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在地主義”的鄉村實踐是對傳統民居現代化的探索,以發展的眼光展示其自身獨特性,希望將民居建築融入周邊環境,取材亦來自於當地的實踐方法。當下鄉村的發展已呈現多樣化,2017年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中國開始規模化的鄉村建設工作,並逐漸成為現代化發展的主流。藝術家、設計師們也上山下鄉展開深入的實地研究工作,以藝術介入鄉村,以文化驅動發展。近年逐漸“空心村”的小龍門村也展開了村落規劃發展工作。如何將老宅的更新改造與當地村落風貌融為一體,如何挽救逐漸消失的鄉村文化成為這次實踐的契機和出發點。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項目區位--京西高地項目坐落於京西門頭溝區清水鎮小龍門村,為北京最西村落,在《齊家司志略》中始見“小龍門”村名。村落平均海拔1300米,緊鄰109國道,村落與山體沿道路兩側分佈,山體多密林高植,呈現著小龍門的四季變幻。京西四合院多依山而建,受山地地形影響產生兩種四合院的變形,此次改造的福字院便是其中一種形制,基地依靠山地錯層關係,形成了錯層式兩進制院落。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小龍門村落視頻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村落十個院落改造分佈圖

改造前原貌福字院原宅基地面積224m2,共10間房屋。進入古宅的前奏,是在衚衕遊走中於巷道盡端映入眼簾的百年"福"字,據記載此門樓已有400餘年年的歷史,歷經滄桑得以傳承保留。老宅入戶後的一進院為一座獨立棚屋,近年一直作為雜物間使用。二進院的建築在80年代後經過一次簡易改造,以石膏板和瓷磚為材料,加以塑鋼門窗,基本破壞了其原有古宅的韻味,與保留的門樓氣質也難以融合。

其改造狀況也是鄉村盲目城鎮化發展的縮影,因此,如何傳承當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質成為我們此次改造設計探索的重點。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四百餘年曆史的“福”字門樓

設計邏輯及特點--重構煥新顏整體改造邏輯是基於原有空間的尺度基礎、房屋朝向、位置及空間感受作為前置條件。設計師不斷思考如何讓老宅的原有特質重獲新生,重新展現古人的營造智慧,同時又滿足於現代的生活需要。

以"在地性"為設計原則,以"福"字為概念設計的源頭 。考慮現狀可利用條件不多,我們決定在原地基結構基礎上以拆除復建的方式進行,並將功能及設施優化為適於現代使用的方式。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院落軸測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一二進院剖面,高差關係清晰可見

設計通過綠建技術解決房間的潮溼、反味、冬季寒冷和昆蟲等問題。在保溫隔熱性、外門窗使用、氣密性、防水防潮、新風除霾及防蟲等方面做到了綠建節能房標準。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二進院落舒適的空間尺度


對於材料本身,我們崇尚的是材料舒適質感的展現,以青磚築牆並保留村落牆面粗糙的肌理質感,在臥室房梁位置混以黃泥飾面,整體更注重空間的表達而非華麗緊繃的材質。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多功能廳與二進院高差

基於以上邏輯和對建築空間及材料的感知,加以我們對客群的實踐性理解,設計將整棟院落的結構重建與功能重組。整體格局在原建築基礎上將十間臥室重組為四間臥室、一間餐廳和一間多功能室。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餐廳與後院空間關係互相滲透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北房門廳與西屋關係

一進院原棚屋改造為多功能室,並利用現場的地勢高差,在北房下挖出酒窖空間,在西房下挖出衛生間及布草間空間;原二進院北房和東西廂房的整體格局依然保留,南房的臥室被改造規整為通長的餐廳,通過餐廳再進入寬敞的後院。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東廂房

空間設計--空間序列 設計尊重其原有空間序列感,從巷道開始,層層入戶入院入房,在重點的空間轉折處以不同的空間材質、照明等手法強化了心理感受。

多功能室的植入成為整個四合院的前序空間和激活點。既可作為入戶後的停留緩衝空間,日常又可作為公共活動區,讓大家“聚”在一起,品一壺茶,賞一幅畫,看一場電影,暢飲一壺酒。

拾級而上,進入二進院落,北房和東西廂房共4間臥室,設計將建築改造為老宅原始的磚木結構,北房比東西廂房略高。庭院以木棧道圍合一圈形成“回”字行過道串聯各空間,中心點綴以當地的砂石綠植,將人的活動在此範圍內軟性隔開,而順勢引到餐廳及後院公區。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餐廳與後院空間關係互相滲透

室內空間可見屋面古樸的木樑重新作為房梁的承重結構,所有天花木製結構老宅原拆原建的梁木再利用;牆面以粗糙的肌理飾面。空間整體恢復老宅的古樸氣質,意在煥發入住者對空間本源特質的美好體驗。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精心設計的院落夜景間接照明


餐廳是人們公共活動的主要使用空間,在設計中以人的行為活動考慮動線設計和空間營造。設計將餐廳與後院作為整體考慮,將相連的門改為摺疊門,當門全部打開,餐廳與後院相互滲透,形成了寬敞的聚會活動空間。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餐廳與後院空間關係互相滲透

對老宅的設計改造一直以空間結構的在地性、材料的在地性為原則,讓老宅更好的融合在村落整體風貌中。

室內設計的細節之處體現著設計師的用心,懸掛的裝飾畫都是設計師精心拍攝的藝術作品,是對小龍門村落場景的記憶;手作的石槽臺盆,更彰顯出手作匠人的堅韌精神。

餐廳懸掛的裝飾燈、床頭的枯枝、房間的木墩,這些軟裝多取自於小龍門山上的原始材料,充分體現其在地性。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餐廳與前院空間

設計感悟項目在二零一九年底完成竣工並投入使用,在當下民宿改造的浪潮中,此次老宅改造更多的是對當地村民質樸生活和當下生活品質需求的探索。設計將老宅現有的空間佈局與鄉村文化元素融合,將濃濃鄉情表達的更加強烈。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小龍門當地的枯木乾枝和老物件


此次改造的福字院為村落2#院,是後續10個院落改造設計的排頭兵。後續展開的一系列建築群落改造以相同的改造邏輯,不同的主題和設計手法來表達闡述,以滿足鄉村不同活動體驗的需求。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手作石槽臺盆


此次對小龍門村的老宅系列改造是鄉村“在地化”的實踐,希望將小龍門村打造為具有標杆性的京西第一村,旨在更好的實現鄉村共生。這是對當下鄉村更新發展方式的思考,更是對未來更多鄉村普適化道路的探索。


“福”字院,百年四合院的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