析,未必全部契合讀者的舊有認知,但言簡意賅、引人思考。


書中的歷史之《張蔭麟、呂思勉:《秦漢歷史的教訓》

“項羽嫉賢妒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此類的史料援也引恰到好處。

許久以來,讀了一些書,就有一個感覺,越是大家名家越是精品,其內容必然足以吸引人,史料精準、觀點明晰、不覺枯燥,字裡行間但見真知灼見,令人很容易醍醐灌頂!這本書同歷史名家吳晗的《朱元璋傳》一樣給了我同樣的感觸。史學大家的作品讀來也行雲流水般順暢,但不同於以故事情節而引人入勝的《卑鄙的聖人曹操》、《明朝那些事兒》等歷史題材的小說,更具有一種史學功底烘托出的感覺,知識性很強。

“創業時代,諸家並起,競向前途,開闢新路徑;到守成時代,就只是咀嚼,消化前人所已發明的東西了。兩漢時代的學術,正是如此”,這一段話啟發了我。中華五千年文明寶庫,於今人而言是多麼難得。不可否認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科技與知識的發展都突飛猛進,但前人走過的路悟出的道理,仍然值得我們後來者後進者細細咀嚼,學以致用,用表達和行動將文明延續下去。

通過閱讀經典這個方式,可以豐厚我們心路上的閱歷,在身體依然年輕的情況下,靈魂卻可以歷經滄桑而變得更加厚實;可以啟迪我們那些沉睡在腦海中的智慧,見多識廣而不至於偏執或狹隘;可以迸發我們麻木的奮進精神,諸多難題與彷徨古亦有之,今人何懼哉;可以在世俗的日子裡給自己一方重塑自我的幸福天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書中的歷史之《張蔭麟、呂思勉:《秦漢歷史的教訓》

這種感覺跟五百年前的於少保有所共鳴:

《觀書》

(明·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在自我封閉的這個假期裡,臥室客廳餐廳衛生間的轉悠,大有“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雅緻,“孔子云:何陋之有?”,他人“未信我廬別有春”,可以作為詩情畫意的自我撫慰,而大量的閱讀也是渡過這段疫情的最好方式。

都說今天是個懶人經濟時代,更何況疫情期間更是需要懶在家裡,各種雞鴨魚肉蔬菜瓜果酒水,各種生活必需品,都可以待家而收,方便至極。未料在思想文化等知識領域,也是如此,甚至遨遊寰宇更為天馬行空,無拘無束,那我不妨就懶在家裡做一個愛讀書的懶人吧,畢竟開卷必有益。


書中的歷史之《張蔭麟、呂思勉:《秦漢歷史的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